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2.0建设的持续推进,如何借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该研究以护理综合实训课程为例,从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教学组织与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等方面详细介绍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的设计方案,通过课程内外联动、线上线下学习资源整合、混合式教学实践和探索等方式,为护理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一流课程建设的新背景下,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机能实验教学的发展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实体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网络课程平台、上传数字教学资源、录制教学视频、建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运用多种网络教学手段等线上教学方式以及线下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实验教学条...  相似文献   

3.
朱静  陈新兵  谢斌盛  韩晓英 《科教文汇》2012,(33):63-64,116
本文结合近年来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虚实结合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模式.不仅限于几门虚拟仿真的实验课程,更是要逐步把虚拟实验融入到更多的实验课程与实践环节中.同时,探索与之相配合的多层次开放方式,更大限度地优化资源,解除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束缚,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经教学实践检验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培养高校应用型人才,就必须突破以灌输知识为主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文章由虚拟仿真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实验教学,以"虚实结合,以虚补实"的虚拟仿真教学理念,实现课内与课外、现实与虚拟的融合,使学生学习更高效,师生交流与反馈更及时,也有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11)
针对生物学科和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的特点,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内生物科学类虚拟仿真实验为例,开展生物类虚拟仿真教学实验的建设情况和特点分析,探讨在实验室课堂如何利用优质线上资源。本研究将为建设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有效利用国家虚拟仿真教学实验资源开展互联网+实验室的混合式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蔡盼圆  干雨  刘开永  许媛媛 《科技风》2023,(22):127-130
通过对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提出OBE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线上+线下”与虚拟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混合实验教学模式。基于OBE教育理念,结合预防医学学科专业特点,采用“线上+线下”与虚拟仿真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传统的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革;多元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客观、精准地对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1,(7)
针对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突发情况,本文介绍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开展线上教学的方案与实践。线上教学实施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实际,基于优质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配合以直播工具互动教学,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1,(28)
为提高单片机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应用开发单片机的实践能力,本文结合"新工科"大背景,对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技术、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考核评价的改革进行探索,组织和开展线上学习+线下仿真、虚实结合,项目设计、课赛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将互联网教学资源引入教学中,并结合KeilμVision开发平台和Protues虚拟仿真平台辅助教学,采用兴趣与项目相结合完成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进而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加了,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步提升学生对单片机的开发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凯丽  胡垂立 《科技风》2023,(1):103-105
新工科人才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在实践教学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文章探究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混合式教学中,为混合式教学带来突破,探索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策略,实现在线上能够独立完成实践实验教学,并与线下实践实验教学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已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从虚拟仿真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内容、步骤四个方面介绍机场场道工程施工与进度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该实验弥补了机场场道施工与管理教学实践的缺失,相比于传统的实验实习有很大优越性,不仅安全、经济,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晓冬  李淑明 《大众科技》2014,(11):193-194
传统的电路分析实验课程由于学时、教学资源的限制存在种种问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并阐述了在电路分析实验课程中利用仿真软件开展虚拟实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曾伟  潘金龙 《科技风》2024,(10):91-93
在高校教育教学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对高校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变得更加重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土木工程专业班级的土木工程结构实验理论课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通过线上直播软件与线下授课相结合的模式,可以使学生根据个人需求自主学习,并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和实践学习。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和合作机会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和及时的反馈机制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成绩。总体而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土木工程结构实验理论课程提供了灵活、丰富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提升了学生对土木工程结构实验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琥石  陈妮  梁妮  林伟龙  覃茂昌  何婷婷 《科技风》2023,(2):107-109+11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虚拟仿真实验成本低廉,表现形式丰富,形式活泼,学生不在实验室也可以进行实验课的学习。本文介绍了在“电路制作实训”课程中,依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开展参与式教学的教学模式设计。该教学模式将一节实验课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模块,依托虚拟仿真实验,构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将此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实践后发现,该教学方法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与学生课堂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袁芳  卢珍兰 《大众科技》2021,23(5):119-121
文章分析了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虚拟仿真技术的作用以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食品工程原理实验线上仿真课程教学方法,并结合食品工程原理实验实例,探索了虚拟仿真技术在食品工程原理实验线上教学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虚拟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岩 《内江科技》2010,31(8):182-182
虚拟实验教学是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将虚拟实验应用到实验教学中,不仅能完善真实实验、丰富实验项目及内容,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于学生个别化发展:为了充分发挥虚拟实验在实验中的教学效能,在实践中要做到能真勿虚.虚实互补、循序渐进,并且教学人员也应当加强学习、提高技术素养。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1,(32)
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高校审计学教学信息化趋势日益明显,把虚拟仿真实验引入高层次审计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本文以汽车零部件存货监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为例,探讨了我校审计教学课程改革实践。实践表明,将虚拟仿真实验、在线课程和线下课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新文科"背景下审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魏淑东  陈卉 《科技风》2023,(1):106-108
“生化技术”是一门实验技术性较强的课程,起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作用,是生物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然而,对于“生化技术”这类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课程,开展的慕课学习却相对较少。本研究在前期筛选线上平台实验类慕课资源的基础上,拟选取华文慕课平台中北京大学主讲的“生物化学实验”和学堂在线平台中中国农业大学主讲的“基础生物化学实验”作为线上学习资源,开展“互联网+实验室”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通过线上平台直观、系统地讲解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时间利用效率,同时,结合线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室操作进一步巩固所学原理并掌握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18.
推广新工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模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是国家基础制造业发展的动力。但目前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存在理论知识混淆、教学与实践操作割裂、实验教学平台资源稀少等现象,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具有合格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为此,本研究基于数字孪生技术与实践仿真教学平台,探究数字孪生驱动协同的混合教学实践模式,构建材料成形技术课程虚拟仿真模型与数字孪生模式,通过混合式教学实践模式总体设计,展开平台建设与混合教学实践效果分析,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升,适应新工科背景下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楠  李平  袁艺标 《科技风》2023,(32):19-21
为满足数字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建立多层次、阶梯式的基础医学虚拟仿真资源结构,转变教学模式,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生态的形成。建设基于临床案例的功能数字人虚拟仿真项目,将基础与临床融合,引导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分析临床问题。完善虚拟仿真平台课程化学习与形成性评价功能,优化“形成性评价、持续改进”多维评价体系。最后,探索跨校、跨地区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建共享机制,实现平台运行可持续发展。新的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知识应用与迁移的能力,解决基础与临床实践的认知差距,形成实验教学“学习—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联动考核体系,极大地满足“虚实结合”的教学体系化应用及个性化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19)
在高校新工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与新工科教学需求之间产生了日益突出矛盾。以"互联网+虚拟仿真"技术为核心,以虚拟仿真技术为主实现对新工科实验课程体系里无法在现实环境中实现的教学内容进行仿真模拟,并依托互联网教育平台搭建在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引入主动式学习的思想,并与线下理论课程相融合,构建混合式学习、动态式跟踪、智能化评价、数字化管理的新型教学模式,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