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在航海中的应用以及北斗卫星船舶导航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和教学实践需求。结合当前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和航运科技的发展,研究了北斗卫星船舶导航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并在该实验室环境下开展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在航海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和实验教学方案研究。通过模拟仿真实验的设计和实验数据分析的实例对实验室的功能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实验室建设方案合理,运行效果良好,符合北斗实验室在航海应用中的功能需求及教学任务需求。  相似文献   

2.
正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意味着北斗"三步走"发展战略圆满完成,也意味着由我国自主研制、独立建成的卫星导航系统迈入了服务全球的新时代。在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本刊记者就北斗发展历程、应用现状和北斗精神等问题,专访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  相似文献   

3.
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是测量测绘院校及实验室必备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教学、科研、实习等活动中。自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后,很多高校早期采购的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都无法支持。为了让广大师生能够体验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卓越的性能,了解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算法和应用,高校应尽快采购支持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接收机。从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出发探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的分类与选型,以期为高校采购接收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之后第四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  相似文献   

5.
《科技文萃》2013,(8):80-81
北斗卫星手表是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卫星授时手表,该表是世界上仅有的三种卫星授时手表之一。北斗卫星手表从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获取时间信号,是唯一一种与GPS之外导航系统联动的卫星手表。北斗卫星手表授时精度高、功能全面,是我国军方唯一认证的军表。在本届深圳钟表展上,我们采访了北斗卫星手表的总工程师与运营总监,向各位读者展现一个更为全面的北斗卫星手表。  相似文献   

6.
李秀婷 《高中生》2012,(15):58-59
2011年12月27日起,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在我国及周边部分地区试运行,这也意味着我国正式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具有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目前由10颗导航卫星组成,在2007年到2011年底陆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鲁教版地理教材必修1第一单元的单元活动介绍了四大类在野外辨别地理方向的方法,其中用不同形式地图辨别方向是学生学习地理常用方法,而据太阳周日视运动及物影定方向是学习重难点.直接指向工具中GPS的使用会在必修2中学习,此处简单了解即可.由于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在此做补充介绍,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升空!这意味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部署至此全面完成。我国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从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到今年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升空,历时26年的艰辛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7月3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上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是中华民族"问天"事业的壮丽里程碑。北斗导航彰显着中国智慧、中国速度、中国精度以及中国人的志气和雄心。首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曾说过,"北斗的应用只受人类想象力的限制",北斗系统蕴含着推动人类发展的无限可能,北斗系统为世界卫星导航贡献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0.
李秀婷 《高中生》2012,(5):58-59
2011年12月27日起,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在我国及周边部分地区试运行,这也意味着我国正式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具有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目前由10颗导航卫星组成.在2007年到2011年底陆续发射完毕。  相似文献   

1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定位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2.
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20世纪后期,中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我国先后成功地发射两颗导航定位卫星,并建立了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是一种区域导航系统。它的服务区域仅限于中国本土和周边地区。投资节省,只用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即可。它主要为公路、铁路运输和海上作业等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导航服务。  相似文献   

1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GALILEO)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自2011年12月27日提供试运行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正>【时事素材】2018年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和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坐标2015年3月,中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天基导航系统建设迈出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第一步;8月,实时厘米级军民两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核心板卡研制成功;9月,"基于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的阅兵车辆训练考核系统"让车辆方队等速时间误差在0.3秒内;11月,我国首颗40纳米北斗多模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正式  相似文献   

17.
目前绝大多数小型无人机使用GPS进行导航。GPS失效时,小型无人机需要依靠其他导航方式来完成飞行任务。本文研究捷联惯导系统(SINS)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合作为GPS失效后小型无人机的导航方式。建立了SINS/北斗组合导航系统的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采用Kalman滤波算法作为组合导航系统信息融合算法。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SINS/北斗组合导航比单一的惯性导航系统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8.
2007年4月14日4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在2008年左右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并进行系统组网和试验,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此前,我国先后于2000年10月31日、12月21日和2003年5月25日成功发射三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第一代系统).该系统运行至今工作稳定、状态良好.这个系统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报文和 GPS 广域差分功能,并已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渔业、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正在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  相似文献   

19.
2007年2月3日,中国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送入太空。这次发射的是第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将进一步提高北斗导航试验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还将进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有关试验。前三颗导航卫星分别于2000年10月31日、2000年12月21日和2003年5月25日发射升空。这样,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中国北斗、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和欧洲"伽利略"齐聚太空的格局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20.
科技万花筒     
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成功升空2000年12月21日0时2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通过“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它与今年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