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问的艺术     
一、提问难的主客观原因采访中,不少记者常常为抓不住一个重大题材,提不出一个重大的、带有普遍性和方向性的新问题而发愁或冥思苦想.记者要较好地组织起提问,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老记者周孝庵在《访问》一文中说:“访问不难,发问实难”,著名记者柯天《怎样做一个新闻记者》说:“采访是一种应世最高的艺术,也是新闻学最微妙又最困难的技术.新闻实践表明,提问难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由于采访中记者要在  相似文献   

2.
翟国瑞 《今传媒》2009,(6):91-93
提问是新闻采访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记者采访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也是新闻记者获取新闻事实并开掘新闻价值的一种重要途径.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说:"大约90%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地在访问--也就是以向人提问题为基础的."由此可见提问在新闻采访中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3.
记者若想从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到情况,必须使用提问来诱导对方开口。《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的作者杰克·海敦指出:“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即向别人提出问题为基础写成的。”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他们的话都是经验之谈,充分表明了采访提问对于新闻记者而言的重要性。一、与采访对象建立亲近感。新闻记者采访某个对象,大都是第一次接触,熟悉与信任无从谈起。在采访对象的心目中,记者就是一个陌生人。而…  相似文献   

4.
提问,是一切新闻采访活动的基础,往往成为决定采访是否成功的关键。 采访中,记者要问得有水平的确不容易。老记者周孝庵在《访问》一文中指出:“访问不难,发问实难。”著名记者柯天也深有同感。他在《怎样做一个新闻记者》一文中指出:“采访是一种应世最高的艺术,也是新闻最微妙而又最困难的技术。”而这所有的困难在担任采访提问任务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道理很简单:广播、报纸等传媒中,记者若提问不当,尚能加以隐藏。而电视节目主持人提问的表现让观众一览无余。鉴于电视的“放大功能”,还会对提问时“精彩”或“拙劣”加以夸张,所以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提问敏感起来,并自觉地将提问水平纳入衡量主持人整体水平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李剑南 《新闻知识》2004,(10):52-53
有人说,新闻采访不是学问,而只是有关于采访提问的技巧。美国《塔尔萨论坛报》的鲍勃.福尔斯曼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决当不好记的。”(转引自兰鸿《新闻采访学》P229)因为记凭借所占有的信息传递的舞台,借助自己的采访报道向受众传递信息,于是,采访活动在记的整个收集素材的活动中便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新闻采访是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经常运用的访问技巧和访问艺术,它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方法。记者采访时常用和需要掌握的采访技巧包括:采访前要做足准备工作,采访时应注意提问的技巧,要善于观察和倾听,当被采访人缺席时可以通过大量采访周边的人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就其关键笔者认为,艺术提问是新闻采访成功的重中之重。采访提问的学问很大。总结六年来的工作经历笔者认为,在新闻采访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巧妙掌握提问的技巧。  相似文献   

7.
访问是新闻采访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是记者职业生涯中最大量的活动,是新闻采访中最复杂的多变的一种采访方式。美国塔尔萨论坛报的鲍勃·福尔斯曼曾经这样说过:“笔下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如果说访问是一门艺术,那么最能体现这门艺术的就是提问,它是访问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提问,是记者采访获取新闻事实的重要途径。新闻采访离不开提问。因此,成功的采访取决于掌握应用恰当、有效的提问技巧和风格。挖出采访的实质东西是提问的目的。美国《密尔沃基杂志》的记者罗伯特·韦尔斯说:"事  相似文献   

9.
胡健 《传媒观察》2006,(3):29-30
记者的劳动对象是各种各样的新闻材料,他的第一位的工作当然是“记”——采访、记录新闻素材。要当好“记”者,首先要当好一名“问”者。因为,“大约有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们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美国杰克·海敦《怎样当好新闻记者》)很难设想,一个不会提问、不善提问甚至不敢提问的记者,能够顺利完成采访任务。提问,是诸多采访手段中最直接、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是新闻采访的基础和中心环节,也是最能表现记者能力的基本功之一。一个高明的记者,往往能够把自己的学识水平、新闻敏感、社会经验、机警才智融会…  相似文献   

10.
任玲 《视听纵横》2006,(6):114-115
在谈到采访和写作的关系时,有经验的记者认为,七分采,三分写,或者八分采,二分写,因为没有采访,哪来的“原料”,没有“原料”,又何以“加工”,因此,采访是报道的基础。而任何采访又离不开提问,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这充分表明了采访提问对于记者而言的重要性。提问犹如采访的敲门砖,记者若想从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到情况,必须使用提问使对方开口。如果把采访对象心中之所想比喻成一个矿藏,那么提问就是挖掘的铲子。如果是浅尝辄止,点到为止…  相似文献   

11.
郭勋亚 《今传媒》2009,(6):75-76
善于提问对于记者而言犹如翅膀之于飞鸟,好的问题可以让新闻事件飞向更广阔更遥远的空间,并获得准确、全面、丰厚的答案.美国《塔尔萨论坛报》编辑鲍勃·福尔斯曼说过:"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决当不好记者的."可见提问对于记者采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掌握采访提问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是一门艺术。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记者若想在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到情况,必须采用各种技巧。在采访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拉近和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
新闻采访提问技巧四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说:"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有99%的新闻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提问是记者采访中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  相似文献   

14.
段金泉 《军事记者》2007,(11):57-58
新闻采访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是访问,访问是通过提问和交谈的方式弄清事实真相,收集构成新闻事实的第一手材料。提问的质量如何,常常会影响到采访的成败。提问得  相似文献   

15.
访问要得法     
记者和通讯员明确了报道思想,列好了采访提纲后,就要开始访问活动了。访问有个别访问和开座谈会两种。个别访问的主要艺术在于谈话中要善于提问。这是个关键问题。有位初学新闻写作的通讯员对我说,有次他去采访一位劳动模范,虽然在采访前作了不少准备,但提问时没几句就完了,有些提问被访者感到丈  相似文献   

16.
访问是采访的主体,提问是访问成败的关键。“在所有已发表的新闻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内容是靠记者通过面对面或电话交谈从别人那里获得的,其他三分之一也都离不开这条途径。记者的全部生涯,就是作一个提问者、聆听者和记录者。他根据自己的需要不停地寻找那些有见解和事实材料的人。”(卡尔·华伦:《访问和记者招待会》) 访问是一门艺术,成功的访问来自事先  相似文献   

17.
周国昌 《新闻窗》2010,(4):96-97
作为一名记者。就是要通过自己的采访活动获取新闻事实,成就新闻作品。可以说,采访是记者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采访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报道的成败。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  相似文献   

18.
正《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闻采访也不例外。新闻工作者要想取得新闻采访的成功,在双脚迈进新闻发生的现场之前,先要做好准备工作。新闻界一位老前辈曾这样说:"采访前准备得充分,等于完成采访工作的一半。"因为采访前有了准备,不仅在正式投入采访时做到心中有数,提问主动,而且还可节省现场采访的时间,减少现场采访不必要提问的几率。如果采访前不做准备,或是准备不充分,有时不仅会给采访工作带来被动,甚至可能造成采访的失败。记者在采访前,需要考虑:事先  相似文献   

19.
现在有的年轻的记者和通讯员在采访中提问时,像警察查户口,或像法官审理案件,你问一句我答一句。这样很难收到预期的访问效果。从大量的新闻采访实践看,提问需讲究以下技术:  相似文献   

20.
王前 《记者摇篮》2009,(4):14-14
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方式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记者的采访提问可以决定一篇报道的成功与否,电视新闻采访则更是如此。除了通过提问来搜集新闻素材,还可以让采访对象声情并茂地同期声来阐述事件、说明问题,而有效的提问则是新闻素材搜集和采访对象声情并茂同期声的关键所在。新闻采访中提问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新闻写作素材的搜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