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引起了人们对电磁辐射环境的关注,移动通信基站监测已成为环境监测中的重要一项内容,本文从监测人员、监测条件、监测仪器、监测方法、监测报告等环节,简要阐述了移动通信基站监测中的质量保证,以期为提高移动通信基站监测的质量工作  相似文献   

2.
林喆 《科学中国人》2014,(5S):51-51
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影响与话务量之间有密切相关的联系,分析一天24小时的基站话务量与电磁辐射的关系,可以为合理选择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影响评价和监测的时段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18)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伴有电磁辐射的设备和娱乐、信息活动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移动通信产业的飞速发展,城市中移动通信基站的数量和分布密度不断增加,人们在享受科技发展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开始密切关注"电磁辐射"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对此,本文通过讲述电磁辐射特性、以绵阳市移动通信基站的抽样监测结果为基础,分析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引导公众正确认知电磁辐射。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中移动通信基站站点不断增多,环评检测任务逐年加重等原因,我公司开发了一款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监测系统,它相比之前的检测过程来说更加便利,省去了手写记录纸、流转等过程.通过填写检测信息,通过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监测系统可以做到线上校核、审核和签发.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通讯需求日益提高的同时亦对密布城市的移动通信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惴惴不安,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设置更是直接影响着周围的环境敏感目标。阐述移动通信基站验收监测中遇到的天线架设的问题,以便运营商在基站的规划、设计选址、建设中规避此类问题,在源头上将基站的电磁辐射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从理论上计算和讨论了不同地理环境的GSM及CDM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的电磁场强度.根据计算结果实现基站电磁辐射电磁场的二维和三维可视化,力求建立起常见几种电磁辐射的综合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越来越高。在享受移动通信提供便利的同时,人们也担心其电磁辐射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展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可以定量地反映周围公众活动区域的电磁辐射水平,为解决环保管理和公众投诉等问题提供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日常工作经验,对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程序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信息化的同时人们健康环境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基站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及人类的健康会不会造成不利影响,已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基站电磁辐射的影响及具体大小需要通过设备监测才能以数值的形式反映出来。论述了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和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并提出了防止电磁辐射污染应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移动通信基站加密布点等原因,关于基站的投诉纠纷也不断增多。在实际现场测量过程中,虽然实际测量结果能符合相关标准,但业主仍非常顾虑在测量时段之外,基站电磁辐射会有剧烈变化,进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本文通过选取某基站的电磁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结果统计分析,说明在基站正常运行情况下,统计时段内的监测结果有一定变化,但不会出现大幅的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改进,人们已经经历了2G、3G和4G时代,大大的提高了移动通信的带宽和速度,改进了人类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但是随着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不同应用领域发展需求,4G网络已经无法满足工业控制、娱乐游戏、智能家居、汽车制造的实际需求,亟需引入更加先进的5G技术,进一步为人类社会通信传输提供更高的带宽资源。5G网络可以实现综合数据业务的多元化、宽带化、智能化和集成化,采用的关键技术也很多,比如超密度组网、内容分发、自组织自适应等,基站建设作为5G网络应用的一个重要支撑,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实践和研究,详细地描述5G移动通信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然后重点描述5G通信基站建设关键技术,包括环境平层无线通信环境评估技术、32QAM等,进一步提高5G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人们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1.
随着物联网及5G网络的发展,无线通信基站定位的应用将不断丰富和多样化,基于位置服务将得到极大发展。文章通过从移动通信基站角度,对无线定位技术进行分类和研究,并结合现有基于位置服务的典型产品和应用进行总结和展望,为后期基于无线基站定位的物联网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嘉兴地区2013-2017年建设且正常运行的移动通信基站进行现状调查,为5G前期有效掌握现有电磁环境现状提供必要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的对象是城市中广播电视发射塔典型区域电磁辐射环境,按照国家电磁辐射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调查、监测和分析。广播电视发射塔周边环境电磁辐射水平0.09V/m~2.37V/m,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规定的广播电视发射塔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为电场强度12V/m,监测结果均低于规定,说明该典型区域电磁辐射主要来自于调查对象,对于城市规划、群众身体健康和环境评估等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5G时代正式到来,有效规避2G、3G、4G移动通信网络所存在的弊端,为现代化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为此,本文将以5G移动通信为研究对象,分析5G移动通信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了解5G移动通信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防止移动通信基站电磁污染,促进移动通信健康和谐发展,保障公众身体健康。方法:通过分析研究移动通信基站通信原理及其电磁特性获得电磁污染防治措施。结论:移动通信基站可通过科学选址、合理架设天线及定期检测防治电磁污染。结果:经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电磁环境水平超标防治实例验证,所提出的防治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智能设备、基带芯片、信号传输等技术的改进,移动通信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目前已经开始向5G通信时代迈进,大大地提高了移动通信的数据传输速度和用户接入数量。5G通信与前四代技术相比,其引入的先进技术更多,最为关键的技术就是智能天线。智能天线能够有效增加5G基站发射信号的覆盖距离,扩大信号覆盖范围,并且能够增强5G信号障碍物的穿透能力,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减少蜂窝基站的建设数量,有效提升5G信号的频谱复用率,满足小区信号覆盖强度的同时减少前期建设成本。智能天线尤其适用于不理想的5G应用场景,可以在接收端设备灵敏度较低的条件下大幅度提升语音通话、数据传输质量,并且可以自动调整信号源方向,覆盖热点地区。  相似文献   

17.
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联络方式,用户数量和业务量呈现了快速增长趋势,各通信服务商不断对移动网络扩容及优化资源配置,以强化网络布局,扩大覆盖区域。在对通信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越来越多公众担心移动通信基站对环境造成辐射影响。文章通过对某典型移动通信基站周围环境进行电磁场强水平的监测,探讨通信基站建设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场强水平的测量方法及结果分析,以及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将义龙试验区作为探究方向,研究工业区电磁辐射分布情况并测量与分析。针对试验区通讯设备,利用基于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性质的天线非轴线方向辐射强度预测方法,对阵列天线进行加权后生成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天线方向图,运用该方向图对电磁辐射强度进行表述;针对变电站设备的电磁辐射,利用分裂母线法对母线中产生的电磁强度实行计算。然后,以实验形式对贵州西南州义龙试验区工业园中主要产生电磁辐射的区域进行检测,获取数据结果后并对该试验区域电磁辐射水平评估,分析超标原因同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及建议。实验证明,文中对试验区域主要产生辐射区域的电磁辐射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1,(30)
通信技术课程需要仿真软件的配合,"5GStar"超仿真5G复合型人才培养软件就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该软件体系基于5G基站同源开辟,应用软件支撑云上尝试,荒野行动透视辅助,将仿真5G实训,为进修者建立矫捷超仿真5G场景,提供复合型型人才培育平台。这次推出的"5GStar"超仿真5G基站系统,搭载5G基站技术,高度还原实地建网业务流程,有效降低人才培养投入成本和提高培训效率,实现"所学即所用"。模仿上线5G营业场景,软件体系操纵5G基站技术同源开发,基于主流行业应用使用,支持线上5G营业场景,还原上网5G营业全流程。通过仿线5G营业流程软件化,数据软调、单站验证、应用软件营业调测、运维保障等5G全营业务流程实训,助力实践人才培育。"5GStar"超仿真5G复合型人才的培育者更聚焦于实践,应用软件让进修者有更深切的操作和实践,将来将跟着5G商用使用历程的成长连续扩展迭代,全力支持学校、经营商与各垂直行业的5G复合型人才培育。  相似文献   

20.
基站电磁辐射限值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基站电磁辐射的特性。对照国际国内电磁辐射安全标准,讨论了基站电磁辐射安全距离的计算和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