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隐性教育及其内涵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性教育是与显性教育直接对应的现代性德育概念,已成为当代德育研究中持续升温的热点。然而,学界对此概念及内涵的理解尚未形成共识,常与其它近似概念相混用。所以,如何科学界定隐性教育,把握其特征与规律,显著区别于其它概念,既是德育科学化发展的必然,也有助于指导新时期德育工作,进一步拓展德育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教育作为一种不露痕迹的思想道德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道德教育功能.高校德育应该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根据隐性教育载体的特征,高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载体至少应该包括校园环境、校园文化、规章制度、网络空间、道德楷模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关于学校隐性德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德育是通过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相互融合的形式进行的。显性德育早已被人们所重视,而对于隐性德育,人们还关注得不多、研究得不够。随着现代德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深入,隐性德育的问题已被提了出来。 一、隐性德育的概念   1隐性德育概念的界定   隐性德育是引导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   2隐性德育的结构   隐性德育要素构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存在于教师、学生以及师生“双主互动”之中的要素,称主体性要素;另一类是存在于…  相似文献   

4.
陈建洪 《教育艺术》2007,(10):29-30
1968年美国的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隐性课程"概念之后,隐性课程便成为课程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在我国,随着隐性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了隐性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对于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德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认识到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除了包括显性德育课程外,还应该包括隐性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区分道德教育和教育道德这两个概念出发,阐述了德育工作中长期被忽视的双向交流模式。笔者认为要达到顺畅的双向交流,关键在于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协调互动,并从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显性德育因素和隐性德育因素的具体关系展开论述,提出要在整体性的层面上整合二者,并将之作为德育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6.
隐性德育的作用潜在性、载体多样性、影响广泛性、内容实践性、主体自觉性、效果持久性等特点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形式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开发隐性德育资源是增强高职德育实效性的现实途径.形成富有高职院校特色的隐性德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整体规划富有特色的隐性德育体系;二是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开发管理制度中的隐性德育资源;三是根据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特点,重点开发实践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资源;四是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而言的,隐性课程的概念是对现代整体教育理念的积极体现,它的引入使人们认识到教育环境是影响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隐性课程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性影响,它与德育有着天然的联系,也对学生德育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从隐性课程与德育的关系、隐性课程对学生德育发展的影响、隐性课程影响学生德育发展的实现途径等方面,探究隐性课程与学生德育发展的关系,试图进一步发挥隐性课程在学生德育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高校德育面临实效日益缺失的困境,传统文化做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与形式,在隐性教育方式相结合的基础上,对于高校德育实效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传统文化隐性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传统文化与隐性教育这两者的自身特点,本文主要从教育主体、教育载体和教育内容三个方面来构建新时期高校德育中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路径体系。  相似文献   

9.
杨树虹 《教育探索》2011,(10):140-141
隐性德育隐含在一些教育载体中,是一种内化力,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把隐性德育渗透到大学生教育载体中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隐性教育的提出为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揭示了德育的微妙性。隐性教育可以从"缄默知识"理论,心理学"内隐认知",以及杜威的"附带学习"观念中找到理论支持。隐性教育环境下德育的微妙性体现在德育的生活性、情感性、人文关怀性、传统性与时代性、文化性上。只有重视隐性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才能捕捉到德育的微妙性,提高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隐性教育在德育理论课教学中尚未有效应用,在教学中存在着教师隐性教育意识不高、隐性教育资源缺失、隐性教育方法不合理、现代化手段缺乏实效性、隐性教育途径封闭等问题。必须发挥隐性教学作用,有效利用多媒体,延展隐性教学途径,落实德育理论课教学中的隐性教育,实现德育效能持久化。  相似文献   

12.
隐性教育的提出为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揭示了德育的微妙性。隐性教育可以从"缄默知识"理论,心理学"内隐认知",以及杜威的"附带学习"观念中找到理论支持。隐性教育环境下德育的微妙性体现在德育的生活性、情感性、人文关怀性、传统性与时代性、文化性上。只有重视隐性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才能捕捉到德育的微妙性,提高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德育中隐性教育及其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教育是一种与显性教育相对应的德育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它是在长期德育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如何从经验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科学界定隐性教育概念,把握其规律与特征,既是学科逻辑发展的必然,也有助于隐性教育进一步指导德育实践、运用于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14.
隐性教育因素一般是与显性教育因素相对的概念,常常用在德育工作的学习与研究过程之中。本文则认为"隐性教育因素与显性教育因素的利用,不一定仅限于德育领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也同样适用并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据此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相对隐性教育因素的开发,依赖于教师对于课本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与领悟以及小学数学教师刻意创设的"新"与"奇"。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对高校德育的隐性教育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对显性教育的强调也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近些年,研究隐性教育的学者虽然多了起来,但这些研究片面强调隐性教育作用者居多,有“矫弯过正”的嫌疑。笔者认为,高校德育要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统一起来,从而探索出一条“双腿走路”、“两翼互动”、“彰显特色”的高校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概念是思维的工具,对概念的厘清是理论研究最基础性的工作.网络德育作为德育理论的核心概念,在网络德育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和支配地位,是网络德育理论体系的支撑点,是学科中重要的基础性概念.当前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网络德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德’教育”之模糊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因此,有必要对“网络德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德’教育”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7.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学教育倡导以德为先,德育工作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隐性教育是一种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将其引入中学德育工作,不仅能激发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动性,也能推动学生德育素养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对隐性教育方法做出简单介绍,探讨中学德育中运用隐性教育方法的意义,根据德育目标和现有的教育资源,论述隐性教育方法的实践运用策略,力图改进传统的德育模式,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效率。  相似文献   

18.
国家助学政策在帮助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鞭策优秀学子努力挖掘潜质方面创造了骄人的成绩,但却鲜有笔墨记录其教育功能的发挥。德育的方式分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两种,而隐性教育的暗示性、潜在性恰好满足助学政策德育功能的要求,本文探讨了发挥国家助学政策隐性教育功能的必然性与可能性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丰富的德育资源,隐性教育独特的理论视角、多元的教育载体也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培养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主体,拓展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丰富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内容,形成二者结合的高职院校有效德育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德育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途径和心理机制来看,学校德育分为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两类。隐性德育是指德育工作者将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等作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主感知道德经验、形成道德品质的德育过程。隐性德育具有内容综合性、德育环境多样性、学生主体决定性、德育方式浸润性、结果非预料性等特征,与显性德育有机结合,可以实现优势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