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假设宇宙中真有外星人,而人类有一个足够大的望远镜,那么是否可以通过这个望远镜看到他们?目前在贵州的一块洼地里,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正在建造一台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射电望远镜,预计于今年9月竣工,它背负的一个重要使命,正是在广袤的宇宙中为人类寻找同伴。射电是比红外线频率更低的电磁波段。射电望远镜与接收卫星信号的天线锅类似,通过"锅"的反射聚焦,把几平方米到几千平方米的信号聚拢到一点上。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的"天眼"(FAST)以500米的口径成为世界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以大为美"的天文观测领域,要比较射电望远镜的大小,需要分清射电望远镜的形态,是抛面的、球面的、带形的,还是把许多单个射电镜连起来组成的阵列(这个阵列可以看作是一个超大型射电望远镜)。下面就让我们盘点一下不同类型的射电望远镜究竟有多大。  相似文献   

3.
正7月3日,直径500米、迄今全球最大的"锅盖"在贵州喀斯特天坑中架设完成。它就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世界上最大和最具威力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被称为"天眼",用来倾听宇宙深处的声音、观测宇宙奥秘。尽管还有一段时间FAST才能正式竣工,但这个位于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的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早已按捺不住,在工程的最后冲刺阶段便摩拳擦掌,开始接收来自宇宙的信号。7月3日,随着FA ST的最后一块"镜片"吊装完毕,其主体工程反射面单元系统——那口"大锅"宣告完工。  相似文献   

4.
正SKA是"平方千米(射电望远镜)阵列"的简称。它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巨大口径的望远镜,而是数千个较小的探测装置组成的阵列,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信号采集面。这些天线将分布在多个地区,它们的探测结果可以汇总起  相似文献   

5.
正在未来一年之内,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将不再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这个称号将属于位于中国贵州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这张照片拍摄于2015年11月26日,可以看出,FAST巧妙地"镶嵌"于一个天然的喀斯特洼地上。现在,FAST的搭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工人们正把4450块  相似文献   

6.
更正     
最近有报道称,来自15个国家、30个研究机构的天文学家正在试图建造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平方公里阵列(SKA)”。它将由上百架绵延3000千米的射电望远镜组成,一旦建成,我们就可以接收到外星人发出的信号。也就是说,有一天我们可以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外星人的肥皂剧了——只要外星人真的存在.而且它们还有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区域中心原型机。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是由全球十多个国家计划合资建造、世界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最新计划于2021年开建,我国是发  相似文献   

8.
科技速递     
正前沿世界最强射电望远镜落户中国多年来,中国科学家一直依靠国外的射电望远镜收集数据,也就是"二手"的观测数据。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之后,中国科学家将有机会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数据,大大增强深空观测能力。同时,科学家还准备利用FAST超强的灵敏度,搜寻识别可能的星际通讯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搜索。  相似文献   

9.
这是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口锅,重达数万吨,锅口面积大约相当于25个标准足球场的总和。假如用它煮上满满一锅饭,应该够全世界人聚在一起吃个饱。
  当然了,这口被科学家称为FAST的“超级大锅”并非为煮饭建造,它是一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如今正在贵州安装,预计2016年投入使用。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建成后,可为中国探月工程和进一步的深空探测提供支持,并在未来二三十年内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暗物质卫星"悟空"号升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投入使用,以及我国越来越多的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重大科学实验的开展,每天生成的科学数据已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量级,而对它的管理与高水平分析正在考验着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为应对这种挑战,由我国发起和组织的首届科学大数据管理国际会议(简称BigSDM 2018)于11月30日—12月1日在北京举行。据了解,此次会议以"大数据驱动的科学发现"为主题,旨在探讨大科  相似文献   

11.
2007年5月14日,国内国际各大媒体同时刊出一条新闻——中国第一颗整星出口卫星即尼日利亚卫星成功升空,这条新闻让全世界中华儿女热血沸腾。在它之后.2008年委内瑞拉卫星成功发射.多颗涉外卫星整星出口研制合同相继签订,中国航天在迈向国际舞台的征途上大踏步前行。  相似文献   

12.
正小卫星越来越受宠在航天时代初期,卫星建造得很小,那是因为发射起来很容易,它不需要大型运载火箭,也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火箭燃料。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后在卫星的建造上,都开始向大型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小卫星已经绝迹了。大卫星越来越多,它们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似乎有一种竞赛,大家都要比一比,看看谁有本事造出更大的卫星。21世纪初期,这场竞赛终于走到了尽头。2002年11月26日,俄罗斯航天部门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为欧洲航天局发射"阿斯特拉-1K"通信卫星。它不是一般的卫星,它是当时人类建造出来的最大的卫星,本准备用它来替代正在运行中的3枚卫星,但是它却遭到了彻底的毁灭。两周以后,这颗卫星重新返回地  相似文献   

13.
7月28日,研究人员在监测发回的数据,背后是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 “如果你在火星上打开手机,释放出的信号将被这个望远镜接收到。经过后端处理,最快在1分钟左右,数据就可被地面上的人们看到。”上海天文台台长洪晓瑜这样介绍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他说,经过半年多的调试,届时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将助力探月工程。  相似文献   

14.
所谓的GPS测量就是通过地面的接收设备来接收卫星所传送过来的信息,而计算在同一时刻的地面接收设备与多颗卫星之间的距离,最后采用空间距离后方的交会方法以确定地面目标点的三维空间坐标。所以说在GPS卫星、卫星信号的传播过程当中与地面的接收设备等等都会对GPS的测量产生误差。其中主要的误差来源可以分为:与卫星有关、与信号的传播有关,与观测以及接收设备相关的误差。主要从对卫星历与卫星信号误的综述,提出在GPS测量当中对误差的精度控制。  相似文献   

15.
天文学上有一种激波现象,与激光的形成原理相似,只是激波属于波长比激光长的微波,它被气体分子激发和放大,容易被射电望远镜观察到,而光学望远镜无法观察到它。近期,英国科学家利用射电望远镜观察银河系中的一个区域,发现这个区域由于气体尘埃云的塌缩,一些恒星正在形成。以前虽然在这个区域也可以观察到甲醇气体的激波,但是数量很少,呈点状分布。可是这次与以往的发现不同,望远镜中出现了巨大范围的带状激波,绵延4630亿千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带子”,这个“带子”把以前观察到的各个甲醇气体激波点都连接了起来。这说明,我们的银河系中有…  相似文献   

16.
1996年8月,在法国里尔召开的第25届国际无线电科联年会上,一位黄皮肤黑头发的青年所做的“新一代大射电望远镜线馈源光机电一体化设计”的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他提出的大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LT)设计新方案被国际同行们称之为“变革式的创新设计”。国际LT委员会主席Robert Braun博士激动的宣称:“我们可以忘掉美国的Arecibo了。”美国的Arecibo望远镜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但其设计方案为落后的纯机械式。这位轰动第25届国际无线电科联年会的青年就是来自中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青年博士导师段宝岩教授。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6,(18)
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即将在九月正是运行,这将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天文领域探索的一大助力。本文以射电望远镜的基础理论原理为出发点,结合中学物理对电磁波知识的涉及,介绍了电磁波的原理与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正外星人藏在哪里?神秘的暗能量到底是什么?宇宙中还有什么样怪异的天体和难解的奇异现象?这些棘手又充满吸引力的问题长期困扰着科学家们。不过在未来,FAST也许能为解答这些问题提供一些重要线索。1931年,美国人葛罗特·雷伯在自家后院建了一个直径9.5米的"大锅",这就是最早的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是一种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设备。而射电波其实是能够穿透地球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的电磁波。雷伯在1939年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历时22年建成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它被誉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对于帮助人们解开宇宙初始混沌、暗物质分布及星系演化等谜团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中国人》2009,(3):44-44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承建的中科院与上海市政府合作项目——65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系统工程已经正式启动。这架望远镜选址上海天文台松江佘山基地,计划于2012年年底建成.届时将成为亚洲最大、国际先进的全天线可转动的大型射电望远镜,不仅可以很好地执行探月二期和三期工程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测定轨和定位,以及今后我国各项深空探测任务.还可以在天文学研究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这台望远镜建成后,按其口径大小在全球可排第三.仅次于美国的110米口径望远镜和德国的100米口径望远镜。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接收天体的无线电波.确定遥远天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