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二氧化碳使蜡烛火焰熄灭。此实验是把无色的密度比空气大的二氧化碳气体,从集气瓶里慢慢倒入立有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烧的蜡烛的烧杯中,把空气排出,使两支蜡烛自下而上先后熄灭。倾倒时,需谨慎小心,让二氧化碳沿器壁流下,若操之过急,会使高位烛火先熄灭,或同时熄灭,导致实验达不到原设计要求,而且也少了实验的趣味性。对此实验略做改动,成功率可达100%。在立有蜡烛的烧杯一侧插入一塑料板或玻璃片(不可全插到底部,底部要留有空隙)。在一侧倒入二氧化碳,速度快慢都会使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补充实验:用一个大烧杯倒扣住3支高低不同的燃烧着…  相似文献   

2.
1二氧化碳使蜡烛火焰熄灭实验的改进原实验方法是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阶梯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沿烧杯壁倾倒CO2,注意观察蜡烛先后发生的现象.这个实验说明两个结论:(1)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CO2密度比空气大,还可以象倾倒液体那样倾倒CO2。在实际操作中,该实验方法往往会出现两个问题:(1)两个蜡烛往往同时熄灭.(2)既使有先后熄灭的现象,但时间差很短;现象不太明显.改进后的实验方法有两种:方法一:两支短蜡烛分别用两根细铁丝系住,使一支蜡烛放在烧杯内的底边上,另一支蜡烛放…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做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时 ,往往出现集气瓶底已朝上、气体已倒尽 ,但蜡烛火焰却不熄灭的情况。怎样才能做好这个实验呢 ,我们在指导学生操作的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a .点燃蜡烛后 ,应立即倾倒二氧化碳。否则 ,由于蜡烛燃烧时间过长 ,烧杯内温度升高 ,造成二氧化碳的过量挥发 ,致使火焰不易熄灭。b .倾倒时 ,宜采用快—慢—快的方法。开始快 ,是为了使杯底迅速充满二氧化碳 ;中间稍慢 ,是为了能自然观察到蜡烛火焰逐渐减弱的变化过程 ;最后快是为了确保蜡烛火焰的熄灭 ,因此时烧杯内温度已逐步升高 ,且集气瓶内的二氧化…  相似文献   

4.
a.二氧化碳使蜡烛火焰熄灭. 此实验是把无色的密度比空气大的二氧化碳气体,从集气瓶里慢慢倒入立有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烧的蜡烛的烧杯中,把空气排出,使两支蜡烛自下而上先后熄灭.倾倒时,需谨慎小心,让二氧化碳沿器壁流下,若操之过急,会使高位烛火先熄灭,或同时熄灭,导致实验达不到原设计要求,而且也少了实验的趣味性.对此实验略做改动,成功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中的[实验6-5]如图1所示,将收集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沿烧杯边沿慢慢往烧杯中倾倒,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但在具体实验中,往往由于操作难以把握而造成上层蜡烛先熄灭,导致实验失败。贵刊2010年第3期第25页刊登了肖利辉对该实验的改进一文,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笔者对该实验的改进方法则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中的「实验6-5」图1所示,将收集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沿烧杯边沿慢慢往烧杯中倾倒,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但在具体实验中,往往由于操作难以把握而造成上层蜡烛先熄灭,导致实验失败。贵刊2010年第3期第25页刊登了肖利辉对该实验的改进一文.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笔者对该实验的改进方法则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碳使蜡烛火焰熄灭的实验是初中化学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本次改进用铁(铜)丝捆小玻璃管或竹管做阶梯组成两个"并排式高矮阶梯"代替一个"前伸式下降阶梯";用100mL烧杯代替250mL或500mL烧杯做反应容器,用一块玻璃挡板立在中间平分烧杯空间成两半便于倾倒二氧化碳;用生日蜡烛代替照明蜡烛等,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册学生实验六,学生在做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时,往往集气瓶底已朝上,气体已倒尽,蜡烛火焰却不熄灭。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做好该步实验?我们在指导学生的具体操作中总结出应主要掌握好以下几点,供老师们借鉴。1点燃蜡烛后,应立即倾倒二氧化碳,否则由于蜡烛燃烧时间过长,烧杯内温度升高,造成二氧化碳的过量挥发,致使火焰不宜熄灭。2倾倒时,采用快、慢、快的方法,开始快,是为了让杯底迅速充满二氧化碳;中间稍慢,是为了能自然观察到蜡烛火焰逐渐减弱的变化过程;最后快是为了确保蜡烛火焰的熄灭,因此时烧杯内温度已逐步…  相似文献   

9.
1改进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的实验《初中化学》(全一册)第五章二氧化碳一节实验[5-11],若按书中操作,稍有偏差会造成上面蜡烛先熄灭,下面蜡烛后熄灭或上下蜡烛同时熄灭的结果,使实验失败。我们在教学中经过改进,具体方法是:在大烧杯内增放一支去底的大试管(管底参差不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同学们都是通过实验来认识图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如图1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烧着蜡烛的烧杯中,若烧杯正放时,请同学们猜测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并给予解释。同学们的回答可能会各种各样,实际上实验现象是:蜡烛由下向上依次熄灭。由蜡烛的熄灭可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由蜡烛熄灭的次序可知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将实验装置改动一下,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图2如图2所示点燃放在木块上一长一短的两支蜡烛,将木板放在盛有少量新制石灰水的水槽内,用烧杯把木板扣在水槽内,一段时间后,可观察…  相似文献   

11.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课堂演示实验[实验5-6],有如下不足:(1)如果烧杯内蜡烛点燃时间过长,因放出的热量多,易导致集气瓶中的CO2不能全部倒入烧杯中(部分CO2被热流赶跑),CO2盛入瓶底就更加困难,常造成烧杯底部的蜡烛出现不熄灭的现象,导致实验演示失败;(2)如果操作者在向烧杯中倾倒CO2时方位不正确,也易导致上面的蜡烛先熄;(3)该实验要保证成功还要求实验前收集CO2的集气瓶总体积要稍大于烧杯容积;不然会因CO2量不足出现一支或二支蜡烛不熄灭的现象。基于这三点,我们在…  相似文献   

12.
在自然课中常遇到一些让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单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假如我们借助一些实验往往会事半功倍。比如,在教学二氧化碳一课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在烧杯里放两根点燃的蜡烛,一高一矮,将二氧化碳沿烧杯壁慢慢倒入烧杯里,由烧杯中燃烧的蜡烛熄灭来说明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由矮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来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这个性质是由上述实验推断出来的,学生难以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我补充了下面的实验。a.准备的材料。平衡…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的性质是通过观察实验得来的。在做课前准备时,我采用课文中的实验方法,效果不理想。有一次,烧杯被烧炸了,蜡烛依然未灭。我仔细分析教材,认为这个观察实验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观察到当二氧化碳沿烧杯壁进入烧杯中时,烧杯中的蜡烛会熄灭,而且低的先灭,高的后灭,而不是考察二氧化碳量的多少。于是我对实验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4.
四、碳 1.二氧化碳使烛火熄灭 目的:说明二氧化碳不能支持普通燃料或可燃性物质的燃烧 注意事项: (1)选用两支长度为1厘米左右的蜡烛,把它固定在不同高度的铁片上,底层可贴紧杯底部,事先在烧杯里注入小量水,可以防止蜡附在杯上难于洗去。  相似文献   

15.
许多改进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的实验一般都采用将"倾倒的空间"与"燃烧蜡烛的空间"之间用某物质隔开,再顺利完成二氧化碳"倾倒"的思路设计。为使该演示实验更易掌控、进一步提高成功率和实验效果,采用新的思路,设计了两种新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化学》和以前各种版本的初中化学教材中都列有一个典型的“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的实验。用于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而且它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在大烧杯内,下层的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的火焰后熄灭,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处理方式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17页实验6-3,二氧化碳熄灭蜡烛实验.如图1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分析.二、实验的改进目的按照教材做实验成功率较低,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一是蜡烛不容易熄灭,需要重复实验;二是操作不慎,上层的蜡烛先熄灭,实验成功率较低;三是收集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如果气密性不好,会导致实验失败.三、实验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8.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二单元的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初次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化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教材实验在"推测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及"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处存在以下不足: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会在烧杯内壁形成水雾,但在实际实验操作中,火焰上方烧杯壁温度高,烧杯壁易发烫,出现的水雾随即蒸发,现象不易捕捉,若烧杯离火焰稍远,则没有明显的水雾现象;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通过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浑浊,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因烧杯放置时间长短、内壁石灰水多少等因素影响,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极不明显;蜡烛火焰熄灭后白烟的点燃,因吹蜡烛时用力大小、熄灭前蜡烛火焰大小、燃烧时间长短等因素影响,学生实验时白烟重燃实验成功率低(见图1)。  相似文献   

19.
初三化学课本第三章第四节介绍,二氧化碳是一种比空气重、没有颜色的气体。可以象倾倒液体那样,把二氧化碳从一个容器倒到另一个容器里。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集中通过课本P112介绍的“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的一个演示实验来验证。但按课本图示操作,实验很难得到预期的效果。经常是上面一支蜡烛先熄灭,而不是下面一支蜡烛先熄灭,如下图1:  相似文献   

20.
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装置改进江苏省江阴市周西中学(214423)赖智《初中化学》课本(全一册)第三章二氧化碳一节的实验3—4,如按书上的要求操作,稍不注意或倾倒方式略有偏差,就会造成上面的蜡烛火焰先熄灭或者两支蜡烛火焰同时熄灭的结果,致使实验失败.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