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科技信息》2004,(19):25-26
有人把21世纪称为生命科学的世纪,也有人把21世纪称为信息科学的世纪。生物传感器正是在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阐述,指出生物 体并不是细胞的简单堆积,而是有多种信号在多种通道中传递、调控的复杂网络系统,认为 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将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开辟一个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仿生学的科学意义与前沿:仿生学的意义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仿生学(Bionics)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性状、原理、行为,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的技术科学,是一门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数学与力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系统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仿生学为科学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原理和新理论。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各国正致力于本世纪末科学技术发展的冲刺,并对下一世纪的学科发展进行展望与探索。物理学的发展一方面沿着自身传统的领域向前推进,同时也与化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相互交叉形成新的学科。以凝聚态物理为例,在传统的固体物理之外,最近几年又诞生一门新的学科——软体物理,这门学科在美国被称为复杂流体。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生物科学技术正在高速发展,也更贴近人类的日常生活。这样预示着即将到来一个生命科学的新纪元,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总之,在新时期,生物科学技术的新突破极大地改变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进程。文章从发展生物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入手,重点分析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6.
秦廷婷 《科教文汇》2008,(6):196-196
简述生物传感器的相关知识及在人体检测中的应用,对其发展前景和市场化进行展望。生物传感器作为一门在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在发酵工艺、食品和药物分析、生物药品研发、临床诊断等方面得到了大量应用。随着社会的进一步信息化,生物传感器必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是一门综合了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思维科学、哲学和其他多个相关领域的交叉学科。它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诞生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一条漫长的道路.许多科研工作者为此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8.
量子信息科学.主要是由物理科学与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领域。当前,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刚刚起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与国际同步,并且在许多方面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9.
分子与塑料电子学与光子学是多学科交叉前沿领域。其研究目标是利用有机分子、高分子等相关材料,研究与开发具有极快响应速度、极大信息容量和极高转换效率的新型材料与器件,在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推动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代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我们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的发展具有由低级到高级的物质科学→信息科学→意识科学和由 简单到复杂的非生命科学→生命科学→人体科学的一般规律。当代科学正发展到信息科学和 生命科学这一中级阶段,所以我们应集中力量加大这两类学科的研究投入。  相似文献   

11.
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涉及人类自身,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合成生物学、人造生命技术的发展必将广泛地应用于能源、环境、材料、医药等诸多领域,因此科学技术进步与传统伦理之间的矛盾也必将出现,从而影响和改变人类未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张翮 《科教文汇》2011,(22):3-4
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涉及人类自身,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合成生物学、人造生命技术的发展必将广泛地应用于能源、环境、材料、医药等诸多领域,因此科学技术进步与传统伦理之间的矛盾也必将出现,从而影响和改变人类未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浅议情报科学及其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茂生 《情报科学》1998,16(1):12-15
本文慨述情报科学的性质、内容、发展脉络、未来趋势、与信息科学和信息管理学的关系以及专业教育问题。作者认为,情报科学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科技情报工作和西方的文献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情报科学基础理论、情报存贮与检索、情报技术以及情报系统、网络和资源的管理等方面。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科学的发展,必将对情报科学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情报科学发展现状及其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芸 《情报科学》2006,24(11):1718-1722
情报学是研究情报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本文就情报学的学科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情报学当前的理论研究动向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在新世纪里,情报学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的突破,时代的特征给情报学的研究带来新的内容与工具,给情报学发展以新的动力与平台,情报学能否在这个平台上有所作为,情报学研究进展如何满足人们对情报学的需求与期待,将决定情报学未来的前途。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表征科学发展逻辑规律的当采现象,客观地存在于情报科学的发展中。因此,运用当采现象理论进行情报科学的发展研究是可行的且必要的。当采现象理论中关于当采学科的转移方向、开发条件、回采现象和当采速度等问题,正是情报学学科结构演进机制的核心内涵。本章强调,当采现象理论作为情报科学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对学科未来发展设计具有重大意义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精密仪器与装备广泛应用于科研、国防、工业制造及人民生活等领域,是科技研究成果的重要产出形式,也是国家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文章介绍了精密仪器与装备的作用和发展现状,剖析了目前精密仪器与装备发展存在的核心问题,并对精密仪器与装备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全球科技发展态势研判是对未来一段时期科学技术、国际竞争、产业形态和社会关系的趋势判断和分析,对做好科技战略制定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35年为展望,对全球科技发展、创新范式、基础科学、研发组织、社会影响进行态势分析,认为未来科技创新将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新技术、新组织、新产业、新业态将不断涌现,新型研发组织发生进阶化演变,技术应用将重塑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中国作为科技创新领域进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面临着中美科技局部脱钩、国际技术出口管制、新兴技术应用受限、科研伦理不确定性增多等潜在风险。对此,提出应加强对战略前沿技术的前瞻性预测,加强国家科技合作,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等五方面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考察情报学学生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认识,能够为情报学教育体系调整与改革提供不一样的视角,也可为相关研究补充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方法/过程]文章以江苏省各高校所培养情报学学生为对象,面向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了包含50个问题的调查问卷,考察了情报学学生对情报学教育体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认知。对发回的问卷结果围绕问卷填写者的基本情况、情报学教育课程设置、情报学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技能培养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情报学学生以学习知识和技能为第一要务,并以就业或升学为重要目标。情报学学生对于情报学的认知和理解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科未来的发展,其对于新兴技术及这些技术在情报学教育中地位的看法,更值得认真思考和对待。  相似文献   

19.
谭华  孙丽珍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4):161-163,168
医(工)理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将决定21世纪医学的发展,并引领未来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高校拥有开展医工(理)交叉合作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新时期如何通过推动医工(理)交叉合作来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和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当前国内高校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将结合高校实际和特色,就目前医工(理)交叉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促进高校科技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校园"将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向。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校园的神经系统,将完成信息的传递和其它服务。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其安全性不可忽视。阐述了我校数字化建设的进展,分析了对于我校数字化建设中对数据中心的具体要求,说明了数据库安全技术在数字化校园框架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