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模式很多,当人们在比较和分析这些职业教育模式时,都普遍对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有所偏向,西方国家称其为“欧洲的师表”。同样,“双元制”也受到我国教育界的普遍青睐,许多地区和学校争相开办了“双元制”班,中央领导也曾多次指示:“要重视研究德国双元制经验”。19世纪初,德国的工业落后于英国几乎整整一个世纪,到20世纪初就迅速崛起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而在本世纪又两度从战败迅速走向强  相似文献   

2.
19世纪70年代以后,以电能、内燃机动力以及新兴化学工业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展开。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导国家。德国在电气、内燃机、化学工业和炼钢工业等四个重要领域均取得了重大成就,出现了一大批科学家和科学成果,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德国经济飞速发展。20世纪初.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过了所有欧洲国家。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交错进行;迅速将科学理论、发明转化为生产力,并大力发展新兴工业;轻重工业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19世纪初,当时的德国境内小邦林立。长期的封建割据,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其国力远远落后于当时的英国和法国。但半个多世纪之后,德意志民族却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并引领了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终于成为了欧洲头号工业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曾是一片废墟,并且分裂为两个国家,但几十年之后德国却又重新崛起,成为世界经济三强之一,并再次实现国家的统一。事实表明,正如"战后德国经济复兴之父"艾哈德所说,没有人比德国人更清楚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德国成人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是一个地处欧洲中部,人口约8210万(2000年)的国家。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德国经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然而,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崛起,6年代中期一跃成为西方第三经济强国。德国经济之所以能得到迅速重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德国巨大的人力资本存量,得益于德国成人教育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三阶段论述了19世纪30 年代开始的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情况。19 世纪初是德国在政治和经济上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作准备的阶段。从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展情况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时19 世纪30- 40 年代的起步时期和19 世纪50- 60 年代的全面展开时期。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它起步于轻纺工业,却迅速转向铁路建设和钢铁等重工业部门,从而使德国得以在短期内迅速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并在工业上迅速赶上和超过法国等工业革命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是欧洲工业化阔步发展的世纪,这一时期,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兴起,劳动力的需求激增,欧洲各国出现了一个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但是,同是欧洲国家的法国却呈现了另外一番景象:整个19世纪人口增长缓慢,在19世纪中、后期甚至出现了停滞和负增长。致使法国在19世纪就较欧洲其他国家更早地进入老年社会。本文就此现象及原因作一粗浅分析。19世纪初,法国还是一个欧洲人口大国,1800年,法国有人口2700多万,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俄国除外),占整个欧洲人口的15.7%,而同时,德国拥有2480万人口…  相似文献   

7.
十三世纪是世界史上的一个大动荡的世纪。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上的各部落,建立了蒙古汗国。接着,他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的远征。在大半个世纪中,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民族以雷霆万钧之势冲破了欧亚大陆上几百年来中世纪封建割据的长期黑暗停滞状态,对欧亚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无可比拟的深刻影响。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所率领的蒙古大军,消灭了无数封建割据的小国,建立起了一个空前庞大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在十三世纪这个世纪中,与蒙古军多次远征相联系,欧洲许多封建割据的小国崩溃了。在后来的世纪中,欧洲开始形成了一些大的封建国家,其后随着欧洲社会经济文化的向前发展,欧洲的中世纪黑暗长夜便逐渐结束了,不久就开始了欧洲走向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时代。  相似文献   

8.
德国最终于19世纪摆脱了落后状态,成为当时欧洲大陆的第一强国。其强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学教育的发达,特别是柏林大学的兴盛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作为19世纪德国大学改革的典型.柏林大学开创了大学的“德国世纪”,并为德国迈入欧洲强国之列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一、德法地理课程设置概况德国和法国是欧洲大陆上比较重要的两个发达国家,德国是一个传统的教育大国,它能在二战之后迅速崛起,教育所起的作用不可磨灭。法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有着悠久的教育发展史,这两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地理教育,地理教育都有着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德国由一个四分五裂,经济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迅速发展成为科学中心。分析德国科学兴盛的机制,无疑是科学史上的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德国科学中心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析:一,哲学先导,数学先行;二,科学教育系统创新;三,科学学派的兴起;四,科学—技术—生产的体制化。  相似文献   

11.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轨迹和模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新科 《继续教育》2006,20(7):60-61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起步与英法等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虽说相对较晚,但是由于受到洪堡现代大学教育思想和博依特技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同时吸收借鉴当时德国巴黎理工学院的成功做法,加上德国重商主义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于19世纪下半期迅速崛起,经过20世纪第一、第二  相似文献   

12.
德国从一个政治上四分五裂、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近代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3.
在19世纪,澳大利亚仍然是英国的殖民地,它建立在欧洲文化、主要是英国文化的基础上。到了20世纪中叶,它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先进的工业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一直朝着多元文化发展。在200多年的时间里,澳大利亚经历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变革。  相似文献   

14.
云影 《中国教工》2014,(7):41-42
德国被称作欧洲经济的火车头,不仅国家实力在世界排名中名列前茅,而且国民的整体素质更是被世人所称道。到过德国的人都会对这里整洁的生活环境和井然的交通秩序印象深刻,“德国制造”早已深入人心,德国品牌已是世界公认的质量保证。这样一个国家无疑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他们的教育又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呢?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德国的发展轨迹极为典型。自从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后,德国借着国家统一和两次工业革命的东风,迅速崛起,一跃成为当时的资本主义强国之一。随后德国相继经历了战争、战败、再复兴、再挑起战争、再战败。在二战后,德国终于跳出战争怪圈,与其欧洲邻国启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成就了今天德国的大国地位。德国的发展特别是二战后再度迅速崛起有许多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尤其在崛起方式、统一问题、外交选择和文化实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欧洲中部这片秀美的土地上,德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化繁荣、产生过无数伟人巨星的伟大国家。早在两三百年前,德国就已经悄悄地取得了两项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的文明成就:一是教育,二是立法。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上,德国以“教育国”称于世,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一百多年中,德国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教育行政及教育思想,均领先于其他西方国家。正是教育,尤其是普及教育的发达,成为德国跻身世界强国的法宝,其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对德国19世纪高等技术教育文化背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工业技术文化概念,为德国高等技术教育研究开启了新视野。以高等技术教育发展为线索,梳理德国高等技术教育发展过程,分析了德国高等技术教育与工业技术文化的关系,认为技术教育既是工业技术文化的产物,也是工业技术文化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处于改革发展新时期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缩小差距意味着进步、发展。要想缩小差距 ,就必须了解差距具体在哪里。只有把我国现今的音乐教育状况与发达国家的作一番比较、分析 ,在自身现实情况的基础上 ,适当地吸取他人的先进经验与成果 ,无疑是加快改革的可行之路。基于上述目的 ,本人将音乐教育发达国家德国、美国与我国教育现状进行比较 ,希望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能得到一些启示。德 国德国是一个具有历史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的欧洲国家。在这个国家的文化中 ,音…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德国从 1 9世纪 70年代末起 ,开始成为粮食的纯进口国。一战前德国农业虽有发展 ,但并没有达到粮食上的自给 ,德国当局也没有作好粮食储备。随着战争的进行和海洋封锁的加剧以及国内农业的萎缩 ,粮食供应日益紧张 ,全国逐渐陷入饥荒之中 ,加速了德国的崩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