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物理部分 一、填空题 1.1千克/米~3=1000克/厘米~3;1公斤=9.8牛顿;1马力=75千克米/秒=735瓦;1度=3600000焦耳=3600000牛顿米;1卡=4.18焦耳;1安培=  相似文献   

2.
由于热质说的原因曾将“卡”作为热量的单位,随着物理学的发展,终于认识到热量是内能传递的量度,热量的单位应与功、能的单位一致,即也应是焦耳。但由于习惯,人们还使用卡做热量的单位,卡成了焦耳的辅助单位,这就使得焦耳与卡之间有一换算关系,那么1卡等于多少焦耳呢?  相似文献   

3.
先举一例,中学物理学中有个知识点:1卡=4.2焦耳。单独看来,记这个数据是小事一桩,可中学生们决不可能只和这一个数据打交道。知识点多了,1卡等于多少焦耳的问题,说不准什么时候跳出来,就会让我们的学子犯一次错误。我们先观察一下焦耳的“焦”  相似文献   

4.
许多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要借助正负符号来表示,而且表示的规则和方法也不完全响,不能正确地领会其中的正负号含义,混淆是非、张冠李戴,经常出现差错。例如:有两个点电荷A和B,它们的带电量是Q_A= 3库仑,Q_B=-5库仑,有的学生认为,Q_A>Q_B,电荷A比电荷B带的电量多。又如:两个力F_1和F_2对某一物体所做的功分别是W_1=2焦耳,W_2=-3焦耳,有的学生认为W_1>W_2,F_1比F_2做的功多。  相似文献   

5.
开展物理教学工作,笔者以前认为只要上好新课,进行必要的习题 训练,教学工作就基本完成了.学习了新的《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之 后,我对物理教学工作中知识的综合、知识的系统化有了进一步的看 法,针对电学的综合复习与解题,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引导学生认识电学物理. 根据图中涉及的物理量分析: 1.电流(1),单位:安培(A),1A=1000mA. 2.电压(U),单位:伏特(V),1kV=1000V. 3.电阻(R),单位:欧姆(Ω),1MΩ=106Ω. 4.电功(W),单位:焦耳(J),1kW·h=3.6xi06J.  相似文献   

6.
“比热”是初中热学部分的重点概念,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为此,我们对这一节的教学作了如下的设计,并取两所学校进行“研究课”作一比较。一、在检查预习的基础上着手 [提问]1.热量的单位是什么?2.热量的单位“卡”是怎样规定的?关于“卡”的规定学生都能回答。教师接着问:1克其它物质(如煤油)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否也是1卡呢?这个问题由于学生对预习的重视程度不同,回答各异,有的学生不知所  相似文献   

7.
化学教学中形象化手段的应用,可以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召;可以创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情趣;可以挖掘出学生的学科潜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粗浅的阐述化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和应用形象化手段。1、通过电教手段感召学生,创造热烈地授课效果。2、借助于形象化比喻,升华化学理论。3、增设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品质。4、组织第二课堂丰富学生视野,开发学生学科潜力。  相似文献   

8.
一、知识概述本章是初中电学的重点,主要复习电功、电功率两个概念;一个规律:焦耳定律.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它是表示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多少的物理量;计算公式为W =UIt,单位是“焦耳”,生活中常用“度”做为电功的单位,且1度=1千瓦时=3.6×106焦.电功率是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计  相似文献   

9.
化学平衡问题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又是理论部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但由于理论性较强,学生普遍感觉到理解起来很困难,故化学平衡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象化的比喻、画图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下面谈谈如何建立几何模型来解决化学等效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相同点(1)机械能与内能是能量的两种不同形式,它们都是表示状态的物理量.它们的单位都是焦耳.(2)机械能和内能都能通过做功的方式与其它形式的能相互转化.例如:利用水流推动水轮机发电,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相似文献   

11.
【教学背景】“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一课,例题安排两次数学活动:一是重点探索“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二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主推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第一次活动中.教材又按照“三段论”方式细分为三个层次:先呈现棱长1分米和10厘米的两个正方体,确定它们的体积相等:再分别计算出它们的体积为“1立方分米”和“1000立方厘米”;然后由此推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经历这样的过程,虽然很符合逻辑。学生也非常容易理解并掌握“进率”,但是这样教学总是让人感觉缺少点什么。  相似文献   

12.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1.充分理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掌握功的计算公式 W=Fs,在国际单位制中 ,功的单位是焦耳 .2 .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 P=Wt.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 .3.正确理解功的原理及机械效率的概念 .功的原理是一切机械都遵循的普遍原理 ,机械效率是反映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 W有用W总及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间的关系 W总 =W有用 W额外 .由于额外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所以 ,机械效率总小于 1.…  相似文献   

13.
化学平衡问题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又是理论部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但由于理论性较强,学生普遍感觉到理解起来很困难,故化学平衡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象化的比喻、画图等方法帮助  相似文献   

14.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中出现国际单位制与国际制单位两个概念 ,学生易混淆 ,本文主要阐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 .笔者在讲授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F=kma之后 ,举一例题如下 :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公式 F=kma中 ,比例系数 k的数值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 1B.k的数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所决定C.k的数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三者的单位所决定D.在国际单位制中 ,k的数值一定等于 1多数学生都选 C、D两个选项 ,参考资料中也给出 C、D两个选项正确 .笔者认为只有 C项正确而 D项错误 ,多数学生及参考资料之所以选 D项 ,是因为他们把国际单位制与国际制单位混为一谈 ,等同起来 ,其实不然 .我们知道 ,国际单位制是国际上制订的一种通用的适合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 ,国际代号为 SI,是 1 96 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 ,它包括 1国际制单位 ;2国际制词冠 ;3国际制单位的十进倍数与分数单位三部分 .而国际制单位是由基本单位、辅助单位和导出单位三部分构成 .国际制单位的基本单位有 :长度单位米 ,质量单位千克 ,时间单位秒 ,电流强度单位安培 ,热力学温度单位开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和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  相似文献   

15.
形象化教学是指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包括适当的比喻、类比、举例等方式)、多媒体教学、一定的图示演绎等方式,多方法、多渠道地将知识向学生进行合理的解释,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形象化教学在现代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自主思考能力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1 理解功的概念 (1)知道做机械功的两个不可缺少因素;知道:“做功”与“工作”的区别。 (2)知道正功和负功的意义。 1.2 掌握功的计算 (1)知道计算机械功的公式W=Fscosa;知道功的国际制单位是焦耳;知道功是标量。 (2)能够用公式W=Fscosa进行有关计算。  相似文献   

17.
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届中考的热点内容.一、重点内容解说1.杠杆:杠杆的五要素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杠杆有省力杠杆、等臂杠杆、费力杠杆.2.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理想情况下,可以省一半的力,即F1=F22,S绳端=2h物;3.功: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计算公式:W=F·S.单位:焦耳.4.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公式为P=Wt,单位是瓦特.常用重要变形公式P=F·v(匀速直线运动).5.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  相似文献   

18.
比喻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说明方法,比喻可以帮助我们生动形象地了解和认识某一事物。在生物教学中,有许多知识点可以巧用比喻辅助教学,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一、适于用比喻辅助教学的知识点1.子房结构。子房是雌蕊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子房壁内有一至多个  相似文献   

19.
应用比喻提高医用化学教学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用化学是医学一门重要基础课,但由于其知识繁杂抽象,学时少,学生难以理解。应用比喻教学,可使抽象知识形象化、深奥原理简单化,并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一、板书的作用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一般来说,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板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提供思维素材,进行思维导向。学生通过教师的板书,可以获得思维的依据。例如,在教学“3/7+2/7=5/7”这道同分母分数加法时,教师提问:3/7、2/7和5/7的分数单位各是多少?它们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算式的上方作如下板书:3个1/7 2个1/7 5个1/7 学生从板书↓↓↓中可以清楚地看3/7 + 2/7 = 5/7到,同分母分数相加,由于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实质上就是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加。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的道理,顺利地掌握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