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     
同是一条小溪中的水,有人用金樽来喝,有人用泥制的陶碗来喝,没有金樽和陶碗的人,就只好用手捧着喝。  相似文献   

2.
同是一条溪水中的水,有人用金樽来喝,有人用泥制的陶碗来喝,没有金樽和陶碗的人,就只好用手捧着喝。  相似文献   

3.
生活     
同是一条小溪中的水,有人用金樽来喝,有人用泥制的陶碗来喝,没有金樽和陶碗的人,就只好用手捧着喝。水,本来没有任何差别。有差别的仅仅是“容器”,然而君主与乞丐的差别就在于这盛水的“容器”上面。“容器不同”,君王与乞丐对水的品味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生活     
①同是一条溪中的水,有人用金樽(A盛B舀C灌D淘)来喝,有人用泥制的陶碗(A盛B舀C灌D淘)来喝,没有金樽和陶碗的人,就只好用手捧着喝。②水,本来没有任何的差别。差别的仅仅是“容器”,然而君王与乞丐的差别就是在与这盛水的“容器”上面。“容器”不同,君王与乞丐对参考答案:1、合适。因为它揭示了本文的主旨。2、盛、舀3、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4、第八自然段5、略③从沙漠中走出来的旅行者,是最晓得水的滋味的人。④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的锄禾者,是最懂得水的宝贵的人。⑤山上下来的牧羊人,趴在河边一顿痛饮,他…  相似文献   

5.
北宋宫廷所用精美的酒具,许多是汝窑瓷器。根据考古发现当时已经饮用蒸馏酒,这点从汝窑酒具没有大型的也可以看出。汝瓷酒具性能优越,深受皇室青睐。盛酒器用樽,倒酒器用注子即酒壶,温酒器用注碗即温碗,饮酒器用樽、杯等。汝窑酒具造型各异,色彩缤纷,可以说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盛酒器樽作为盛酒备饮的容器,典雅端庄大气,“中国民藏北宋宫廷用瓷鉴赏(2)”中,介绍了六件。  相似文献   

6.
容器     
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放弃一切。他赤身裸体,只有一个用于乞讨和喝水的碗。有一天,他看到一个人用双手掬水来喝,他立即把自己的碗扔了。那个人问他:"你为什么扔掉自己的碗?"他答:"我从来不知道用双手掬水来  相似文献   

7.
懂得     
三个人同喝一口井里的水,其中一个人用金杯盛着喝,另一个人用泥碗盛着喝,第三个人用手捧着喝,用金杯之人觉得自己高贵,用泥碗之人觉得自己贫贱,只有那个用手捧水喝的人才痛痛快快地说了  相似文献   

8.
半边碗     
一条乡村的小路上,有一眼清澈的山泉。村人上街或者串亲戚,路过山泉,便停下蹲在泉眼边喝水解渴。半边碗就是用来让过路人舀水喝的。过去,泉边连半边碗也没有,人们就用手捧水喝,或用树叶折叠成碗状舀水喝。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一只漂亮的瓷碗不声不响地出现在泉边,代替了那个使用多年的半边碗。  相似文献   

9.
生活偶感     
今天爸爸用新麦做了稀饭,很香,也很好喝。我比较喜欢喝它的汁,于是就拼命地吸呀吸呀,终使得其“一滴不剩”,看着碗里一个个干枯的麦仁,我心满意足地放下了筷子。一会儿闲来无事,我就拿筷子在碗里写起字来,可看到的现象却令我大吃一惊:翻了一会,碗底下竟然还有许多的汁,再捣腾捣腾竟然又冒出许多,我迫不及待地全喝了下去。饭后无事,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其实我们生活中的烦恼不正是如此吗?它们总是从这里、那里连续不断地冒出来,堵也堵不住,除也除不净。此时就有人放弃了抵抗,于是烦恼事就越积越多,越屯越大,最后把自己折腾得像一块易碎的玻璃,…  相似文献   

10.
紫嫣 《成才之路》2010,(22):M0003-M0003
生活是什么?人们对于生活的解读好像各不相同,有人说生活就是一首锅碗瓢盆变奏曲。从天明唱到天黑。也有人说生活就是用油盐酱醋茶调就的一碗酸辣汤,甜甜,酸酸,麻麻,辣辣,喝起来烫心辣嘴,但总觉得有滋有味。要我说。生活就是一杯白开水,平平淡淡才是真。  相似文献   

11.
老聂有个小毛病,说话爱眨巴眼。凡是说话爱眨眼的人,脾气都比较急。他喝酒也快,不像老吕一口一口地抿。老聂每次喝一两半酒,多一口也不喝。有人强往他酒碗里倒一点,他拿起酒碗就倒在地下。(汪曾祺《安乐居》)  相似文献   

12.
近读一篇哲理性短文,文中写到许多人同喝一口井里的水,只是有人用金杯玉盏盛着喝,有人用瓷碗泥杯装着喝,有人干脆用手捧着喝。于是用金玉之人觉得自己富贵了许多,而用泥瓷之人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只有那个用手捧着喝的人才痛痛快快地说了一声:“好解渴呀!”读罢此文,我不禁羡慕起那个用手捧着喝水的人来,因为他已经从某种程度上认识到了快乐的本质——不需任何附加条件,没有统一标准和界定。  相似文献   

13.
半边碗     
一条乡村的小路上,有一眼清澈的山泉。村人上街或者串亲戚,路过山泉,便停下蹲在泉眼边喝水解渴。半边碗就是用来让过路人在泉眼里舀水喝的。过去,泉边连半边碗也没有,人们就用手捧水喝,或用树叶折叠成碗状舀水喝。山泉边有些树木和花草,景色宜人,过路人如果时间不紧,还在泉边喝水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爱一个优生,如同喝了一杯蜂蜜,而要爱一个学习差、习惯差、行为差的学生,就像喝一碗黄连汤."这话不无道理.的确,若要转变一位潜能生,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培养一个优生.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爱一个优生,如同喝了一杯蜂蜜,而要爱一个学习差、习惯差、行为差的学生,就像喝一碗黄连汤。"这话不无道理。的确,若要转变一位潜能生,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培养一个  相似文献   

16.
破碗的启示     
<正>趵突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它的泉水清澈、甘甜,行人经过时常用手掬一捧泉水喝。附近千佛寺的一个老和尚见此情景,拿了一个有缺口的碗放在泉台上,人们就能用这只破碗舀泉水喝了。某日,有位富商来趵突泉游玩,见人们用破碗喝泉水,  相似文献   

17.
你们见过有人用“一碗”来做亲情的数量词吗?反正我在学生作文中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用“一碗”来做亲情的数量词。可以说,对这篇作文,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会为这个“一碗”而兴奋、而激动、而感叹。不过我这里想专门来谈一谈这个“一碗”的真实性与夸张性。“一碗”这个词的真实性源于真实的生活材料。读过这篇作文,你们都能看得很明白。奶奶给“我”盛了一碗饭,“我”亲手做了饭,给奶奶送去一碗,不都是“一碗”吗?这么真实的一个词,为什么又说它是夸张的呢?说到形容亲情时的夸张,一般人会说它“比海  相似文献   

18.
水生     
这天,船夫老鲁很早就收了船。拿了个陶碗,用北屋墙根泥调了河水,仔仔细细地涂过三遍。涂完最后一遍,太阳只剩下最后一点亮光。老鲁在衣襟上胡乱擦了下手,颤颤巍巍用火镰打着了油灯,放在小方桌正中央。又俯身从舱里捧出一瓮酒,再给自己拿了一个陶碗,把两个碗都斟满。于是,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安排妥当,老鲁开始等。  相似文献   

19.
刘玺 《老年教育》2014,(5):57-57
生姜茶 在江苏如皋民间,只要有人感冒发热、恶寒畏风,通常都是先熬一碗生姜水喝,出一身汗,感冒症状自然很快得到’缓解。而一般人经常喝姜水,既促进血液循环,又加速胃液分泌和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如皋人有一种不同平常的吃法: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记忆就像手中沙,随着时间的飞转,它也会随之流失殆尽。没关系,日记是沙漏,即使沉淀、流逝,你依然可以在瓶中找到宝贵的历史积淀。感动就像美酒,时间越久,酒香越烈,而日记便是盛满美酒的金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