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除杂 例1(2009年义乌)在一次实验中,反应最后得到一种由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的废气.某同学认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还可以利用,为了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收集一氧化碳,他设计了甲、乙、丙三套装置(如图1所示,瓶内为氢氧化钠溶液).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  相似文献   

2.
厨房污染     
厨房是家庭中食品的加工场所,也常是造成室内污染的重要来源。做饭用煤、煤气或液化石油气在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颗粒物)及苯并(a)花等有毒物质。燃料污染以烧煤为最甚。煤炉中每燃烧100公斤烽窝煤,排出的烟气中含有3公斤一氧化碳、l公厅烟尘和二氧化硫。苯并(a)花等有害物质。烧煤气的厨房里,如果不通风,一氧化碳的浓度可达4()q以上。液化石油气一般都含丙烷、丙烯、多环芳烃等若干种烃组成的混合物。它燃烧不完全时产生一氧化碳及炭悬浮颗粒物,大量甲醛和多环芳烃等。甲醛对粘膜有很强…  相似文献   

3.
柴勇 《理科考试研究》2007,14(11):55-55
例1烟薰烘烤的食物中有一种致癌物质,它是()(A)黄曲霉素(B)苯并(a)芘(C)亚硝酸钠(D)一氧化碳[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一、错写元素符号写化学式发生的错误,首先就是元素符号书写不过关造成的。在书写元素符号时常出现以下三类错误:1.大小写不分。错例1镁(mg)、锰(MN)、氯(cl)。正确写法镁(Mg)、锰(Mn)、氯(Cl)。2.形状相似的小写字母互串。错例2铜(Ca)、锌(Zu)、铝(Ae)。正确写法铜(Cu)、锌(Zn)、铝(AI)。3·书写不规范。错例3硫酸(H2So4)、一氧化碳(Co)。正确写法硫酸(H2SO4)、一氧化碳(CO)。启示造成上述错误的原因是对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不熟悉。书写元素符号必须按照“一大二小”的原则,即元素符号只有一…  相似文献   

5.
CO和COZ在分子组成上虽只相差一个氧原子,但其化学性质差别却很大,现列表比较如下:根据CO和CO;化学性质的差异,可进行CO和COZ的检验、鉴别与除杂。例1如何鉴别CO和CO人解析()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一氧化碳。(2)用点燃的方法鉴别。能燃烧的气体是一氧化碳,不能燃烧的气体是二氧化碳。(3)用氧化铜并加热的方法鉴别。将气体通过氧化钢并加热。若氧化钢由黑色变成红色,则该气体为一氧化碳;若氧化铜不能由黑色变为红色,则该气体为二氧化碳。(4…  相似文献   

6.
随着分子生物不的不断发展,小分子信号物质的信使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本介绍了一氧化氮(NO)、一氧化碳(CO)、活性氧(ROS)及水杨酸(SA)在生物体内的转导机制及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碳(CO)是与一氧化氮(NO)相似的信使分子,在人体内广泛存在。它可以通过酶解血红素氧合酶(HO)而在多种细胞产生,是一种鸟苷酸环化酶(sGC)的激活剂。近来研究表明,CO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均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专题归纳总结(一)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氢气、一氧化碳的比较2.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性质的比较3.单质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规律 (二)买验室制取气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I)研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即研究在什么条件下(如常温、加热、催化剂等),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该气体.(2)根据所选择药品的状态、反应的条件来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所要制取气体的密度、溶解性来确定收集装置.  相似文献   

9.
煤气中毒所谓煤气中毒,就是中了一氧化碳的毒。煤气中毒的原理如下:一氧化碳能跟血液中携带O。的血红蛋白(Hb)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碳氧血红蛋白(COHb)。一氧化碳跟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跟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230~27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比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慢3600倍。所以,碳氧血红蛋白一旦形成,就使血红蛋白丧失了输送O。的能力。这将造成机体的各种组织缺氧,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如果血液中50%的血红蛋白都跟一氧化碳结合,即可引起心肌坏死。一氧化碳对人体的毒性很大,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为0.02%肘,2…  相似文献   

10.
1996年中考化学模拟训练套题(四)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15分)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碳酸的不稳定性B.一氧化碳的可燃性C.活性炭的吸附性D.碳酸钠晶体的风化2.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  相似文献   

11.
人教社编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化学课本有一题要求从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中选出能使灼热的氧化钢还原为铜的气体,老教参上的答案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绝大多数教师也是这样回答的,即认为甲烷不能还原氧化铜.果真如此吗?我们知道,CH4分子中由于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可以形成四个共用电子对,由于碳的电负性(2.5)大于氢的电负性(2.1),共用电子对偏向碳、碳为-4价(确切地说,氧化数为-4).甲烷分子中碳处于最低价态,由此可推测甲烷中碳元素应有还原性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在等温等压下,自由能变化(G)的…  相似文献   

12.
题目 为了测定某磁铁矿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甲、乙两组同学根据磁铁矿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原理,分别利用两种方法测定了磁铁矿样品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已知磁铁矿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磁铁矿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相似文献   

13.
现行初三化学教材(人教版)第五章第五节关于一氧化碳还还氧化铜的演示实验,装置复杂,操作时既要注意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的危险因素,考虑防止生成的钢重新被氧化,浪费较多的一氧化碳,又要考虑一氧化碳的毒性而进行尾气的收集或处理,且费时较多,实验现象能见度低,我设计了一套简易装置来做这个实验,克服了上述缺点,效果甚佳,现介绍如下:一.实验装置(见下图)=.实验操作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一氧化碳气体,引用毛玻璃片盖严,正放于桌上.2迅速达集气瓶中注人5~SInl澄清石力水,益严.并较轻摇动.3.将内壁沾有少量氧…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碳中毒”的演示实验吉林省通化市教育学院张志鹏吉林省通化市靖宇中学马淑艳一氧化碳已成为人类生存的劲敌,它能污染空气,造成中毒。通过以下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对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有一个感性认识。现略述如下。1.取新鲜鸡血(或其他动物的血)10mL...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湖北省当阳市烟集中学(444100)李国强1教材简析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以及一氧化碳等内容是本章教材内容的核心,学好二氧化碳的性质,直接关系到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一氧化碳性质的教学,同时也会对“碳的单质”等有关知识的学习起...  相似文献   

16.
以往制取一氧化碳,常用甲酸与浓硫酸共热,制取不便,且其原理不易为初三学生接受。现改为高锰酸钾与木炭(用石棉隔离以保安全)制取一氧化碳简便易行。用制得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钢,现象明显(附图)。实验步骤1.把大试管A直立,加入2匙高锰酸钾,放入一团石棉,再小心加1~2匙干木炭粒(防止混入高锰酸钾中)。试管不摇动,再加入一小团石棉(不要堵得太紧)。2.如附图把A夹在铁架台上固定,在硬质试管B中放人黑色氧化铜,用导管连接装有石灰水的瓶C。3.先用酒精灯加热B内氧化铜,然后用酒精灯小心加热A中药品处。不久,可见干木…  相似文献   

17.
题目(2006年黑龙江省)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制铁粉.要制得5.6g铁粉,理论上需要三氧化二铁的质量是多少?  相似文献   

18.
鉴别一氧化碳、氢气、甲烷三种气体的方法陕西省柞水县中学(711400)党学堂“如何鉴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瓶无色气体”?检验方法一般采用点燃法,利用三种气体燃烧及燃烧产物不同加以鉴别。从反应原理看学生容易接受,在回答具体操作即如何点燃气体,又如何检...  相似文献   

19.
三个还原氧化铜演示实验的比较山东临沂师专(276005)张苏民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本有三个还原氧化钢的演示实验1.氢气还原氧化钢(教科书P.55)2.木炭还原氧化钢(教科书P.84)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教科书P.98、P.99)同时又展示了...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及一氧化碳是学好本章教材内容的核心,学好二氧化碳的性质,直接关系到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一氧化碳性质的学习好坏,同时学好本节内容也会对"碳的单质"有关知识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并对本章第六、七、八节有机化合物组成成分的推断及燃烧方程式的书写奠定基础.可以说,"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的(1)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2)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门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