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的综合工程,各学科教学都肩负着落实素质教育的重任。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体育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新时期的必然要求。体育教学要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体育精神转变教育的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心理等素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劳动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增强创新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2.
实施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对锻炼学生体魄,发展学生智力,促进学生素质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能力和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等。  相似文献   

3.
彭仁亮 《江西教育》2023,(19):38-39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能力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路径,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又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体育教学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促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煜 《教育与职业》2012,(21):172-173
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身体健康和智力、能力、心理等全面身体素质培养,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实践中,全面素质教育模式尚未完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尚未甚至远未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作为高职院校体育工作者,理应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处理好高校素质教育与体育教育间现存的矛盾,积极转变教育目标、改革教育模式,为全面实施并提高高职学生素质而努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马国伟一、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和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立足于协调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柳斌同志把人的素质分解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除了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外,还强调要加强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小学体育课程的开设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提供了优良的平台和环境条件,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和学校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良好的体育课堂可以带给学生极大的益处,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质,又要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还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充分发挥其功能,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生活劳动素质的提高。三、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大学生素质教育1转变教学目标,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指出体育素质在素质教育中所要追求的目标,并从素质教育的特征及其对学校体育的要求出发,论述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指出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重点是要转变思想观念,紧紧把握新形式下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内容,在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让通过体育教学来实现高校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高校体育教育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体育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发展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文章在分析高校体育教育功能和特点的基础上,就体育教育目标的确立和实施,做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旨在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体育教学的效果,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学方法,主动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体育学科是高中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有效的高中体育教学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新时期教育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素质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但组织网络和运行机制不畅,在此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对象存在着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素质较低、教育和管理难度大的棘手现象,严重影响着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质量,阻碍了职业院校的发展。本文从全面的素质教育理论出发,结合当前职业院校的特点,较系统地阐述了职业院校构建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意义、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内容及实施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等,以期为职业院校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发展的目标是要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为此,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全面兴起,小学体育学科作为小学课程的一门基本学科,如何科学的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是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在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体育教学的重视,通过各种创新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点,提高对体育学科的重视,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改进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对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探究全新的教学方式,在创新的角度进行分析,不断地探究对小学生体育教育的有效方式,全面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要求明确提出,要在职业技术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施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文化育人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因此,怎样通过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培养适应企业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缩短大学生到企业工作后对企业文化的适应期,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增强校企合作的紧密度,促进校企协同发展,就成为了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企业、学院、学生三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分析了高职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并探索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并从具体可操作的角度提出了实现高职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乐开振 《考试周刊》2009,(38):148-148
新课程理念在教育教学目标、方式方法等方面对基础教育各门学科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工作不仅要着眼于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而且要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感悟,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初中体育学科在学生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承担着教授学生基础体育知识、锻炼基本体育技能的任务.而且具有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意义深远。笔者多年从事初中体育教学研究工作,注重在体育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80):121-122
初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满足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文章以初中体育教学为着手点,分析体育课堂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释了如何在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体育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审美艺术素质等方面实施素质教育。经过实践,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论文为更好地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现代化体育教学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 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体育教师,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迫切需求。优秀体育教师应是实施《学校体育条例》和《全民健身纲要》的主要执行者,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技能与习惯。要培养合格的学生使之成为全面的建设人才,首先应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 ,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学校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起主导作用。而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素质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这些特点落实素质教育的总目标。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充分利用体育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积极探索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发挥 ,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 ,培养…  相似文献   

20.
安霞芝 《现代语文》2010,(6):153-154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和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五育并举,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又要尊重个性,发展特长;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地主体作用,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教学要坚持启发式,对学生的成长全程负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样的素质教育,必须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