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筝,是中华民族乐器中的一颗瑰宝,古筝音乐艺术是我国优秀而悠久的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弘扬民族音乐的今天,古筝音乐艺术理应得到发扬光大.欲达此目的,任重而道远,让我们音乐工作者,社会有识之士,共同努力,弘扬古筝音乐,加强古筝音乐教育,使古筝音乐艺术更加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校师范专业古筝教学思路拓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群众文艺对筝的需求不断增加,筝文化近几年在国内掀起了阵阵高潮,不论从欣赏还是到演奏,很多人都愿意了解并走进古筝艺术。它不仅是一种乐器,同时又是一种文化。国内很多综合类高校的艺术专业相继开设了古筝专业课和选修课,对古筝教学的探讨和钻研是提高古筝教学的主要途径,加之筝演奏技巧不断革新、丰富,改革传统教学,拓展教学思路就显得更为重要,以此做到教学跟随时代"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筝,在唐朝以十三弦的形制传入日本。使得这一"其源同,其形异"的乐器在中日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承下有了其独树一帜的风格特点。筝在日本发展中注重维护传统,这种一贯性与持续性,使得筝在传入日本后十三弦的形制和唐代筝古法都在极大程度上保留了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始终没有改变其原有的形制构造;而筝在中国的发展中则是改良与创新为主,为了满足古筝自身发展的需要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经过多次改良研制成了我们当代最常用的"S型21弦尼龙钢丝筝",在音色及音域的扩展等方面都有了些许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艺术领域发展的过程中,古筝是一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并且前所形成的发展历史也比较浓厚,即便是在现代乐器以及现代音乐如此盛行的背景下,古筝自身仍旧具备较大的受众面积,并且能够在音乐领域占据一定的发展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变迁,古筝这一曲类的演奏模式以及创作风格也均会出现一定的创新性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传统筝曲与现代筝曲之间所存在的不同点进行对比,并对我国筝曲的未来发展进行有效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乐器之一。本文从建国初期筝曲创作的背景着手,以这一时期的筝曲创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对建国初期筝曲创作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古筝教学中的摇指技巧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乐器中分为了弓弦乐器、吹管乐器和弹拨乐器,古筝是弹拨乐器的一种.古筝是一件演奏技法复杂而深奥的乐器,历史悠久,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形成了山东筝派、河南筝派、客家筝派、潮州筝派等著名的八大地域性流派.并且延续到了今天,从而成为中国音乐艺术中珍贵的艺术遗产,也奠定了古筝在中国传统音乐中重要的地位以及赋于了它厚重的文化底蕴.他与其他乐器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颗粒性强,他是以手指弹弦奏出由点与点的连接组成的乐音来延长发展音乐.在演奏歌唱性较强的旋律和长音时,只靠单弦的震动无法保持声音的延续和音乐的连贯.因此,在弹拨乐器中,几乎都有以快速方法反复弹奏同一个音的技法,如:如琵琶的“轮指”、扬琴的“密竹”、三弦的“捻指”等.  相似文献   

7.
客家筝是我国传统的筝派之一,古朴典雅、含蓄委婉和明朗清新、欢快活泼的演奏风格是客家筝曲独具特色的音乐特点。文章研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两块,其一是对客家筝流派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浅析,其二描述了客家筝传承中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通过以客家筝为论述对象,对其成因与发展进行浅析,进一步说明了客家筝文化是如何传播而来的。最后,强调我们立足于一个有着数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多民族国家中,应该重视根源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古筝艺术中亦是如此,对传统客家筝乐的推广,在强化古筝艺术生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古筝是我国具有民族特征的传统古老乐器之一,它发音清亮,音质婉转,音色纯净空灵,有着非比寻常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魅力,在我国的文化艺术领域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古筝艺术逐渐与各种地方艺术相互融合与发展,进而形成具有不同风格的流派。因此,研究各地不同的古筝流派及其风格特征,对于传承和发扬各地筝派的精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山东和河南地域相连,人文相近;山东筝派与河南筝派作为中国古筝的两大传统流派,彼此影响较深。两派古筝艺术的代表人物:赵玉斋大师和曹东扶大师,他们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演奏技术和自成体系的加花规律;有一批内容丰富多彩,艺术表现形式完美的创编筝曲,他们使传统古筝从民间走向高等专业艺术院校,是现代古筝艺术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们的古筝艺术特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文章从古筝艺术的起源与形成、古筝演奏技术、音乐内容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入手,根据大量搜集整理的资料素材,多角度,多层面分析两位大师的古筝艺术成就,抛砖引玉,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鸣筝     
陈以轩 《初中生》2018,(1):36-37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读到此诗句时,眼前总浮现出一位美人淡雅清新的面容和漾着笑意的眼眸,想象她白皙纤长的手指在琴弦上或抹或挑,想象阳光透过窗棂细碎地投射在古筝的木纹理上,想象如水的袅袅琴音低吟浅唱. 不知是出于孩童天生的好奇,还是因为传统的乐器对我有某种特殊的吸引力,初见古筝时,我的注意力便被它磁石般吸住.我挣脱母亲牵我的手,像模像样地坐到古筝前,伸出手,把琴弦拨得微微颤动了一下.  相似文献   

11.
朝鲜族的音乐表演艺术也有一定水平.朝鲜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传统音乐和乐器同邻邦朝鲜基本相同,民间乐器丰富多彩、具有独特风格,许多气鸣和弦鸣乐器的演奏,都接近于民歌演唱风格.牙筝就是朝鲜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拉弦乐器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王建民,当代作曲家。多年以来,谱写了各类体裁的作品,尤其是在民族器乐的创作方面,他创作了很有影响的二胡曲:狂想曲系列、《天山风情》;古筝曲:《西域随想》、《幻想曲》、《莲花谣》等作品。王建民先生的古筝作品在合理运用现代技法的基础上,把古筝这一乐器的旋律性特点充分表现出来,具有独特的创造性思维与构思,同时又不失中国民族的音乐元素。王建民先生的创作为古筝爱好者、古筝学习者、古筝演奏者等都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同时也为时代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经验,激励古筝学习者不忘传统并与时俱进,坚持全面学习古筝艺术,推动古筝艺术的发展。《枫桥夜泊》这首筝曲是王建民先生依据唐代诗人张继的著名诗篇所做。作为一首现代的古筝作品,王建民先生在创作此曲时运用了大量新颖的演奏技法,完美地将原诗中意境与古筝这一传统乐器相结合,把原诗作者的内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此篇论文整体通过对唐诗《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分析和对筝曲《枫桥夜泊》的逐段分解分析,对其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探讨与总结。  相似文献   

13.
郝军 《闽江学院学报》2008,29(6):126-128
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演奏技法、风格特征。对传统筝派进行主要特征的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在了解某一流派的同时,横向深层次地掌握其它流派所蕴藏着的内容,从而对古筝这门艺术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阂筝和客家筝派都是我国古筝重要流派的代表,由于地域和渊源关系既相辅相成又各异其趣。本章希望通过两个流派的演奏技法、音韵特点和演奏风格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阐述两个流派演奏中特点特色及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4.
论少儿古筝教学的三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余年。从最初的宫廷音乐到后期的民间乐器,古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别具一格的优雅韵味在民族器乐中地位斐然。筝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古朴、端庄、典雅的特质为现代人所青睐。近年来,随着筝文化的普及传播,少儿学习古筝的热情也愈发高涨,这就要求从事古筝教育的教师们探索出一套适用于少儿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古筝,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以其独特的韵味闪耀了两干多年。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古筝演奏艺术也在不断改革创新,筝乐成功的发展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爱好者,习筝者源源不断。筝乐的兴旺意味着对古筝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下面就普及推广筝乐的教学工作谈点体  相似文献   

16.
筝曲《孔雀东南飞》其作为一首将古筝音乐演奏与传统诗歌艺术紧密结合的乐曲,是筝乐历史发展中的标志性创作作品,本文从筝曲《孔雀东南飞》的乐曲背景出发,围绕其乐曲演奏特点和情感处理描述,结合谱例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现代筝曲所展现的特点,及对古筝以后技法的革新尽一点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宋曼 《教育教学论坛》2013,(10):158-159
筝作为中国的传统乐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自秦汉以来古筝发展比较广泛,流传到各地并与当地音乐融合,因此,古筝艺术风格各不相同,本文主要介绍河南筝派的音乐风格及演奏技法。  相似文献   

18.
筝,乃琴之流,往往与“琴”、“瑟”联系,同用于雅乐,是为雅乐器.这一雅乐器与被一直看成流行歌曲的“曲子词”联系起来时,又表现出怎样的文化意蕴?考察《全宋词》、《全宋词补辑》,有“筝”名称出现的词约180余首,关系到91位词人,且有秦筝、宝筝、银筝、钿筝、哀筝、瑶筝、玉筝等十多种名目.透过这些意象了解“筝”这种乐器不失为一新视角;而比较词中所吟乐器,“弦多管少”的现象又如何影响着词体的形式产生,对词体研究亦当有一定的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古筝音乐对现代筝曲的创作影响很大,文章重点分析赵玉斋的《庆丰年》和周延甲的《秦桑曲》等现代原创筝曲,梳理总结一些新创筝曲优秀作品在继承与创新方面取得的经验,以筝曲的创作方法和筝曲创作形态及作者队伍来对现代筝曲的类型进行划分,提出重视对古筝艺术传统的继承和保护,不断开拓新源,丰富古筝曲库.  相似文献   

20.
刘艺 《文教资料》2009,(31):78-79
古筝的传统演奏方法是用右手拨弹筝弦,左手在琴码左侧按颤,以韵补声,完美地美化旋律,但是在现在高校的古筝专业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好这简单的左右手配合。还要掌握一些演奏的特殊指法和技巧,增强古筝的表现力,达到刻画艺术形象的目的,从而更淋漓尽致地反映出古筝这一乐器的特点。本文作者通过研究,总结出在教学中应用的陕鲁豫三个传统筝派特殊技巧,以供更多的求学者全面提高古筝的演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