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类报纸特别是省级科技报,长期面向农业,定位在农村,以农业宣传和报道为主要内容,在读者心目中已经形成科技类报纸就是农业报、农村报、农民报的固有观念。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科技类报纸应该如何适应新的形势,...  相似文献   

2.
辽宁日报副总编辑谢怀基同志在1987年岁末谈到报纸改革时说,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关于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以及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等内容,给新闻改革指明了方向。即:一,报纸的宣传要体现更加开放的精神,凡是能公开的都  相似文献   

3.
龙年岁末,我国报林又出“一枝红杏”。她,就是专门宣传、报道我国城乡开发,特别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全国性综合性报纸——《中国城乡开发报》。这家报纸是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要分三步和赵紫阳同志提出的沿海地区发展战略之后酝酿创办的。其宗旨是,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着重报道我国城乡特别是沿海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刊林漫步     
改革十年间我国报纸呈现的八个特点特点之一:对传统的指导性进行改造,注重报纸的服务功能,由此形成第一个转变:在报道内容上,由大量的工作报道向大力传播各类信息、增大信息量转变。特点之二:对舆论的透明度加深认识,注重报纸的开放程度。由此形成第二个转变:在报道倾向上,由只报喜不报忧的封闭型向全方位观察事物、全面性反映事物的开放型转变。特点之三:对报纸的个性化着意追求,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由此形成第三个转变:在报道题材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报面临着怎样把报纸办好办活,增强指导性、服务性、可读性,以适应企业改革新形势的问题。为此,我们按照新闻改革在宣传报道上要为发展生产力服务的根本要求,对企业报的版面改革作了一些探索。我们改版的宗旨是:解决报纸的内在质量——全方位、立体化地报道企业生产经营这一中心内容,不能简单地“机器加入”,不能就生产论生产;解决报纸的外在质量——从版面、标题、文体到语言,都要适合职工群众的需要。以职工群众乐见的形式,报道职工喜闻的内容,生动地体现  相似文献   

6.
《开滦矿工报》于一九四九年创刊,四开四版,周四刊(含《星期天》专刊)。我们从一九八三年四月开始,围绕如何按照新闻规律办好企业报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带来的初步成效是:观念新了,文章短了,报道面宽了,版面也活了,报纸的发行量大幅度增长,达到三万八千份。打破生产报的旧观念正确把握企业报的功能企业报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按传统的观念,人们习惯于把企业报看成是企业的机关报、工作报、生产报。这种办报观念,反映在报纸上,则往往是:①领导活动多,领导的讲话、指示都要登在报纸上;  相似文献   

7.
面对社会对信息的多元化需求,面对职工群众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的新变化,不少企业报大胆创新,面向市场,发挥优势。概括起来,新时期企业报大致发生了三大变化。报道内容与形式趋于多样化报道视野向多层次辐射。有关调查表明,现代报纸读者具有更加注重经济问题,渴望得到与自己生活有关的更多的信息服务,积极参与报纸新闻改革等特点。根据读者要求的新变化,企业报的报道内容、题材,再不能像以往那样,封闭在企业的小圈子  相似文献   

8.
辽宁日报副总编辑谢怀基同志在1987年岁末谈到报纸改革时说,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关于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以及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等内容,给新闻改革指明了方向。即:一,报纸的宣传要体现更加开放的精神,凡是能公开的都要公开报道;二,要体现更加民主的精神,允许在报纸上发表不同的意见,以便更好地集思广益,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三,加强舆论监督,和一切不利于四化建设的行为作斗争。这些,应该成为新闻改革的近期目标。至于新闻体制如何改革,新闻政策如何调整,新闻法制如何确立,可作为地方报纸稍远一些时候的改革目标,充分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县市报纸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一个缺陷,即报道农业,往往与工业无关;报道城市,则与农村无关;报道工农业生产,又与城乡人民生活无关。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报纸的宣传效益。如何克服这种现象。最近几年,我们《襄阳报》研究分析城乡各层次读者的不同爱好和共同志趣,注意寻找城乡读者都喜爱的新闻报道交叉点,较好地做到了城乡适宜,读者满意。一、在城乡相互联系上寻找交叉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分割、条块分割、工农分割的局面被打破,城乡联系日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新形势,要求报纸宣传必须转轨变型。作为最基层的综合性党报——县报,要紧扣经济建设这个大主题,完善和增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为本地区经济上台阶鸣锣开道,擂鼓助威。在这方面,我们在办报实践中,获取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性的体会。一、在思想上强化服务意识新形势下,应该给报纸宣传赋予新的涵义和内容。从观念上要敢  相似文献   

11.
1986年,我曾参加了在湖北襄阳报社召开的全国部分县市报业务研讨会;今年10月,我又参加了在浙江诸暨召开的县市报业务研讨会。事隔两年,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在我国当前改革、开放的大气候下,我们的县报在改革宣传方面的思路进一步开阔了;改革的内容进一步深入了;报纸和广大基层的读者更贴近了。  相似文献   

12.
1994年自治区首届优秀报纸评选结果已于4月揭晓。笔者参加了33家汉文报的评选工作。虽然只读了参评报去年9—10月的报纸,但已由“一斑’而略窥“全豹”。总的印象是,自治区汉文报的整体水平有提高,舆论导向正确,报道内容丰富,版面编排有很大进步,印刷质量也比以前好。略嫌不足的是,有不少报纸来自基层的报道仍较少,改革的宣传较薄弱,有的报纸言论太少,新闻标题一般化,错别字或不通顺的语句较多。现仅就舆论导向,经济改革宣传和报纸编排问题予以述评。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报纸宣传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宣传要抓住特点,报纸要办得有特色。福建省有水、海、侨、特、台、亚(热带)等自然、地理、历史、社会和实行特殊政策的特点和优赞,而其中尤以侨、台更为突出。因此,近年来,我们从省情出发,坚持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并举的方针,把“抓住特点、突出侨台”作为报纸宣传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帮助侨胞、台胞了解在开放、改革中前进的福建,努力把《福建日报》办成一张“开放型”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省报。福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有700万华侨、外  相似文献   

14.
报纸拥有的读者量的多少决定着报纸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将报纸办得读者喜闻乐见,成为读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产品,是深入进行新闻改革中各级各类报纸必须研究的至关重大的问题。作为近几年蓬勃发展的县(市)报,又如何做好这篇文章,让自己拥有更多的读者呢?我们仙桃市报围绕贴近性问题,在宣传的主题、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上作了一些探索,有一些收获。 第一、在宣传主题上要贴题。县(市)报是党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它的一大属性。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宏观的,不可能具体管到某个部门、某个乡镇、某项工作如何做,这就要求我们找准自己的“坐标”,找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地方实际的结合点——县市委、政府的重大决策,然后,围绕县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报道——这是县市报始终要把握的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新闻改革中,报纸为了提高质量,争取读者,扩大发行,掀起了一次次改版、扩版热潮。企业报也由自我封闭走向开放,办起了周末版,推出了社会、经济、生活等特刊,扩大了报道面,增强了可读性;但原来的理论版却不见了,报纸也很少登载理论文章,出现了忽视或取消理论宣传的倾向。对此,企业报中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有党报的理论宣传就够了,企业报搞不搞无关紧要,况且企业报理论队伍写作水平也较低,理论宣传难组织,不如不搞。这显然是片面的。持这种看法的同志没有搞清企业报和党报理论宣传之  相似文献   

16.
1986年,我曾参加了在湖北襄阳报社召开的全国部分县市报业务研讨会;今年10月,我又参加了在浙江诸暨召开的县市报业务研讨会。事隔两年,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在我国当前改革、开放的大气候下,我们的县报在改革宣传方面的思路进一步开阔了;改革的内容进一步深入了;报纸和广大基层的读者更贴近了。从常熟市报《对外经贸》专栏说起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县市报纸一般早已改变了各部门工作简报的面貌,他们注意增加报纸的信息量,寓指导性于服务、信息和知识之中。在我的印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15家地市报纸的总编辑和记者,新近在中原古城濮阳聚会,中心议题是商讨如何宣传十三大精神,深化报纸自身的改革。大家认为,地市报要进一步发扬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并在信息流向、内容筛选、报道角度上来一个全面更新,方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在近期,要宣传好十三大精神,应当广泛地运用民主对话形式,把各级政府的方针政策、面临的困难等,通过对话让群众理解,使人接受;群众的意见要求,对  相似文献   

18.
如何评价1992年度陕西省企业报纸的进步呢?在读完了30家报社推荐给省新闻奖评委会的120篇稿件后,得到的印象是:企业报纸正在走向市场的天地。如果说,过去的企业报纸,限于自身的条件,大多是封闭的话,那么,现在就可以说,多数企业报纸的“大门”已经向社会敞开了。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宣传贯彻以后,新闻宣传报道发出了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强烈音响。《铜川铝厂报》以“神话的飞跃”为题,展示了一幅解放思想、“写大铝字”、“借水养鱼”、“借船出海”的改革画图。《韩城矿工报》则一连发表三篇文章,发出了进一步改进开放的强烈呼唤。这些报道里都透视出一种心音:企业要发展,要看到山外那片陌生  相似文献   

19.
开放报道要抓好“四度”王幼飞开放报道如何搞好?这是报纸宣传中的一个重要题目。作为地方报纸,特别是内地的地市报纸来说,这更是一个不容易做好的难题。根据几年来我们在报纸宣传中的实践,感觉到要搞好开放报道,须注意抓好“四度”。一是高度。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对世...  相似文献   

20.
报纸美术是报纸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其他宣传形式不可代替的作用。近些年,我们编辑部运用报纸美术的自身特点,加强新闻报道的形象感,在美化和配合版面宣传上,进行了一些探索。我们的主要作法和体会是:注重地方报纸特点,鲜明易赏。作为一张地方小报的报纸美术,既要有鲜明的思想内容,严格的时间观念,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又要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