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解动力学题需对研究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选择适当的坐标系,列出联立方程再进行运算得出解答.而力封闭图法意指:对研究物体所受各个力矢量按首尾相连找到合力∑F(∑F与各个力矢量相连先后次序无关),这样物体所受各个力矢量及包括∑F就组成一个力矢量封闭图.  相似文献   

2.
一些读物在谈隔离法时,往往指出加速度不同的物体不能作整体隔离。这一说法,笔者认为没有根据。请看下面的推导:设质点系有n个质点。对任一质点州m_i可写出它的动力学方程F_i+f_i=m_ia_i。F_i表示它所受系统外力的合力;f_i表示它所受系统内力的合力。对系统内每一个质点均可写出相同形式的方程。我们将方程两边分别求和,便可得sum from i=1 to n F_i+sum from i f_i=1 to n=sum from i=1 to n m_ia_i。注意,这里sum from i=1 to n F_i和sum from i=1 to n f_i均是矢量和而不是合力,因为这些力并不作用在同一质点上。对于内力,容易得知它们的矢量和必为零,即  相似文献   

3.
求解合力与分力的基本方法是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原则上讲,该方法能够求解所有力的合成、分解问题.但利用力三角形定则来等效替代它可以使很多问题迅速得到解决,而且非常直观.所谓"三角形定则"就是把代表两个力的有向线段首尾相连,则合力就从第一个矢量的起点到第二个矢量的末端,如图1.若一个物体在3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代表3个力的有向线段必定构成封闭三角形,如图2.  相似文献   

4.
研究质点动力学为的是求解两类问题 :一是已知运动求力 ,二是已知力求运动 .具体求解方法可归结为求导数、求解微分方程或求积分 .运用这些方法解题 ,尤其是解第二类问题 ,有一定难度 .对此提供一些常见类型的求解方法 ,并对运动和力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这是物理学对物体重心的定义.任何一个物体都可看作由很多个质点(物理学中所讲的质点,指的是有一定质量但不占有空间的几何点)所组成,而每个质点都会受到地球吸引力(即重力)的作用,这些质点所受的重力,其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即这些力的合力,合力的作用点即为该物体的重心.所以,要确定一个物体重心的位置,只需确定组成该物体的所有质点所受重力的合力即可——合力的作用点便是我们需要确定的点.  相似文献   

6.
求解合力与分力的基本方法是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原则上讲,该方法能够求解所有力的合成、分解问题.但利用力_一角形定则来等效替代它可以使很多问题迅速得到解决,而且非常直观.所谓“三角形定则”就是把代表两个力的有向线段首尾相连,则合力就从第一个矢量的起点到第二个矢量的末端,如图1.若一个物体在3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代表3个力的有向线段必定构成封闭三角形,如图2.  相似文献   

7.
1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中的矢量几何图解和结论如果两分力■、■的合力为■,则三个力矢量必构成平行四边形。如图1(A)示,该平行四边形含有两个全等三角形,每个三角形都包含了三  相似文献   

8.
一、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中的矢量几何图解和结论如果两分力F1、F2的合力为F,则三个力矢量必构成平行四边形.如图1(A)所示,该平行四边形含有两个全等三角形,每个三角形都包含了三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取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力的矢量和”与“合力”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然而不少学生受共点力系特殊情况的影响,误认为“力的矢量和”就是“合力”,一些物理刊物对此问题的讨论也连连出现错误。为使这个问题有一明晰的结论,现以平面一般力系为例作如下几方面的讨论:一、定义上的区别:1.力的矢量和:把力系中各力向任一点O(简化中心)平移后,按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矢量和所得到的合矢量就是“力的矢量和”(称为力系的主失)2.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一个力系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则称这个力为力系的合力。认定义可看出:合力是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平面谐振子运动的许多基本问题,诸如质点动力学的两类问题(已知运动求力,已力求运动)保守力,势能,功能,功的计算方法,机械能守恒,角动量守恒等,并展开了广泛而深入了讨论和求解。  相似文献   

11.
一、回复力一定是物体受到的外力的合力吗? 不一定.回复力是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动力,是质点一旦离开平衡位置就受到的使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回复力是根据力的效果来命名的,它可以是质点受到外力的合力或其中的某一个力,也可以是某一个力的分力.如水  相似文献   

12.
牛顿定律提供了解决质点动力学问题的基本原理。用牛顿定律解决力学问题,原则上是解微分方程为质点受的合外力,是质点的位置矢量,m 是质点的质量。但在质点受力情况(力和时间、位置的关系)比较复杂时,解这样的微分方程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还必须寻找解决质点动力学问题的其它途径,即从牛顿定律推出一些守恒定律,如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在某些力学问题中,从这些守恒定律出发求解比直接用牛顿定律求解方便得多。下面谈谈怎样应用这两条定律来解决质点动力学问题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三角形法则是矢量运算中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简化。如图1,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F1和F2的合力,则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BC,对角线0lB即是合力∑F。我们会发现AB平行且相等于OC(F2),也就是说当我们把F2按原来方向平移与F1首尾相接后,作由F1的箭尾到F2的箭头的有向线段(如图2)就是图1中的对角线OB表示F1和F2的合力∑F,这就是力的三角形法则。根据矢量三角形法则可以得出:物体受同一平面内三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的矢量箭头首尾相接,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对应三个力的大小,夹角确定各力的方向;反之,若三个力的矢量箭头首尾相接恰好构成三角形,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必为零,也就是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本文仅例举几种常见平衡情形,介绍并说明用三角形法则求解三力平衡问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是学生学习物理第一次综合应用几何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可用较多方法,比如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正交分解法等.同时解决多个物体的平衡问题时还要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对学生来说综合性较强,难度相对较高.本文就共点力平衡的几种基本方法进行探讨.共点力平衡的一般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受力分析;3.画力的矢量图;4.运用力的合成法或分解法建立方程求解.方法一解三角形法若物体处于三力平衡,则其中两力的合力必与第三力等大、反向.那么,这三个力平移其中两个,必能围成一个矢量三  相似文献   

15.
1.各分力功的代数和等于合力的功质点在恒力F作用下位移l,力和位移的夹角为θ,则力F对该质点做功W=Flcosθ。功的这一定义式也可用矢量表示为W=F·l。对于功的定义式的理解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如果有多个力同时作用在一质点上,则W=W1+W2+W3+…=F1·l+F2·l+F3·l+…=(∑iFi)·l即各个分力对质点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些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第二,如果作为力的作用对象的物体不能  相似文献   

16.
复习要求1 守恒定律1.1 运动和力 理解运动方程的概念。 深入理解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和瞬时性。 掌握根据运动学方程求解质点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限二维)。 理解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概念。 理解牛顿运动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理解万有引力、重力、弹性力以及摩擦力的基本作用规律,掌握在这些力作用下典型运动的特征。1.2 动量守恒 理解动量和冲量的概念。 深入理解质点动量定理并掌握其应用。理解质点系动量定律。 深入理解动量守恒定律,掌握处理动量守恒问题  相似文献   

17.
第一篇 守恒定律 1 教学要求 1.1 运动和力 理解运动方程的概念 深入理解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和瞬时性。 掌握根据运动学方程求解质点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限二维)。 理解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概念。 理解牛顿运动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理解万有引力、重力、弹性力以及摩擦力的基本作用规律,掌握在这些力作用下典型运动的特征。 1.2 动量守恒 理解动量和冲量的概念。 深入理解质点动量定理并掌握其应用。理解质点系动量定律。 深入理解动量守恒定律,掌握处理动量守恒问题  相似文献   

18.
龙建辉 《中学理科》2007,(10):61-62
一、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中的矢量几何图解和结论 如果两分力F1,F2的合力为F,则三个力矢量必构成平行四边形.如图1(A),该平行四边形含有两个全等三角形,每个三角形都包含了三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取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注意矢量F1、F2是首尾相接的)如图1(B)所示,则两矢量相加的矢量式为:F1+F2=F.[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设研究对象是由几个质点所组成的质点系统,其中某一个质点P_i的质量为m_i,对某一惯性参照系坐标原点O的位置矢量为r_i,作用在质点P_i上外力的合力为F_i、内力的合力为f_(ij)表示质点系统内第j个质点对第i个质点P_i的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质点P_i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相似文献   

20.
变速圆周运动是指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圆周运动.解决变速圆周运动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先建立坐标系,再将物体所受的力沿着半径方向和切线方向分解,利用结论“切向合力改变速度大小,径向合力改变速度方向”,并结合已知条件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