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能说会道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时代的需求,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作用,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说话的时间、空间和题材。"鉴于时代使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增强说话训练意识,充分利用文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见缝插针,把听说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各个环节,练好"五说",有效提高课堂效益。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就像人的双目,缺一就会造成"视觉"偏差;又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要依据文本主旨,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教学资源,紧紧扣住文本语境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重视说话教学,加强语言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但由于它在训练上有一定的特殊性与难度,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力度还不强,这就导致学生中善于说话的人不多,影响了他们今后在实际工作中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通过分析探讨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的途径,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通过让学生"乐说",最终实现"会说"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既要对文本进行静态的弹性预设,又要追求阅读教学的动态生成,培植课程"生长点",选"点"突破,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教师备课钻研教材,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然后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能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要素,最后选取符合理解教材与学生学力实际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深入",又要"浅出",让学生真正在文本教材中"来来回回""若有所思"。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说"的能力。笔者认为进行说话能力的训练,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语言的积累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是说的基础。进行语言积累,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从课堂上获得。根据每个单元提示和每项语言交际训练的要求,确立一堂课的知识积累量,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之一。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观察、活动、学习等教学途径、形式中,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说与写的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黄林 《语文天地》2013,(15):69-70
语文,既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又要有高远的教育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需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理念,将语文教材变成学材,将语文课堂变成学堂,为语文学习创造可持续的发展空间。一、将教材变成"学材"教材,是学生认识世界、发现世界、完善自我的载体,是提升自我的过滤石。但在高中课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大多文质兼美,蕴含着厚重的人文内涵及时代脉搏,题材、体裁、风格绚丽多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作为传播知识的教师,更应深刻领会教材、理解教材,创造机会让学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可见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性。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说过:古诗文教学既要重视诗词人文内涵的挖掘,又要注意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可见古诗词教学最值得我们细细推敲的就是语言文字。有这样一批名师,他们在古诗词教学中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语言文字训练令我们耳目一新。笔者通过多次观摩及多年的教学思考悟出:在古诗教学中设计"品诗中词、述诗中画、塑诗中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从事山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涯,笔者感触良多: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又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内容,也都蕴含在语言义字之中,学生如何从语文教材中体验情感,摄取情感的途径往往是多元化的。  相似文献   

12.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新课标指出,低年级要上好说话课,有计划地进行说话训练,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根据新课标精神,以及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  相似文献   

13.
章士兵 《小学生》2012,(12):58-5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针对这一要求,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是"小语文"和"大语文"相结合教学,才能相得益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什么是"小语文"?什么是"大语文"?谁也没有具体给它下定义。笔者认为,"小语文"就是至于语文体系中最基本的东西,即音、字、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师应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内涵,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既学语文,又学做人,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落实课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  相似文献   

15.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新课标指出,低年级要上好说话课,有计划地进行说话训练,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根据新课标精神,以及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有效地组织开展好"小练笔"读写训练。一是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深刻体验文章情感的基础上练笔;二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精妙语言表达方式的基础上练笔;三是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进行练笔;四是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进行练笔;五是组织开展"小练笔"训练,需要我们既要关注文章的内容特点,又要考虑每组课文以及每册教材的编排侧重点,更需要把握好每个年级学段的训练目标。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失时机地开展"小练笔"训练。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听说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所以阅读教学理应优化教学过程,使各个环节都成为训练学生说话的"讲练场".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证明:文本对话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学生在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咬定文本不放松,立根原在对话中,这样,才能呈现阅读课的精彩。一、咬定文本不放松——紧扣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的根。如果语文教学偏离了语言训练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湛云富 《云南教育》2004,(20):41-42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潘雅频 《江苏教育》2012,(31):34-35
语文教材在语文教育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因此它历来备受关注。时下,一些老师对教材选文的修改问题提出质疑,甚至发出了"名家作品选入教材应原封不动"的声音。但是,课文是教材,也是学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可见,选择学习的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