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应有之义。在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历史超越、对科学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创新发展方面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自觉;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至上、提供“三大文化资源”、贡献“两大价值理念”方面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自信;从道路自强、理论自强、制度自强、社会文明基础自强、对外传播自强等方面赓续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自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只有守正创新,才能更好担当起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的历史使命,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既符合各国现代化共同特征,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明。在价值问题上,人类文明新形态既包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基础和价值理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包含体现人类普遍原则和理想追求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不同于“普世价值”秉承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和文明终结论,全人类共同价值秉承文明平等、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和谐共生文明论,是以承认和尊重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为基础,强调全人类共同价值既是人类文明的价值理想,又肯定它在不同国家的实践中必然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全人类共同价值要求在解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的问题上,应当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承相互尊重、相互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商共建美丽和谐世界。全人类共同价值所坚持的和谐共生文明论与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了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中国化发展,是遵循人类文明发展客观规律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是对新时代中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关切,亦秉承对全人类的关怀精神,为真正共同体的实现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4.
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趋向共产主义文明的重要阶段性实践探索,承接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明批判的科学视域,提供了21世纪走出“异化文明”政治哲学方案。在文明发展的主体之维上,人类文明新形态消解了“资本主体”对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压制与奴役,以“人民主体”为价值导向,实现了文明主体的逻辑变革;在文明建构的秩序之维上,人类文明新形态扬弃了资本主义文明市民社会的根本立基,以“人类社会”为原则规范,启幕了在利益共享中朝向终极正义追寻的文明格局;在文明存续的理念之维上,人类文明新形态解构了资产阶级虚假的“普世价值”幻象,通过弘扬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彰显了全人类的共存与美好之道。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旗帜鲜明地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赋予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更丰富的内涵、更高的文明站位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中华文明特殊性和人类文明普遍性的统一,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上彰显出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从共时性上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其他文明形态的区别,是研究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方法。与西方文明不同,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性质定位、本质属性、价值指向和原则方法上展现出中国特色,极大丰富和拓展了人类社会现代性的内涵与外延,实现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崭新发展,为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开拓新道路、提供新选择。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两个创造,其中之一就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不同的维度划分人类文明新形态有不同的理解和内容,从生态角度划分则展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形态即中国式生态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生态文明新形态的原创贡献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责任观,这为人类生态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新的方向和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开创的现代化道路,蕴涵着中国解决现代性难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智慧。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要求意味着,其文明形态的创新不仅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而且从根本上变革着当代人类现代化的文明观。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以其先进的政治文明、全面的社会文明、系统的发展文明和实践的憧憬文明展开哲学叙事,既是以其实践的可行、民族的创造和时代的自觉引发情感共鸣、政治共情和文明共存,更是以“人类文明新形态”表征的哲学观念和文明理念。学理地揭示、理论地表达和思想地阐发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哲学叙事,既是我们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性、时代性和文明性的理论要求,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8.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原创性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而形成的新型文明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以往的文明形态进行合理扬弃而凝结的文明成果,表征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开创的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社会主义文明的崭新形态、实践文明的别样路径,构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重大命题,并在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和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新形态,其内在的前提是通过溯源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探索和回应这一新形态形成的现实原因;内在地呈现出一个以保障人权为首要目的、以新发展理念为现实引领、以“五个文明”有机统一为内涵的新形态图景;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以续写人类文明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着人类文明理论宝库。文明在文化中生成。在人类文明新形态文化生成中,有三个基本面向:在文化思想上,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历史性、社会性、实践性和主体性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之魂;在文化根脉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为邦本”“以义制利”“和为达道”“天人合一”赋予人类文明形态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之根;在文化使命上,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新航向,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路向。  相似文献   

11.
在文明视域下审视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更能发现其具有深厚的文明底蕴。中国式现代化包含了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三重文明向度。中国式现代化传承和弘扬具有以民为本、天人合一和天下为公等精神品质的中华文明;遵循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描绘了社会主义美好蓝图,复兴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坚持和平发展、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和拓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其显著性标志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及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文明之路,是全球治理秩序的“风向标”“守护神”“保护带”和“加速器”,是重塑全球治理秩序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丰富的理论蕴涵。从“和解”到“和谐共生”,体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态向度;从“以物为本”到“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的向度;从历史向现实、未来,表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向度;从中国向世界,显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国际向度。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创新性历史贡献。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方法论审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相似文献   

14.
从超越民族国家的人类社会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历史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对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性意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它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具有广泛共识的理念,提供了创造历史的主体性精神,提供了创新性内涵,指明了超越性方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与马克思提出的人类解放理论具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关系,人类解放理论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人类解放理论的实践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消灭了阶级压迫和剥削,人民实现了彻底的政治解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了政治前提;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构建生态文明,实现了经济解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精神力量。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意义重大,标志着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并超越了以往的阶级文明。  相似文献   

16.
“类”价值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的一般表达。以“类”作为自身价值主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类文明向度,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核心价值支撑。马克思有关人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形态学说以“类”为核心价值引领,呈现了群体-个体-类的文明演进逻辑,是全人类共同价值蕴含的类文明向度的理论根据。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普遍性的价值主体与价值遵循,以真实的“普遍”超越了虚假的“普世”,展现了价值层面的辩证否定。全人类共同价值以类主体的视角凝聚人类价值共识,在实践中不断推动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全人类和谐发展,开显了全新的类文明视野。人类文明新形态正是其类文明指向的最新实践。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造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我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语境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就能在新发展观、新现代化观和新文明观指导下创造出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构建将美丽中国与地球美好家园有机结合起来的人类生态文明新格局。为此,需要把握在“两个结合”中创造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的深刻内涵,认识在“两个结合”中创造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的重大价值,拓宽在“两个结合”中创造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党领导广大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它的“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实现了经济发展、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其典型体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坚持新文明观,构建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促进全人类和平、共同繁荣和发展。这一论断既是对中国道路的自信,又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重大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性总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任务,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形势,回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诸多新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根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价值取向,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文化使命,以“‘双百’‘二为’‘两创’‘两个结合’和‘七个着力’”为通达路径,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并为后发展国家文化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弘扬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并为推动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诠释了中国答案,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并为丰富世界文明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至上”为遵循,坚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价值追求,超越了西方现代性以资本为主导的资本逻辑;以“共同体和平发展”为遵循,坚持合作共赢的新型发展模式,超越了西方现代性主体主义的对抗逻辑;以“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了人类文明的新路向,超越了西方现代性文明优越的霸权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性的合理扬弃,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