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大自然就像一幅五颜六色的画卷,而描绘色彩的词语作为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工具,不仅能展示自然环境的绚烂多彩,还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语义。本文意在以基本色之一的白色为中心,对比共属“汉字文化圈”的东亚各民族白色色彩意识的异同,揭示隐藏在这之后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王蒙蒙 《考试周刊》2014,(84):21-22
色彩不仅简单表示物体的颜色,还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色彩词所负载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是其他各类词汇难以比拟的。白色是各民族语言中基本颜色之一,由于历史文化、自然地理、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的不同,中韩两个民族对它的认知也不尽相同。文章分析两种语言中"白"的隐喻意义的异同,讨论隐喻是如何根植于语言、思维和中韩文化之中的。  相似文献   

3.
纳西族黑白色彩崇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西族的色彩崇拜主要包括黑色崇拜、白色崇拜。其中黑色崇拜在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下 ,在早期处于纳西文化的主体地位 ,是纳西文化胚胎———祭天影响的产物 ,纳西族的自称也源于此。白色崇拜是唐宋后期才出现的 ,是受到白族、藏族白色崇拜影响的产物。纳西族的色彩崇拜既是自身民族文化发展、传承的结果 ,也是与周边民族文化融合的特殊产物。  相似文献   

4.
色彩不仅仅简单地表示物体的颜色,它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不同的色彩文化象征意义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不同国家的国民性.“白色”是各民族语言中的基本色彩之一.韩国和日本作为东亚儒教文化圈的一员,毋庸置疑受到了中国色彩文化的影响.但由于三国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及宗教信仰的差异,“白色”的象征意义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受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地域特色、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黑色和白色在表达客观世界中的色彩外,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修辞意义。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采用类型学理论,比较分析跨语言中黑白两色认知语义结构的共性和个性,并简要总结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许强 《培训与研究》2009,26(5):47-48
民族凝聚力来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本文从民族文化的人文精神、国家意识、历史底蕴、兼容风格、理想色彩等鲜明特色揭示文化认同是民族凝聚力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7.
文化认同:民族凝聚力的不竭源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凝聚力来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本文从民族文化的人文精神、国家意识、历史底蕴、兼容风格、理想色彩等鲜明特色揭示文化认同是民族凝聚力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8.
色彩词是感知、理解、认识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由于各个民族在历史、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同一色彩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被赋予不同的内涵.本文拟以“白”和“红”两种色彩为中心,通过对中日两国代表性色彩的比较,探讨两国色彩意识的异同,并进一步挖掘其深层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9.
色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色彩不仅具有物理属性,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因此是语言、文化及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色彩词习语是语言词汇中最富有文化内涵的一部分,其联想意义是由特定的民族文化所铸造的一种附加的或隐含的意义。英汉民族由于生活环境、价值取向、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迥异,对色彩的感受、理解、表述和使用也截然不同,因此色彩词习语积淀着本民族劳动和生活经验,透视出该民族的文化心态,蕴涵着该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由于各个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观念以及信仰的差异,再加上颜色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使得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日本是白色,中国是红色.白色与红色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性格和文化心理,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感觉模式.通过分析"红"与"白"在汉日语中的文化内涵,以便对中日文化的异同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英汉两种语言对缤纷的颜色赋予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涵义,从而构成了各具特色的颜色词汇。但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颜色词可能会赋予不同的文化涵义。这就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颜色词方面既有对应性的一面,又有非对应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故事新编》在书写方式上呈现出别具特色的形式关学特征,特别是《补天》、《理水》和《铸剑》三个文本对于黑、白等色彩词的运用达到了极致,它们所建构的五彩斑斓的“语象”世界充满了现代神话的意味。文章考察了《故事新编》中色彩词运用的符号学意义,以期对鲁迅的“新寓言文体”进行形式美学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丰富多彩的颜色词,这些颜色词不仅仅体现其基本感观上的视觉效果,更被赋予了深广的社会文化意义,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学习工作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仅仅了解颜色词的概念义而忽视其社会文化意义的人还不能真正理解这些颜色词。因此我们需要注意颜色词的使用领域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颜色词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德汉语言中用于表达颜色的词语非常丰富,但是由于两民族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这些颜色词语有时候表现出了"个性"。文章以文化内涵为切入点,结合实例对照分析了典型的颜色词,探讨德汉语言中基本颜色词互译时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colorful life world of our human beings,color appears every corner of our lives.There are numbers of words to show color,to contrast and compare basic color words(yellow and blue) are the main point for me to explore in this essay.However,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society,history and geography,the color words reflect their unique characters of their culture.Th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basic color words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16.
颜色词在汉语中是一类丰富多彩且自身具有多种语义特征的词群,它的语义特征主要体现在多义性、修辞性和文化性上,并且这三种语义特征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颜色词多义性的产生是由于其修辞性和文化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多义性又为丰富修辞性和文化性奠定了基础。运用语义特征理论来分析汉语颜色词可以进一步理解颜色词的丰富多样性和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7.
颜色词红黑白的联想意义及其反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色词所体现的化层面上的意义,我们叫联想意义。汉语红、黑、白的联想意义十分丰富。从联想意义的角度考察,黑与白、红与黑、红与白可以构成反义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兰冰 《云南电大学报》2010,12(2):60-62,67
花类词语在人类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被人们根据花的种类、生物特征、形态、色彩、气味等赋予了许多文化内涵。由于开花植物的生长地理和气候环境不同,栽培种植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花的形状、颜色、香味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花的认识不尽相同,对"花"类词语所赋予的文化内涵也不相同。汉英"花"类词语的文化内涵异同反映出"花"的区域性和民族性,映射出汉英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不同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9.
《说文解字》以据形求义为务,在训解汉字的同时,也承载和传播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其中,类聚于“衣”部的百余字。其义类及列字规律较为真切地为我们提供了审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一个独特视角,并体现了许慎释义次字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20.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丰富的词汇,其中就不乏颜色词汇。这些原本表达自然物理颜色的词语随着社会历史的进程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内涵。但是由于各民族文化风俗、地理位置、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思维习惯等方面差异,颜色词汇对各民族在视觉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和象征意义却是既有相似,也有相异。通过对红与黑这两种颜色在英、汉语言中的对比研究,揭示其民族文化内涵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