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师,王晓又往我水瓶里吐口水!""老师,王晓往我椅子上涂胶水!""老师,王晓……"又是王晓!他的名字成为同学们告状的"关键词"!难怪其他老师说他是匹"害群之马",这不,又掀起阵阵波澜了!在学校体育节期间,我得好好"关照"这个"小调皮",免得班级被搅乱了!我这样想着.  相似文献   

2.
历史老师教我们历史的王老师,是一位已过"耳顺之年"的老教师。看着他那无比严肃的面孔,你就会觉得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都积淀在他脸上了。王老师的名字中有个"宝" 字.私底下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宝二爷"。"宝二爷"一直蹬着他那辆仿佛产自青铜时代的"老坦克",每当他急匆匆或悠然地从你身边骑过时,你都会听到非常有韵律的哐啷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沉默是金"     
马晓明是我们班经常需要老师和家长关心的那一类同学.他最大的优点是老师或家长一点即悟,对自己的不足或错误悔恨交加;最大的缺点是5分钟热度,字典对他来说,没有"持之以恒"这个成语.因此,师长的关心往往在他的耳边会变成烦心的"唠叨",令师长们深感"黔驴技穷".  相似文献   

4.
古时候有个秀才,虽才华横溢却又有点目空一切,他的老师发现了这一点,就决定找个机会教训教训他。有一年,秀才参加了科考,自感考得不错,就故意在考试之后问了老师一句:"听说您会测字算命,能否给学生算算前程?"老师问:"但不知所问何事?"秀才回答:"我想请问录取名次。"老师听了,看了看他,  相似文献   

5.
小涛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说是要送老师节日贺卡,这就说明,在他的心目中还有老师的存在,他很在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看法等,否则,他根本不会说出这样"善意的谎言"——尽管他没有兑现诺言.  相似文献   

6.
我将这则"遭遇裸站"的新闻读给研究心理学的妻子听.她的第一反应是问:"这个老师是生理老师吗?是美术老师吗?他以前有类似行为吗?"在得到否定回答后,她初步判断这位老师有心理疾患,并认为老师"心理有病"是体罚学生的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去创造."那么,我想教师的幸福就是由学生来创造的. "秘密花园"这一做法的思路来源于对一些问题学生的教育尝试.一次上完课,我把一名玩世不恭、自暴自弃的问题学生叫到办公室,把自己已经写好的"合同"拿给他看,问他愿不愿意与老师一起履行一项"合同"条款.他认真地看完,点点头,脸色稍稍泛红,大概是没想到老师竟会如此特别地对待自己吧. 所谓"合同",其实就是我对他的评价,对他近来表现的肯定,以及今后的希望,而且附上了"老师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你"几个字.他临走时,我随口说了句"这是你和老师之间的秘密哦!"  相似文献   

8.
弟弟呀,在学校,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可勤劳了!每天早上,一到教室,他就扫地、擦黑板、擦玻璃。下课也是这样地忙碌着……弄得他气喘吁吁。老师经常表扬他:"同学们都应该向明明(我的弟弟)同学学习,他真是爱劳动的好孩子!"每次受了表扬,他回家总会说:"老师表扬我了!哼!你被表扬了吗?"后来,他被选为劳动委员,回家后就更不得了啦。  相似文献   

9.
陶辛一直是学校里大名鼎鼎的"挑刺儿大王".据说.他最让老师们头痛的事儿就是爱"挑刺儿"--老师上课不留心说错话啦,或者老师手下误写错了某个字啦,或者同学答问题出现失误啦……这些都在他挑"刺儿"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0.
"韩包子"是五·五班里的一个"坏小子"。上课时,他喜欢在同学起来回答老师问题时,偷偷把椅子移开,害得同学的屁股被摔得火辣辣地痛;下课了,他又喜欢在黑板上乱七八糟地涂鸦……反正,调皮捣蛋的事,他没少做。"韩包子"真是一个让老师、同学头痛的"坏小子"。  相似文献   

11.
唐朝有"诗仙",我们班有"诗狂",你猜他是谁?他就是张老师. 五年级的时候,张老师教我们语文.开学第一天,他就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阅读宣言》,要求一字不差地背诵.我回家念了好长时间,也记不住这些深奥的优美语言.  相似文献   

12.
赵福楼:之前和一位老师交流,他说执教<五柳先生传>一课,问及学生对"五柳先生"(陶渊明)如何看待.有学生回答说,我不喜欢.他很诧异,问"为什么".学生答:"他嗜酒如命,不讲礼数,行为怪诞,简直就是一个酒鬼."其他学生都加以附和.在教研中老师们普遍认为,学生对"五柳先生"其人和文本不能准确理解,与他们的认调能力有限相关.  相似文献   

13.
年关将至,我侄子回到家对他妈妈说:"老师送给我们一个过年大礼包,内有27张贺岁大片。" "贺岁大片",乃老师印发的"片子"也。 我儿子比侄子小3岁,今年  相似文献   

14.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很多老师都不陌生,特别是对"老师,我不想读"这句话.对于对这句话不太清楚的人而言,我还是有必要先讲一讲它的出处.这句话出自一个有名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位老师在上一节公开课时,他请一位学生起来读一下课文,可是这位学生却以"老师,现在我不想读"拒绝了老师的要求.但是这位老师却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笑容依然"地请学生坐下,让他等到想读的时候再读.  相似文献   

15.
外语课上,邹同学严重违反课堂纪律,起先是从第一排自己的座位上跑到最后排的一个空位上,并且把班里缺课的两个同学的椅子拿了过来,一字排开,在上面躺了下来.外语老师很生气,把他从"床"上拉了起来,让他回到前排自己的座位上坐好.但他又在自己的座位上叠起了纸飞机,在教室里放飞.这下,外语老师更加恼火,把他"请"到黑板前面壁.而他依旧面不改色,站在黑板前面还向全班同学做鬼脸,继而在手指上画了个人脸,向全班同学敬礼,惹得全班哄堂大笑.外语老师忍无可忍,立即派班长将邹同学"押送"到班主任处.  相似文献   

16.
例1:那天,上美术课,徐老师让学生画脸盆.顽皮的阿昌说:"老师,我想画枪."心情不好的老师冲着他斥责道:"画枪?你想当土匪啊?"全班学生大笑.  相似文献   

17.
小赵老师刚毕业走上讲台.去年,学校领导让他接手初二(5)班.对于这个班级,大家都心照不宣,这是整个年级里纪律最差的班,课堂上经常乱哄哄的,学生迟到更创造了学校通报批评次数之最.这个班原来的班主任梅老师主动要求换岗,他说他承认自己败给了这个班.学校老师都想看看,这个小赵老师怎么"对付"这个班.原来的梅老师也算是老教师了,已经败下阵来,小赵老师毫无经验.估计是镇不住的.从正常情况看,在学生们还不了解新老师的时候,他们会规矩一段时间,但时间一长,就会露出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8.
一个努力写诗的"绝缘体" 季国忠出生在黑龙江省明水县明水镇,那里离大庆市较近,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和当时的许多家庭一样,由于兄弟姐妹共5个,季国忠小时的生活较苦,但他学习很上进,深得老师们的喜欢.他的作文成绩特别好,老师经常把他的作文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  相似文献   

19.
一天,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品德课,内容是采访一位老师。"采访老师,那老师不成了大明星了吗?"正好下节课是体育课,我就决定采访孟老师。上课了,同学们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来了!孟老师来了,孟老师来了!"果然是孟老师来了。只见他  相似文献   

20.
一个男孩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老师让他回家请家长,他就跳河自尽;一个女孩,因为早恋,被父母斥责,就割腕自杀;课堂上,飞出一张纸条,老师惩罚"嫌疑犯"们在操场上跑了十多圈,其中一女生怨恨老师冤枉了她,回家服毒自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