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万忠 《陕西教育》2006,(11):42-42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由于教材内容抽象乏味以及学生学习动机、目的不明确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不浓,造成教学效率低下,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已成为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改变当前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厌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孑L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就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需要,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更加积极主动而富有创造性地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各种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习的潜在力量.在教学过程中,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学科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的去学习,而不会感到一种负担.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罗红静 《考试周刊》2014,(37):132-132
<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生而言,兴趣对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发散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政治课思想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许多初中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是理论性强、抽象而枯燥的课程,对学习思想政治课没有兴趣。一门学科有其自身客观的局限性,但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如何使初中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  相似文献   

5.
学生普遍认为高中物理是最难学习的课程.除智力因素外,学生缺乏对本学科的积极的情感,提不起学习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要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教师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兴趣是人们钻研和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只要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地去学习.笔者结合从教以来的教学经验,认为从以下几点抓起,将会有利于学生的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思维,苦思冥想,做起事情来会感到快乐,精力会高度集中,就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有所创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兴趣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条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持他们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对于初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兴趣往往能够激发他们对学习某门功课的热情,从而成为今后漫长学习道路上的推动力.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培养起来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是教师具备的能力之一.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笔者自上第一节生物课起,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与手段较多,笔者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张昕 《学周刊C版》2010,(10):53-53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在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政治课,激发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政治课内容比较抽象,说理性强,加上有些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方法落后,导致学生普遍认为政治课没意思,于是就形成了老师感叹课难教,学生疾呼课难学的局面。那么,  相似文献   

9.
《学周刊C版》2016,(20):151-152
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学习的欲望就会被充分激发,学习效果也会更佳。文章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浅谈如何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孔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才能“乐学”。就是说,不论干什么事情,有兴趣就好办。愿意去干是干好的前提。一个人本不想干的事情,如果强其所难,很难设想他能干好了。学生学习政治课,也是如此,兴趣是关键。要想提高初中政治课教学的质量,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源动力。正如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某种知识存在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不断探索和获取的动力,是让学生高度集中自己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投入自己全部的精力来研究。这样就会十分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让语文教学获取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幸福感,从而产生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知识或趋近的倾向,也称为"求知欲".化学教学要使学生做到"要学——学会——会学",其中要学是前提,而学习兴趣是"要学"的先导.人们把学习兴趣看成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化学本身的兴趣将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激励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对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员对所学知识有内在的兴趣."的确,兴趣对于一个人认识事物、探求新知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积极性大多来源于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有兴趣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会处在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为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开辟广阔的天地.因此,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笔者多年从事化学教学工作,认为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能更加深入,课堂教学活动也会因此变得生动活泼.反之,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课堂教学也会随之变得缺乏生气而机械沉闷.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  相似文献   

15.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证明,兴趣是认识事物,探求知识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开启学生潜力之门的钥匙,如果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焕发出无穷的激情和力量。因此,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到他能否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他的学习态度能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下面介绍几种培养学生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华银 《成才之路》2012,(26):53-53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其实说的就是兴趣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学习者抱有强烈的学习兴趣,那么所取得的学习效果自然也会更加理想。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通过兴趣的培养就能提升整个地理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小学生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情绪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不会觉得枯燥,反而会学得轻松有效,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孙勇 《小学生》2012,(12):55-55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出以下两个方面经验:一、以多种渠道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力,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说:"教人未见乐趣,必不乐学."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则会有兴趣,而兴趣又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内驱力,学习就没有效果.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正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此话道出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对这一学科给予较多的关注,并以积极的态度去认识它、研究它。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