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安徽工业大学"体教结合"的实际情况,本文对我国现有阶段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一些优秀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并对我国现有阶段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历年来培养的特点,提出了我校培养高水平运动人才的独特模式,为改进和完善"体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运动员既是运动训练的主体,又是学习的主体,如何能够解决好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之间的矛盾,是国家培养全面体育后备人才的关键环节。"体教结合"的模式是国家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学校教育系统培养运动员的模式必将是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概括总结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体教结合"优势及其制约因素.提出"体教结合"的研究与发展动态和"体教结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以及对业余训练"体教结合"的思考,把"体教结合"作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一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教体结合能在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同时为不断缩小的体育基数打开新局面,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提供新型的人力资源保障。以羽毛球为例,探究"教体结合"培养后备人才体制的变革路径,旨在为优化教体结合培养羽毛球后备人才体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探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国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思想观念、训练方法和管理模式等入手,对比我国国内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体教结合"模式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关系到21 世纪我国能否实现体育强国的梦想。体教结合,学校配备专项教练,把业余体校办到普通中小学去,是我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要使我国竞技体育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探索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高校“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创造了机遇。分析后奥运时代“体教结合”在竞技体育和高校人才培养中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研究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和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探讨竞技体育实现多维、多渠道培养优秀运动员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教体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减轻教练员和领队的众多负担,也能够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同时有利于体育后备英才的选拔和培养,因为学校是竞技体育的基础,也是后备人才选拔的基地,"教体结合"使体育后备人才选拔的范围内增大,本文就教体结合进行研究分析,希望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5,(81):103-104
本文通过对体教结合模式下的学训矛盾的分析,结合体教融合模式的内涵,阐述了体教融合模式下学与训的关系,并指出体教融合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旨在为新时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陆伟 《考试周刊》2014,(48):116-116
<正>当前,业余体校的办学管理工作陷入了尴尬境地,培养模式、学生招录、自身管理等面临体制改革带来的强烈碰撞,如何适应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对业余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成为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推行教体结合模式可以有效缓解业余体校过于注重体育专业技术培训带来的种种弊端,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本文主要针对教体结合办学理念提出的背景及其实施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体教结合"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解决竞技体育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竞技体育、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法,并结合陕北竞技体育发展的实际,探讨了"体教结合"的基本内涵,有效地提出了陕北"体教结合"的基本对策,为体育后备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进一步提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好 《考试周刊》2014,(50):13-13
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正处于新旧交替阶段,实施了几十年的"举国式"培养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西方发达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虽然各有千秋,但其共同点是已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吻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本文通过对当前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得出国外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正>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体教融合教育理念,旨在全面提高培养人才质量。多年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竞技体校(以下简称体校)对青少年体校生运动员(以下简称体校生)人文素养的培养。202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体教融合是体育强国建设在青少年体育发展方面的重大诉求,是新时代背景下以体校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推动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形式对全省各级业余体校在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浙江省实施大中小学贯通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理念。内容主要包括建立新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依托社会力量,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形式对全省各级业余体校在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浙江省实施大中小学贯通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理念。内容主要包括建立新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依托社会力量,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的体育事业虽然处于蓬勃发展之中,但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严重萎缩.“体教结合”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实施以来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整体上我国的“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模式与预期目标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本文研究了“体教结合”模式的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体教结合”发展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7.
时殿辉  朱晓东 《广西教育》2011,(12):108-109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广西"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的现状,提出符合广西区情的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8.
"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模式是国家针对我国传统体制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旨在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整合体育、教育等资源而实施的人才培养战略。然而,在"体教结合"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因目标定位、体制、经费投入、教练员队伍建设、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而造成"体教结合"模式并未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梳理了青少年群体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据此分析体育人才培养的未来发展诉求。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现阶段体教结合模式在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状态发现,现阶段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思想意识问题、模式构建问题、资金资源问题以及实践与理论结合不佳等问题,需要从转变思想观念、优化教学模式、加大资金资源支持力度、重视理论与实践平衡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完善和优化。只有从多方面支持体教融合模式的应用,才能满足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未来发展诉求。  相似文献   

20.
朱佳丽 《教师》2013,(12):108
体育运动学校是培养国家体育后备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随着"体教融合"观念的日益深人,作为体校的文化课教师,只有使自身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才能让运动员得到更好的发展一近年来,体校生源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其中尤以数学最为突出,体校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相对于普通中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