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年第7期38页,郭文江老师撰写的“对平抛运动实验的小改进”一文,笔者阅后觉得实验方法很有创意,但应补充两点说明。  相似文献   

2.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探究是学物理的灵魂。课改的思想也是突出物理学中的探究过程,因此,学生的参与程度极大影响课改效果。现行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般为轨道钢球平抛演示仪,但该装置作为配套随堂实验有很大困难。学生大部分不能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探究过程得到结论。  相似文献   

3.
平抛运动规律实验是高中物理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验。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物理2》对这个实验着重分析实验原理后提供了几个参考方案和探究练习。这样做既有探究又有趣味,但是书中所提供的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效果并不理想。1描绘平抛运动轨迹课本中参考方案2(第40页)是这样描述的:利用实验室的斜面小槽等器材装配如图1所示的装置,钢球从斜槽滚下,冲过水平槽飞出后作平抛运动。每次都使钢球在斜槽的同一位置滚下,钢球在空中作平抛运动的轨迹就是一定的。设法用铅笔描出小球经过的位置。书中提供的方法是把笔尖放在小球可能经过的位置,如果小球能…  相似文献   

4.
在第七届(华师京城杯)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中,笔者设计的《惯性系和非惯性系演示实验装置》荣获全国一等奖,并且因构思巧妙,技术可靠,操作简便,演示现象明显而受到了大会的表彰。本文以我在全国物理教学年会上用此装置上示范课的体会,回顾自己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思考;在介绍该实验装置的同时,以小见大,刍议自制演示实验教具的若干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5.
《教学仪器与实验》1995,11(3):36-36
用信手可得的材料制作爆鸣气实验装置用日常生活常见的材料可以自制化学演示实验装置,这里介绍用水果罐头瓶和装胶卷用的菲林桶制作的氢气爆鸣实验和氢氯混和气体爆鸣演示实验装置。一、氢气爆鸣实验装置1.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l)把350ml的空水果罐头瓶的上盖切...  相似文献   

6.
1特点和用途 (1)特点 本教具包括:平抛竖落演示器、平抛竖落实验器和平抛实验器。用该教具能完成高一物理关于平抛的所有实验,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实际教学中的难点,而且学生在探究由点到线的实验过程中,培养并提高了探究能力。实验现象明显,可见度大,精确度高,操作简便,更重要的是不用纸和复写纸,降低了实验经费。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2001版),增加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学生分组实验。新课改后,课本仍然安排有这个学生分组实验。笔者探究多年,找到了三种测量  相似文献   

8.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教材对固体、气体能传声的实验介绍较多,但对液体传声实验的介绍却非常少。为此,笔者设计并自制了该实验装置,现介绍如下:(1)制作设想设想如果能有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发声,且不露出液体表面,不接触容器的底和侧壁,这样,不仅可以避开气体和固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选修)》化学第二册学生实验“肥皂的制取”实验装置如图1。按照此装置操作,很容易引起蒸发皿内反应物着火,实验存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平抛运动演示实验的新设计章剑和(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511700)长期以来,中学物理教学中研究平抛物体运动规律的演示实验,是通过在相同高度,同时分别做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A、B,无论A球的初速度多大,它总是与B球同时落地的现象来说明平抛运动的,...  相似文献   

11.
1 内能做功演示器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第二册第三章“二、内能的利用” ,安排了如图 1a所示的演示实验 ,该实验虽然简单 ,但实验现象是瞬间的突发性 ,教师在演示过程会出现不安全感。为消除这一恐惧心理 ,使实验现象更可观察 ,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装置如图 1b所示。图 1(1)本实验装置的特点 :①变突发性的瞬间实验现象为持续性的缓慢实验现象 ,延长现象可观察时间 ,消除不安全因素 ,有利于学生观察。②实验现象与第一册第十四章“功的知识”扣合更紧 ,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与运用。③可演示机械能的转化。④制作材料普通易找 ,一般实验室都…  相似文献   

12.
1实验装置图(图1)2特点①装置上代表坡度的铝合金下有小槽,利用小配件可随意调整坡度大小。②坡度顶端装有活动插塞,插塞上放滚珠或顶珠,拉动棉线,两个插塞同时打开,两颗滚珠或顶珠就能同时下滑。③装置末端装有漏斗形装置,可使滚珠先后进入小槽,但不影响两颗滚珠滚动相同的距离。④操作简单,实验效果明显,直观性强。⑤材料易得,制作相对简单。用螺丝锁住,携带方便。3制作材料①截面为32mm×30mm,长为1000mm的“U”形铝合金窗帘道轨1条。②截面约25mm×12.5mm,长度约480mm的“双U”形槽铝合金2条;长度约350mm和130mm各1条。③截面约10mm×2…  相似文献   

13.
硝酸的性质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演示实验,教材安排了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铜反应的实验。但按照教材上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会造成有毒气体泄漏,实验现象不太理想,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且产生的NO、NO2没有综合利用等。为了克服这些不足,笔者设计制作了铜与浓硝酸反应演示器,经使用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自制简易电流间相互作用力演示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仪器与实验》2006年第10期刊登的湖南省澧县第一中学王喜云、邹小平老师关于《电流间相互作用力演示仪》一文,通过仔细阅读,反复推敲,笔者认为文中介绍的制作“电流间相互作用力演示仪”方法比较好,该仪器能很好地演示通电平行直导线间的相互作用实验。但是,如果我们在材料的选用上再作些改进,制作上再简化一些,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一种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其作用是通过实验,能清晰显示平抛运动的轨迹,便于对各运动参量的研究.概述 如图1所示,一钢球受力沿光滑桌面运动,以一定速度离开桌缘作平抛运动.这个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速度u_x和垂直速度为u_y的两个分运动.也可对图2实验装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物理第一册第五章有两个演示实验 ,一个是第二节演示运动的合成 ,另一个是演示平抛物体的运动。按教材上介绍的方法做这两个实验 ,很难收到预期的实验效果。我们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不断对此实验进行探索与改进 ,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验该实验按教科书提供的实验方法演示时 ,红蜡块在玻璃试管中上升不是作直线运动 ,而是在开始运动时摇摇摆摆 ,继而又“歪着身子”上升 ,因此无法说明它的上升是做直线运动。为此 ,我们做如下改进。1 1 玻璃管的制作利用废…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新教材(上册)人教版第128页,实验7-3是粉尘爆炸实验。实验室没有现成的装置,需要师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寻找身边容易得到的材料来制作和调试装置。下面是在讲授“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内容之前,我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对面粉爆炸实验的探究。1实验原理  相似文献   

18.
1 背景和基本思路 为了探究面粉、煤粉等可燃性粉尘能否发生爆炸,初中化学教材里设计了“粉尘爆炸实验”。但课本仅给出了实验设计的流程示意图,没有提供装置的各种具体参数,实验室里没有现成的实验装置,需要实验员自己制作。但自制的实验器具往往效果不好,甚至实验演示不成功。近年来,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对该实验进行了很多研究,也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粉尘爆炸实验演示器”,一般采用塑料(或金属)盖压紧密封方式,点火方式也普遍采用点燃的蜡烛或酒精棉球。本文采用压紧A4纸或者普通纸作盖子密封方式和用电热丝引燃火柴的电热点火方式,来演示粉尘爆炸实验,操作简便,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 ,实验目的是描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及其初速度。教材的做法是调整带孔的铁卡片 ,使做平抛运动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 ,而不擦孔的边缘 ,卡片上的小缺口即认为是小球穿过孔时的位置 ,记下该点位置便是轨迹上的一点。根据课堂教学观察发现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成功率较低 ,每找一个准确点往往要经过 1 0次左右的调整 ,找 5点描轨迹 ,就需 5 0次左右 ,不仅操作困难 ,且浪费时间。为此 ,我对实验做了改进。用等速流动的水代替从斜槽顶端滚下的小球 ,使稳定的平抛轨迹曲线直观地展…  相似文献   

20.
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科学视野栏目里介绍了胶体的性质——电泳。教师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为加深学生对电泳的理解,有必要增加氢氧化铁胶体的电泳实验,但该实验具有操作过程繁琐,所需电压高,耗时长的缺点。笔者对此作了改进,制作了新型电泳实验器,取得了很好的演示观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