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诗派的形成和流变中,塑造出了独立的梦境文学世界。寻梦者系列包括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废名、林庚等。文章从寻梦者视角,以戴望舒忧郁的冷梦,卞之琳深邃的哲学梦,何其芳、废名的田园梦与荒原梦的视角,解读现代诗派的诗歌理论和浓郁的人生情感。  相似文献   

2.
~~一个教育寻梦者的语文情结@万戈言~~  相似文献   

3.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象征派诗人,主要作品有《雨巷》、《寻梦者》、《我的记忆》等。《雨巷》是其代表作,为他赢得了“雨巷诗人”这一美誉。戴望舒的作品大多数都是短诗,却在当时的诗坛上,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意蕴。就如同这雨中逢着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一样,神秘、哀婉又凄凉。《雨巷》结合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底蕴,又不忘收...  相似文献   

4.
黄静 《考试周刊》2007,(1):73-74
戴望舒以一首《雨巷》而蜚声文坛,享有“雨巷诗人”的称号。其诗作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别具特色,体现了丰富的、多侧面的特点。本文力图从落寞者、痴情者、寻梦者、爱国者、守护者五个方面对戴望舒诗作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顾城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文革期间开始诗歌创作,常常以孩子的口吻和读者交流,所以被称为“童话诗人”。在顾城的诗歌创作中,表现出深刻的诗歌理想,其诗歌文本的思想源头、内在含义、精神走向以及他的诗歌理想、生命追求无不映照出顾城一生扮演的角色——一个童话孤岛中的抒情诗人。可以说,究其一生顾城都在诗歌寻梦的短暂旅途中低语,孤独而决绝。  相似文献   

6.
诗人邵燕祥在他的《赠给18岁的诗人》一书中引用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18岁的青年都是诗人,或者说,每一个中学生都是诗人。"邵燕祥本人就是从中学时代,十三四岁起开始诗歌创作的,18岁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俄罗斯诗人普希金也是在皇村中学时代开始写诗的。在一次考试中,他朗诵自己用爱国颂体写成的《皇村回忆》,使得作为贵宾在场的当时俄国最有才华的诗人杰尔若文激动不已。这位老诗人眼里含着泪水,冲出来想吻这个孩子,  相似文献   

7.
上海古北路小学自开展诗教活动以来,涌现出了一批小诗人。小诗人周易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聪明才智闪烁出耀眼的光亮。 周易读三年级时,在老师指导下,开始学写诗。周易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快领会了一些写诗的窍门,写出了好几首诗。年底,学校里表扬十佳小诗人。著名老诗人圣野爷爷欣然到校辅导。他在一大叠学生习作中,发现了周易写的一首小诗《大黄河》,拍案叫好,情不自禁的在大会上朗诵起来:“大黄河,像条龙,声音响,轰隆隆。”他动情地评论说:“小小一首诗,气势这么大,这是一首了不起的诗。”不久,这首《大黄河》就在…  相似文献   

8.
在无数读者的心目中,奥地利的里尔克是现代最伟大的德语诗人。他最早是经过中国诗人冯至的引荐,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如今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中国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他的两首经典诗作——《豹》和《严重时刻》,此外他的《秋  相似文献   

9.
张伟杰 《河南教育》2004,(12):50-50
与《河南教育》结缘是住大二时.作为一名文学寻梦者,我与《教师驿站》一见钟情。《解语信箱》通俗而又不失睿智,《芳草地》高洁典雅而又平易近人等,都让我沉湎其中,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0.
正阎志是诗人。"诗言志"向来被认为是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阎志这个名字似乎就已经暗示了他与中国诗歌的不解之缘。阎志不仅自己写诗,他的长诗《挽歌与纪念》是百年中国新诗史上可贵的艺术收获,而且他还主编《中国诗歌》杂志,不遗余力地推动着当代中国诗歌潮流滚滚向前。最初读到阎志的新作《小维故事书》的时候我很惊讶,我惊讶于阎志怎么唐突地闯入了他自己并不熟悉的少儿文学领域,但很快我就内心释然了,因为我在这组陌生的  相似文献   

11.
杨恽 西汉诗人。他的《报孙会宗书》中有《田彼南山》一诗,汉宣帝读后认为他大逆不道,结果被腰斩。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是魏晋时期著名诗人,也是高中阶段语文教材中不可跳过的诗人。钟嵘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在他的《诗品》中陶渊明诗歌的张力进行了大量的解读,本文也对《诗品》的局限及理解的超越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诗人心灵的清泉,是诗人灵魂里最美丽的歌声。诗人谭旭东的诗就是他心灵深处流泻的清澈透明的泉水。读他的童诗,不但可以感知他的心灵的清澈、透明,而且可以感受到他童心的可贵、真纯;读他的童诗,觉得他是一个真正热爱孩子、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诗人。《孩子·妈妈·爸爸》这组诗,除了《捉蚱蜢的孩子》,其  相似文献   

14.
华兹华斯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有"湖畔诗人"的美称。他一生创作了《抒情歌谣集》(1798、1800,与柯勒律治合作)、《序曲》(1805)等优秀的诗集,留下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佳作。在他的诗歌中,诗人把歌颂大自然作为核心,大自然与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郭小川是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诗人。他1959年创作的《望星空》是一首很能体现其诗学思想的优秀抒情诗,但由于处在特殊的年代,那奇异壮丽的色彩很快被政治批判的火药烟雾所笼罩,而当阴霾消散,遥望澄澈碧蓝的星空,它依然壮丽。  相似文献   

16.
高兰是我国抗战时期著名的朗诵诗人。他生长在黑龙江省瑷珲县的一个偏僻山村。母亲是达斡尔族人。他的童年是在艰难的生活中度过的。“九一八”事变时,诗人正在燕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习,兼任当时北平《京报》副刊《金柝》的主编,他深感国破家亡之痛,写了《李后主译传》,发表在郑振铎主编的《燕京大学年报》创刊号上。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他从北  相似文献   

17.
何亦可 《现代语文》2010,(6):125-126
《序曲》是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用无韵体写就的一篇自传体长诗。在诗中,作者回忆并记述了他不同阶段的生活经历,但重点不在叙事,而是在写下他在各个时期的印象和感想,这像是折射出他思想、情感和想象力成长的感性旅途。在《序曲》中,华兹华斯特别阐释了他对想象的观点,着重探讨在人与自然共处的背景下,想象力对诗歌创作的作用和《序曲》中诗人想象力发展的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他所品评的同品诗人之间的次序是“略以世代为先后,不以优劣为诠次”,但他在具体评价诗人诗歌的创作成就时往往流露了对于他们之间优劣关系的看法,这就是《诗品》的品内之品。细致地辨析清楚同品诗人的优劣关系,既可以了解《诗品》的品内之品,也有助于加深对钟嵘诗学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闻一多是我国新诗史上成就卓著的一位诗人,但他只留下了两本诗集《红烛》和《死水》,以及少量的一些散章。他之所以卓然成家,影响深远,在我国新诗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的诗自始至终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情,读者们可以非常亲切地感受到那种燃烧在字里行间的火样热情。也正是由于过些满贮着爱国激情的诗篇,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学遗产。诗人生当疮痍满目,哀鸿遍野的军阀混战时期。五四的革命风暴,唤醒了千百万中国人的爱国良知,也激起了青年诗人闻一多的满腔义愤。为着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远涉重洋去美国留学。然而在美国,他很快就亲身体验到中国人在这个金元帝  相似文献   

20.
侯少隽 《现代语文》2006,8(9):74-75
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与意境论密切相关,王国维还提出了诗人修养论。在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代序》中有这样一段字:“他认为伟大的诗人必然有高尚的人格,人格卑下不可能创作出伟大的学作品。”俞平伯在《作诗的一点经验》(《新青年》8卷4号)声称;“至于怎样才能解放做诗底动机?这关于人格底修养,是另外一个问题。”康白情的《新诗底我见》:“要预备新诗的工具,根本上就要创造新诗人;瘫就是要作新诗人底修养。”吕进先生提出“抒情诗人应该有两方面的基本修养:一个是人格精神,一个是艺术功力……诗人的人格精神的核心,一是他作为诗人在诗中的状态,二是他作为诗人对自己使命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