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人歌》作为电影《夜宴》中的插曲,由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先生重新作曲改编,以电影主基调的形式穿插在《夜宴》的各个角落,作为整个影片的音乐主体,始终保持着电影的整体风格,它以不同的方式穿插在影片的故事情节中,把音乐的美感与电影的画面感很好地结合起来,为电影情感的走向与情节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由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创作,该作品名称汉译为《辛德勒名单》,是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音乐。因为作曲家熟练的作曲技法,使得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影视配乐,更成为了一部音乐的经典之作。因此值得我们作曲学习者们分析与研究作曲家在创作中所应用到的相关作曲技术理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电影音乐创作步入了一个新的繁盛时期。中国作曲家尝试将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术与本民族传统音乐元素交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创作理念。尤其是谭盾、赵季平、施万春等作曲家的加入,与新一代的导演们一起,共同构建了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4.
2000年由李安导演执导的电影《卧虎藏龙》在国际影坛大获成功,获得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十项提名。伴随着影片的成功,电影中那优美动人的电影音乐无疑提升了此部优秀影视作品的唯美品质。由谭盾为此部作品所创作的电影音乐不仅为该片争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及"最佳主题曲"奖的荣誉,同样也是中西音乐结合的成功典范,而与著名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的深度合作在国际乐坛也引起了巨大轰动,大提琴音乐无疑是这部音乐作品中的"灵魂",它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中国大提琴音乐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5.
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由著名作曲家谭盾执笔构设,随着电影票房所开创的佳绩以及国际主要电影奖项的获得,其电影配乐也逐渐风靡开来。谭盾在此影片的配乐改变了他传统的古典音乐创作风格,这种多元化的音乐创作对影片的剧情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并且也向观影者渗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以此为案例对电影配乐对戏剧发展的表述作用与电影中凸显的人文精神是如何通过音乐予以暗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音乐鬼才"谭盾以创作先锋、实验性的音乐作品而著称,擅长将中西方音乐进行融合,通过竞奏的表演方式,实现中西音乐的微妙对话,从而进一步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音乐的呈现与演绎。本文以其代表作之一的音乐作品《地图》为研究对象,以"文化人类学"观点为依托,阐释作品中中西方音乐的巧妙融合,并从音乐创作的文化根源、器乐、声乐原生态的运用等方面,对谭盾的音乐创作进行一定解读。  相似文献   

7.
冯小刚电影《夜宴》剧组阵容堪称豪华:葛优、章子怡、吴彦祖、周迅等诸多影星的加盟,加之叶锦添的美术、谭盾的音乐、袁和平的武术指导,名副其实地成就了这场宏伟绚丽的视听盛宴。冯小刚也籍此完成了他从市井喜剧到宫廷悲剧的炫目转身,开始了问鼎国际市场及对奥斯卡奖项的角逐。  相似文献   

8.
入堂理由:谭盾,著名美籍华裔作曲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高中毕业后,插队当过知青。被新闻界、艺术界称为“新潮音乐”、“先锋派音乐”、“崛起的一代”中的代表人物,被(《纽约时报》评为1997年度“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之一。1999年因歌剧《马可·波罗》获得格莱美作曲大奖。2001年,他为电影《卧虎藏龙》的作曲获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刨配乐奖”。2008年,他为北京奥运会创作了一首《拥抱爱的梦想》。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晚会上,他将混合祖国大陆、台湾、香港两岸三地的泥土制成陶瓷乐器,奏出大地的声音。在人与自然的交汇中,谭盾用心去谱写了最深沉、最动听的大地之音。20多年来,谭盾通过他的音乐把中国文化传到世界,受到各地音乐爱好者的尊重和喜爱。美国音乐大师约翰·凯奇曾经这样评价他: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围绕在两部武俠片《卧虎藏龙》与《英雄》的部分场景,在音声方面来分析电影中影像和环境音,音乐的关系。《卧虎藏龙》与《英雄》的声誉都很高。两部电影都是同一个作曲家谭盾。在音乐方面,两部电影都使用了鼓声,但使用方式略有不同。音乐的色彩和影像色彩,和人物内心是本文想要深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由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创作的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是中国现代钢琴音乐中的一部代表作品,此曲通过对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融入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表现出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时代特色,本文以组曲第三首《童嬉》为例,探讨了此曲的音乐特征和演奏表现.从音乐特征的分析中,着重论述了乐曲的核心动机和主题音调、结构、和声以及节拍、节奏;在演奏...  相似文献   

11.
谭盾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他创作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他的音乐作品屡次获得国内外奖项,他的成功与"中国元素"离不开,也正是这一点让我对谭盾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听《地图》,看"音乐",谈点感受。  相似文献   

12.
黄自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创作史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成果突出的表现在艺术歌曲方面.《天伦歌》是我国早期的电影歌曲,是黄自为电影《天伦》所创作的主题曲.通过对《天伦歌》创作特点展开分析,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究其音乐创作对我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月14日,享有国际声誉的中国电影导演张艺谋在北京宣布,他将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执导一部歌剧,该歌剧讲述的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的故事。这是纽约歌剧院第一次与中国导演合作。这部题为“秦始皇”的歌剧将特邀世界上最宏亮的声音之一,普拉希多·多明戈加盟,这也可能成为多明戈的歌剧收山之作。奥斯卡奖获得者谭盾也将以盛大音乐喜剧作曲家的身份第三次与张艺谋合作。谭盾,美国华裔音乐家,曾经因为为《卧虎藏龙》作曲而赢得奥斯卡奖。这次以作曲家、剧作家兼指挥家的身份与张艺谋合作。秦始皇(公元前259-210年)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他统一了中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涌现出大量的艺术作品。而对于中国现代的室内歌剧而言,其形式和素材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现代室内歌剧不但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而且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本文主要通过从歌剧《夜宴》的音乐表现风格和音乐结构入手,对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夜宴》的音乐特色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17年9月16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叶小钢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的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以电影音乐《开罗宣言》再次荣获"金鸡奖最佳音乐奖".这是叶小钢教授继2002年 《刮痧》、2005年《太行山上》获得"金鸡奖"后,第三次获得这个重量级国家奖项.叶小钢曾以电影《惊涛骇浪》中《当兵的人你在哪里》获得国家级的中国电影"华表奖",并以电影音乐《人约黄昏》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以《半生缘》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提名.  相似文献   

16.
在近年创作的多媒体作品中,谭盾将各类渗透于大众生活中的新媒介引入音乐构思,利用社交软件"微信"创作"微信交响曲"《帕萨卡利亚:风与鸟的密语》《隆里格隆》,这些作品沿袭了谭盾一贯大胆、前卫的创作特点,同时也处处透着"回归"的意味,作曲家用其独有的音乐语汇承载了音乐与原始宁静的自然、与最具泥土气息的生活的关联,以及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并延续生命的力量的民间音乐中所渗透的丰富而深远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本土音乐家对于传统"地方性"音乐元素的日益关注,西洋作曲技法与传统作曲方式的不断碰撞,中国艺术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多产年代,出现了许多具有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的优秀钢琴作品,其中,崔炳元的钢琴组曲《西藏素描》就是极为经典的一部作品。其第一乐章"谐——牧歌与对歌"以藏族民间歌舞元素为主导,结合"中西相容"的现代作曲手法,向人们生动诉说了川西藏区的民俗故事。通过解析此曲的创作背景、音乐本体及演奏要点,我们既可以深入剖析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并对藏族音乐元素应用于钢琴音乐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十二音"作曲技法随着远洋留学生带回中国,但真正的发展则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罗忠镕在这一阶段写作了以"十二音"为技法的艺术歌曲——《涉江采芙蓉》。歌曲选自东汉时期同名古诗《涉江采芙蓉》,罗忠镕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我国传统五声音乐以及作曲技法相结合。在这部作品中,无论是和声还是旋律,以及十二音音序的选择无不淋漓尽致的展现罗忠镕先生对现代作曲技法与民族特色的融合。使其成为极具意义的一部作品。笔者以《涉江采芙蓉》为例,探讨现代作曲技法与民族特色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山东风俗组曲》体现了浓郁的山东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音乐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这种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钢琴作品,运用巧妙的手法将传统和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风格相结合引起笔者的极大兴趣.本文尝试从西方现代音乐分析技法——阿伦·福特"音级集合"分析法,探析核心音在全曲的结构力,及传统的民间曲调与西方音乐元素巧妙融合,真正感受中国钢琴音乐的独特魅力,激发对民族文化与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从而推动当前音乐创作,为民族钢琴音乐创作开阔更广阔的音乐空间.  相似文献   

20.
《地图》是一部由湘西民间音乐与大提琴、管弦乐器组成的多媒体大协奏曲。2003年2月由马友友独奏、谭盾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在纽约首次演出。2003年11月21日,谭盾带着他的国际演奏班底,在湘西凤凰古城外的沱江之上上演了“《地图》”多媒体大型实地景观音乐会,将音乐融入天地人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