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读者黄刚来信问:海竿用糟食,如果在水中不化,还能上鱼吗?化不开的糟食是否可以把钩子放在饵团的外面? 有少数钓友对糟食、面食及硬饵这几种钓饵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弄不清,因此就出现用饵不当的情况。现就以上几种钓饵的制作使用方法介绍于后,供参考。 糟食:是海竿使用的一种钓饵,“糟”是松散的意思,饵团入水后能很快化开,故大家又称“炸弹钩”或“爆炸钩”。它的  相似文献   

2.
糟饵五花八门,这里我向钓友介绍一种方便经济且效果奇佳的糟饵——牛粪。 方法是:牛粪若,砸碎后加适量粉合剂(面粉、  相似文献   

3.
东山  张天林 《垂钓》2001,(7):20-21
鲢鳙既不吃蚯蚓、红虫等荤饵,也不吃面团、糟食等素饵,以前不被当作垂钓的对象鱼。20世纪80年代末期,北京的钓友们发现鲢鳙喜欢酸臭味的饵料,尤其对水中雾化的面浆团感兴趣,于是发明了“飞钩”酸臭饵钓鲢鳙的妙方。从此,鲢鳙鱼也成为人们垂钓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面饵炸弹钩”(又称“围钩”、“爆炸钩”)钓法是日本人小西茂林的一大发明,那么“糟食钓法”则是北京钓友对垂钓技法的又一个创造性贡献。多年来,“糟食钓法”约定俗成一直用于海竿,因此很多钓友看了本文标题可能甚觉新鲜,怎么又冒出来个“手竿糟食钓法”?其实呢,这确实是我反复实验、摸索总结出来的一个有效钓法,经实践验证,它效果颇佳。 具体方法:手竿,立漂,活砣。砣的重量应相对大些,一个是便于抛钩,免得坠轻用力抛钩时甩掉饵团;另一个,糟食饵入水化开,砣重可保证在风浪中  相似文献   

5.
刘桂云 《钓鱼》2006,(8):37-37
由于海竿钓鱼多使用组钩,因此钓饵配制便成了钓友关注的问题之一。组钩使用钓饵可划分为粘饵和糟饵两大类,其中还有香饵、酸饵、腥饵、臭饵性质区别。香饵主要是鲫、鲤、鲂、青、草鱼爱吃;酸饵鲢、草鱼喜食;腥、臭饵钓鳙、鳜、草鱼有效。一般粘饵是为有托饵器的集团钩、炸弹钩使用,葡萄钩和单钩也很适用。糟饵是为糟饵砣钩配制使用的,也可作远钓点打窝的诱饵。下面介绍10种海竿饵的配制:1.纯玉米面香粘饵。用当年新玉米面,越细越好,使用前一天晚上用开水和,搅拌成疙瘩状,放蒸锅蒸至八成熟再倒入盆内,趁热每500克饵中掺入白糖50克和奶粉50克…  相似文献   

6.
垂钓趣事     
邹思全 《钓鱼》2008,(15):65-65
有钓友在钓鱼时钓到一只兔子。说起来也许钓友们都不相信,这却是我亲眼见到的事实。那是2003年夏天在月亮湾夜钓,和我相邻的是县人民医院的谢钓友。十一点多钟,他用香喷喷的饵料做好几个爆炸饵团,抛进钓点,剩下一个饵团时,因不上鱼也懒得再抛,随手把挂有饵团的海竿放在身后的一丛荆棘上,钻进帐篷里睡觉去了。大约凌晨一点多钟,  相似文献   

7.
化绍新 《垂钓》2009,(1):38-39
竞技比赛一般不允许手抛窝料或用器具打窝。但在比赛中,钩上挂规则允许范围内的大饵团连续抛竿到钓点,实则就相当于打窝。然而,有的钓友能善加利用,打窝鱼聚;有的钓友却是盲目随从,胡乱打窝,甚至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8.
巧装钓饵     
有几位钓友来信提到装钓饵的问题,有的说装饵的方法很重要,虽然是好钓饵,也要有正确的使用方法。也有人认为只要钓饵好,不论怎样装钩,鱼都会咬。究竟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的确,装钩看似简单,但其中仍有许多技巧,操作正确者,能充分发挥钓饵的作用。否则好饵得不到好用,只能变成平庸之饵。钓饵调制的方法不同,使用自然有别,例如以粮食类的原料作钓饵,可以作出软、硬、糟三种不同的钓饵,使用时一定要按照它们各自的特点分别对待,硬饵就不能按软饵的方法装钩,不论单钩或组钩,均不能将钩嵌入饵团之内,因为钩子为硬饵团包裹,鱼…  相似文献   

9.
野湖特效饵     
王殿才 《垂钓》2005,5(4):43-43
最近几年,笔者在河北各大湖泊、水库垂钓,摸索出一种糟食配方,此饵特别适合有网箱养殖的野湖、水库,主钓鲫鱼、草鱼、鲤鱼、鳊鱼、鳙鱼、鲇鱼,诱钓合一,效果十分明显。我身边的一位赵姓钓友瞥用此饵在野湖一天钓获40多千克大鱼。现将此配方介绍给大家,诸位钓友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0.
李洪生  张远隆 《钓鱼》2004,(12):24-24
图一:团饵又称炸弹饵、糟食饵,是抛竿炸弹钩钓的主要用饵。团饵主要以麦麸、豆粕、酒糟、菜籽饼或其它植物做主科.添加大米、小米、面粉(起粘合作用)打湿后捏制的饵团,挂钩后用于钓取个体较大的鱼,适用于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团饵的大小,抛竿钓与手竿钓一样,需要先打窝。一般地做法,先用大饵团抛入钓点做窝,后捏小饵团施钓,小饵团有钓钩集中、命中率高的优点。如果对饵团化散速度把握不准,可将捏好的饵团放入盛满水的盆中观察,如饵团化散太快,可稍许添加一些面粉,化散得太慢。则可以再添加一些麸皮。  相似文献   

11.
我从1989年3月底开始尝试用底浮钓法钓鲢鳙,经过不断地摸索,形成了自己认为有效的方法,现介绍给钓友们。 底浮钓,即一竿双饵,都为炸弹钩,一饵沉底,一饵浮于水面下约1米左右。浮饵钩为10枚,底饵钩为6枚,底饵既能起到作坠为浮钓定位的作用,又可起到诱鱼咬钩的作用,故称底浮钓。 一、装饵方法: (1)底饵。取稍小于乒乓球直径的饵团,将钩的脑线包于饵团中心,捏成圆形,然后将6枚钩的脑线拉出,均匀地分布于饵团  相似文献   

12.
江南水乡水网密布沟渠纵横,许多灌溉渠和泄洪沟,宽则三五十米,窄处十余米。枯水期水深1~2米,盛水期2~3米。春夏时节,沟渠中长满了浮萍、水葫芦、菱角秧等浮水植物,里面野生着大量的鱼类,其中不乏有周边养殖塘内因洪水漫溢逃出的大量家养鱼种。沟渠内不仅能用手竿钓,而且还能海竿钓。笔者有此发现,是出于一次无意中的事。有一次,笔者同钓友去一个水库钓鱼,用剩的团饵正打算扔掉时,接到另一个钓友的相邀。第二天,我带上手竿和昨日剩下的团饵来到钓场。结果,手竿根本就不上鱼,于是想到竿包中的海竿和剩下的团饵,很随意地挂上团饵顺着沟渠的走…  相似文献   

13.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6,(10):14-15
巧钓草鱼一、钓草鱼的饵料可谓五花八门,而廉价的麸皮调制出的饵料可以说是一种富有特色的钓草鱼佳饵。有海竿糟食钓经验的钓手都知道:在糟食里兑入适量的麸皮,既能起到给饵增香的作用又能调整饵团的松散状态。而悬坠钓草鱼中,许多钓手也正是利用了麸皮的这些特性,调制出应对草  相似文献   

14.
初学拉饵悬坠钓的时候,我总不能很好地调配饵料,不是各种成份比例不当就是水的份量掌握不好,开出的饵团始终不尽人意。几个月的勤学苦练,终于掌握了拉饵的配制方法,但也渐渐发现了拉饵的不足:“鱼儿吃口好,密度大时,拉饵确有它独到的妙处,反之则功效大减,如改成搓饵底钓,则拉饵的雾化散落,动态诱鱼的功效就荡然无存,且一团拉饵的有效使用时间太短,反复调制也略显麻烦。发现蒲公英的妙处实属偶然。那是一个秋风骤起的日子,我和钓友启朋同去驼山水库钓鱼,那天钓鱼的人特多,长短不一的钓竿如参差不齐的芦苇,沿岸一溜排开,待我与众钓友打完招呼…  相似文献   

15.
一提爆炸钩一般就会想到糟饵,饵落水底后五分钟内就要化开,把钩盖住,等鱼吸饵。在江河有流水的地方这样的饵不一会儿就会被水冲得一干二净,很难钓上鱼。笔者多年在江河中使用爆炸钩钓鲫鱼、鲤鱼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基本做法简单地介绍给钓友供参考。 钓江河中的鲫鱼、鲤鱼,用一般浓香、清香配方即可,不像养鱼池、小水库中的  相似文献   

16.
在水库或养鱼池用海竿钓鱼.大家的习惯做法是把干颗粒饵料或自配的糟食先用水泡开,揉成饵团.再把爆炸组钩逐枚均匀地按在饵团的周围,然后抛入钓点,候鱼上钩。  相似文献   

17.
怎样拉饵     
近几年,随着垂钓活动的风靡与发展,使用拉饵钓法在广大钓友中越来越盛行。拉饵已经不是竞技塘中钓鲫的专利了。在一些水库、野塘等自然水域,经常也见到有人使用拉饵大放光芒。有部分较传统的钓友感到使用拉饵挺困难,其实你只要在钓组配备和调饵的状态上稍微注意一下,你也一样能为拉饵高手。在钓组上,钩子型号不宜过大,钩条一定要细,以便于鱼的吸入,最好使用短柄钩。长柄钩有一个缺点,拉饵时经常会在钩柄顶端和钩门底部出现两个饵团,会影响信号。短柄钩会使两个饵团合成一体,效果相对要好。子线号数不宜超过0.6号,也不宜过长,并尽量选择柔软…  相似文献   

18.
沾饵是钩尖上挂一米粒大小的面心或一小段蚯蚓,沾水后再沾干粉诱饵,反复几次即在钩L形成一松、软、散的饵团,大如花生米,小如黄豆粒,钩人水时,随着水对钩的冲击而散落,形成一个雾状诱鱼区。有些钓友采用此法。包饵是钩尖先挂面心.后将饵料团包裹于外面,像枣的形?..  相似文献   

19.
挑战小杂鱼     
疯钓翁  姜丹图 《垂钓》2012,(11):42-43
野钓最常见的一个麻烦,就是遭遇小杂鱼“搅局”。你这边钩饵入水,大鱼未至,小鱼先到。诱大鱼易,驱小鱼难。众多钓友常常被小杂鱼闹得哭笑不得。这些像游击队一样采用“麻雀战术”的小杂鱼战队,忽聚忽散,来无影、去无踪,啃光了你钩上的饵,你又拿它没有办法。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对抗小杂鱼的技巧,愿与天下钓友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20.
马建华 《钓鱼》2005,(18):36-36
垂钓时,常常听到些钓友问一部分现场钓获好的钓友:你用的什么饵,得到答案后,就按照配方照猫画虎的炮制一团饵,抛钩入水充满希望的静候佳音,但最后的结果往往会是很失望,这时就会怀疑别人告诉他的配方一定有所保留,或者怀疑别人藏有什么小药、偏方。其实,多数情况下并非如此,配方完全相同的饵料,由于开饵和上饵手法的不同,最终的鱼获可能相差极大。我常见到有些钓友使用的饵料既硬又粘,入水后10几分钟提出来再看,钩子上的饵几乎原封不动,这样的饵除了在闹钩很凶的水域有些作用外,一般是不会引起鱼的青睐的。因此,根据不同的鱼情,使饵料体现不同的雾化速度、溶散速度和附钩程度等物理状态,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