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特殊性研究是打开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大门的一把钥匙。文章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特征出发,结合其所处社会环境、学校日常教学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家庭环境和各种压力与困惑等因素,分别剖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建设的精英人才,是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微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出现新变化,产生新问题,价值观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造成重大影响。通过对微文化的含义和主要特征的分析,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阐述了微文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提出了微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工作在高校大学生教育工作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结合中南大学的实际情况,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探讨了当前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以全面提高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为目标,采用抽样调查和理论研究的方法,对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困难和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展开了研究,从教学改革、活动创新、档案建设、队伍建设、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方面展开了分析,丰富了少数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论。  相似文献   

5.
如何改善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问题.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心理、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性等方面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困难进行分析和讨论,积极探索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困难的方法,培养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现代化人才为根本目的,同时也是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做好思想政治有效途径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自边远贫困乡村的少数民族学生从事宗教活动人数有所增加,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我们应该正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宗教信仰现象,对信教的学生进行分析,热情地关心、爱护、教育他们.这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打造少数民族地区"平安校园"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力图探索出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方面的原因,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切实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以合作民族师专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自编问卷调查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背景及语言学习状况。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及语言学习背景呈现出多样性;作为单语人的回族学生和汉族单语学生的语言学习背景之间有一定差异;不同民族的大学生之间也有差别;同一民族内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及语言学习背景可能不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上述差异及其特点头。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备受关注的高校特殊群体。本文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入手,结合新形势,提出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几点对策,以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繁衍、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的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对民族成员的生产生活、思想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也较为明显。本文从少数民族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积极因素出发,探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了当前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少数民族文化开发和利用不足的原因,并从课程建设、队伍建设、载体建设以及氛围营造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西藏民族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加强过程管理,项目整体运行情况良好,但藏族大学生参与比例较低,主要原因在于藏族学生学业基础相对薄弱,自信心较低,认知学术语言发展相对不足,加上教师缺乏多元文化教育经验,少数教师对民族教育的责任感不够,学校也缺乏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宣传和政策支持。今后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实践创新类活动实施积极差异性政策,加强对新进教师多元文化教育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 ,塑造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复杂的民族观。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明显的民族价值取向的学习动机 ,传统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等特点。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的局限性 ,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来指导正确的民族观教育。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将直接关系到边疆的稳定和发展,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边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文章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然特征入手,论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语言授课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稳定发展,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发展。本论文通过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和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及经验,论述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的作用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内地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增多,部分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学习困难的问题,文章认为汉语语言交流障碍、进校前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是造成部分西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同时指出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能力的培养、开展多种形式的励志教育、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等来提高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校可以通过加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教育、加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加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场文化教育和多种措施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的就业率等方法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以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从而提高他们对国家的认同。  相似文献   

16.
社会实践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民族团结意识的增强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交往圈子狭窄、生活习惯不适应、科研能力薄弱是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缺失的主要原因。应当通过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拓宽实践教育途径、注重项目团队选择和加强实践团队指导等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40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已形成自身体系和特色,至1988年全国民族院校已培养出各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15万多人。1950年,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为1.285人,占大学生总数0.93%,1988年,上升为175,400人,已占全国大学生总数6.1%,比建国初期增长97.6倍。不仅有了少数民族大学生,还有了少数民族研究生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优秀分子,但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思想政治的弱点,主要表现为:一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思想有待于提高和巩固;二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卑心理;三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应有的竞争意识;四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崇高的理想和追求。认为克服这些问题对于促进少数民族的人才培养十分重要,在对策上应做到:第一,要把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放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第二,要大力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时代精神;第三,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第四,要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9.
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参与水平是推动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环节。以7所在京高校的500多名少数民族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的方式获取该群体的学习参与数据,以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的方法探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参与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比较高的学习动机和合作学习水平,在自主探究和师生对话两个维度上有待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别、专业领域、母亲受教育程度等学生个体因素以及校园文化、社团活动、教学风格和课程挑战度等校园环境因素显著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研究还探讨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参与的认知冲突和高校学术咨询制度的失效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详细的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骨干培养的现状,深刻的研究和分析了在少数民族地区普及大学生骨干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就如何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骨干培养机制的推广和普及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以期有助于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骨干人才的综合素质,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助力,提升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切实转变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推动教学体制改革,优化大学生骨干管理,建立起不同少数民族之间人才交流机制,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创新型大学生骨干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