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伦敦奥运会后发布的数据表明受众观看奥运的方式已经出现了变化,手机和网络成为观看奥运的新宠,社交媒体成为获得奥运资讯的重要渠道.同时,“用户生产”创新了奥运报道格局.笔者分析了在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共存的格局里,“大众造”给“专业生产”带来变化和影响,并提出了对奥运报道新大众时代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自新媒体出现并快速普及后,自媒体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倒逼传统媒体转型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以“老梁”及他的节目为例,阐释了在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需谋求“转型”理念、强化“信息服务为王”理念、强调“以市场和受众为中心”并更加重视用户体验,从而获取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3.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通过设置新闻议程以达到影响受众的目的.传统媒体时代,议程设置权力掌握在媒体手中,不同媒体的新闻议程虽有差异,但基本不会产生议程冲突,尤其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更是如此.数字媒体时代,自我赋权把议程交到用户手中,其议程设置与传统媒体存在显著差异,甚至直接导致"冲突议程"的产生,这一现象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日益增多,已经引起越来越多新闻学者的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移动互联网颠覆了传统媒体与受众的传统线性关系,但关于如何重构原来的传统媒体与用户的新型关系讨论不多.文章在社会学“强关系—弱关系”框架下,考量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关系生态的形成,传统媒体转型可通过媒体与用户“强关系”的内容变革,以及用户之间“弱连接优势”下的渠道更新来实现关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5.
传统媒体办的微博也好,微信也好,无法推动传统媒体这个庞大的机构前行.相反,成就了一个个活跃的个人“自媒体”,这些自媒体一方面加速了传统媒体机构内部采编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给自己造就了无数竞争对手.进入3G、4G时代以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传统媒体的转型提供了新的路径,然而,大多数传统媒体的APP竞争乏力,难以抢占用户.  相似文献   

6.
徐乐 《青年记者》2016,(14):66-67
从媒体发展角度来看,互联网化的实质是媒体互联网模式化.互联网技术将大世界缩小的同时也将小世界扩大,即互联网模糊了传统媒体相互独立的“场”,突破了传统媒体固有的传播维度,既将基于网络平台的用户联结在一起,实现即时沟通,又使各种媒体之间实现资源整合、渠道共享和功能互增,它是互联网媒体自身渗透与其他媒体寻求自身革新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移动智能技术的成熟和普遍应用不断刺激传统媒体互联网化,追求降低成本提高用户体验,用最“简”的方式实现“价值即时创造”.T2O(电视媒体的网络化)正是在互联网生态环境中培育出的一颗新苗,也是传统媒体以互联网思维另辟蹊径的探索成果.  相似文献   

7.
核心阅读:眼下,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传播时代呼啸而来,传媒业如何以一个服务商的角度敏锐地去把握用户内心的痛点,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也许,可以尝试走电商化转型路径,给传统媒体植入一个“服务商”的内驱.  相似文献   

8.
当前,一些传统媒体将建设“中央厨房”作为转型的重要举措.建好“中央厨房”,关键是解决传统媒体用户连接失效问题,重建用户连接,建设好大数据资源平台、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以及用户沉淀平台三大平台.  相似文献   

9.
朱晓兵 《青年记者》2017,(14):95-96
新媒体时代,无论是广播,还是纸媒,抑或是电视,都感到了巨大的冲击.各种对传统媒体的唱衰论调甚嚣尘上,让人感觉传统媒体已步入发展的“冬季”.面对新媒体对新闻传播领域的强势入侵,传统媒体是否只能坐以待毙?对此,本文从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所面临的困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和劣势比较,传统媒体在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新问题时所误入的歧途,以及传统媒体该如何自强不息走出“冬天”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时代,传统媒体通过融合与创新实现转型是必然选择.本文运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研究范式,有针对性地提出传统媒体转型的具体策略,以期对推动我国传统媒体的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1.
韩云 《传媒》2021,(16):42-44,47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媒体融合已经来到下半场.传统媒体在解决了"渠道""平台"焦虑之后,新矛盾、新任务已经清晰.针对"有内容无用户、有平台无黏性"的现状,电视需要在更深层面反思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盈利模式,在多场景打造、跨媒介叙事、互联网思维、"破圈"发展等问题上,必须深入思考加以取舍,从而进一步规划未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周立民 《新闻世界》2012,(10):79-80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闻移动化和多终端化的时代正在到来。对于传统媒体,这既是重大机遇也是巨大挑战,如何化“危”为“机”、趁势而上,是传统媒体及其从业人员不能不深入思考、尽早谋划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随处可得,媒介无处不在”的时代.在中国,新兴媒体蓬蓬勃勃、生机无限,传统媒体仍保持活力.在这样的时代,探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如何共同创新、共同发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4.
处在互联网时代的实体书店,正致力于整体转型,如何以"用户思维"谋求转型成为业界思考的一大热点,本文围绕实体书店树立"用户思维"、掌握"用户思维"和运用"用户思维"实现转型进行了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3G移动通讯技术发展加速了以手机移动终端等互联网媒体的发展,更迭及各类新兴媒体所承载的应用的开发.报纸、广播及电视等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与新兴手机媒体,三者均依靠自身特点和优势,在出版领域占有相应的用户市场.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手机媒体及其特性,而后通过比较手机媒体和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所拥有的优势,预测这三者在未来的关系是融合的,而不会是“一家独大”的,出版业将要迎来的是一个时代上的颠覆.  相似文献   

16.
沈世纬 《青年记者》2016,(22):50-51
当今,以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舆论场正迅猛崛起,全媒体时代已大踏步走来.“人人都有麦克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传统媒体时代,舆论传播的场景犹如一个严肃的新闻殿堂,媒体是居高临下的信心中心,人们正襟危坐地洗耳恭听.而移动互联时代,新闻传播的场景则如一个娱乐场,受众可任意挑选自己中意的内容和场景.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传统媒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媒体由于垄断话语权而独领风骚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多元、多变、多样,已成为舆论生态的新特征.少数传统媒体在优胜劣汰中退场.“传统媒体的冬天已经来临”,有人发出悲观感叹.  相似文献   

17.
身处信息时代的记者,每天从睁开眼睛开始就被海量信息“轰炸”,网络的快速发展更是改变了传统媒体人的工作方式。在海量信息的时代,作为一名传统媒体——广播电台的工作者,实践工作迫使我们不断地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网络时代该如何保持传统媒体的相对优势,与时俱进,发出时代的声音,让传统媒体焕发新活力、做出新贡献呢?  相似文献   

18.
融媒体时代下,互联网和移动平台的逐渐升级加快了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面对媒介资源泛社会化、传播网状化的特征,传统媒体的分发渠道优势正在被进一步瓦解。在“万物皆媒”的时代,如何占领分发渠道,吸引受众注意力,从而引导舆论,是传统媒体尤其是央视这样的主流媒体需要思考的。从2019年的《主播说联播》《康辉的Vlog》到“慢直播”以及“小朱配琦”的公益“带货”直播活动,央视新闻多次凭借新潮的新闻形式以及亲民的表达方式收获观众的一致好评,有效地打破了以往人们对主流媒体严肃、高冷的刻板印象,为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出圈”和“破际”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记者》2012,(9):45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吴清雄在2012年第8期《新闻战线》刊文,认为传统媒体采编人员面临着从思维到技能的全面转型。当前,"一对多"的大众传播时代的"受众意识"逐渐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多对多"的全媒体时代的"用户中心意识"。首先,要有"一切为了用户,一切依靠用户"的观念。全媒体记者要有换位思考的习惯,时刻不忘报道效果的反馈、总结、再报道,以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在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客户端是传统媒体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阵地,而做好新闻客户端开发运营工作,推进新闻客户端得以持续发展,则是拓展传统媒体生存空间、提升传统媒体发展活力的必要路径.本文在对传统媒体开发新闻客户端的必要性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促使传统媒体依托新闻客户端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