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跳月”中的风情贵州苗族风俗一瞥□张旗贵州是苗族的主要聚居地,而苗族也是贵州省内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苗族人民的节日很多,“跳月”是其中一个比较重大的传统节日。“跳月”又称跳场、跳花、跳年、跳厂、跳芦笙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内容大同小异,都不...  相似文献   

2.
杨昱璇  王纪鹏 《寻根》2023,(1):65-69
<正>一贵州省凯里市的苗族,主要为“噶囊”和“香囊”两支,大部分“噶囊”苗族常住清水江东南方向,大部分“香囊”苗族常住清水江流域西北方向,这两支苗族在服装、语言风格、传统习俗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本文主要以改革开放前后的凯里苗族婚圈婚礼习俗变迁为对象进行描述。改革开放前,“噶囊”的相亲(看当)一般会在大致固定的地点、时间进行。传统社会中,“游方”是苗族相亲中极具代表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罗扬扬 《寻根》2023,(5):81-84
<正>一湘西泸溪县苗族盛行“跳香”活动。据文献记载,“跳香”活动在明代便已存在,至今仍保留在苗族人的民俗信仰中。每年九月下旬至十月中旬,苗民们便会在老司的带领下前往跳香殿跳香祭祀盘瓠,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跳香”活动主要分为铺堂、仪式、遣送三个环节。铺堂主要是将跳香堂打扫干净,摆放好桌椅、点上香火。仪式包括开坛、申法、种五谷、娱神、送神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普天之下,大凡过节都要好好地吃一顿,民间叫做“打牙祭”。而苗族同胞几乎就把“吃”当做过节的同义语,诸如“吃年”(过年),“吃鼓”(鼓社节,旧译“吃枯脏”)、“吃新”、“吃姊妹饭’等等。其中尤以“吃新”最为有趣。“吃新”又叫“吃新节”、“吃秧苞”、‘吃新米”、“尝新节”……,名称虽大同小异,“吃”法却各具特色。居住在苗岭山区清水江畔的苗族同胞,在水稻发育孕穗的阴历六月过“吃新节”。六月头卯,家家户户备办香纸鱼肉等祭品,竞相外出祭田,并从田中摘取秧苞,回家蒸熟“尝新”。品尝之前,先数谷粒,如发现谷穗…  相似文献   

5.
进入2009年3、4月间,一场肇始于北美的神秘流感开始肆虐,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就有数千人感染,近百人死亡。这场最初以“猪流感”冠名的疫病最终被确定为“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共有56个民族,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服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苗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主要分布在贵州、重庆、湖北、湖南、云南、广西和广东几个省(市),苗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绚丽斑斓的服饰文化。湘西苗族服饰被湖南省收录进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服饰还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区──中国贵州省黔东南州,婚俗可谓风情浓郁而又独特。这里传统的婚姻形式是自主婚姻(个别也有包办式)。这种婚姻是在青年男女相互交往、自由恋爱、自订终身的基础上缔结的。这种婚俗世代沿袭,并在这一地域内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恋爱择偶方式──“蜗达哟”(即:在一定的场所谈情说爱)。“娲达哟”一般都有季节和时间性。通常在农闲季节和节日集会期间进行。晚上严禁“蚂达哟”。这里每一个苗村苗寨都按姓氏宗族的不同,在村边寨头各划定一块空地、一座小山包等为“蜗达哟”的专门场所。苗乡的人们管这一场所称为“…  相似文献   

8.
托斯卡尼尼的排练是非常聚精会神而又紧张的。他曾经说,“每一次排练对我来说都象是一场演奏会;而每一场演奏会都象是一台首场演出。”他经常用一种特别粗哑的嗓音随着乐队唱,又低又难听。有时他竟忘记了这个习惯。有一次在萨尔茨堡,一场紧张的彩排正在进行,他的声音竞高出了乐器的演奏声。他喝令乐队停下来,吓了大家一跳。“看在上帝份上,”他喊起来,“是谁在这儿唱啊?”  相似文献   

9.
花靥     
花靥郑婕花靥是古人装饰在额部、眉眼间、面颊或下颌等处的各类彩色图祥。装饰花靥者多为妇女,但在节庆的日子里,人们也喜欢在孩子们的脑门上装饿一个小小的花靥。魏晋时期,还曾一度出现过男子装饰花靥的现象。花靥又称“的”、“花子”、“面靥”、“靥钿”、“面花”...  相似文献   

10.
日本相扑目前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在日本被称作“国技”,足见日本国民对相扑的喜爱。相扑每年正式比赛有六次,分季节举办。如日本媒介所称的有“夏场所”(夏季比赛)、“秋场所”(秋季比赛)等。东京举行三场,名古屋、大阪和福冈各举行一场。每次比赛的时间为期15天。除正式比赛外,每年还要到地方举行几次巡回比赛。相扑比赛是在一个正方形的“土表场”的土台上进行的,高出地面50厘米左右。土台由坚硬的粘土做成,上面铺上薄沙,当中有直径455米的圆形,周围用草绳围起。比赛时,相扑选手分为东西两大阵营,每天的对手均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11.
一“悠然望南山”陶渊明的名诗“结庐在人境”一首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望)南山”句自古就引起过一些议论。东篱下采菊,怎应望见南山而且还是悠然呢?甚至于是“见”字好还是““望”字好也有不同意见。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争执。东篱下采菊为什么脸非得朝东不可?菊是一畦一畦的,采花是转来转去的,  相似文献   

12.
减肥秘方     
时间 上午。地点某医院减肥门诊室。人物患者、医生。门牌上有“减肥门诊”的牌子,室内有“肃静”“请勿吸烟”的告示牌。传来汽车响声、身体肥胖的患者打着手机上。  相似文献   

13.
《上海文化年鉴》2011,(1):I0060-I0060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普陀区以“风采苏州河,魅力新普陀”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上海世博会普陀区百场市民文化活动。在为期个月的时间内,共举办公共文化活动200余场,参与人次超过1O万人次。其中,在长寿绿地举办“世博会城市文化广场周周演”54场,赴黄浦、浦东、青浦、奉贤、静安等区巡演1O场,举办社区文化进世博文艺演出30场,参与世博合唱节演出,放映公益电影100余场,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苗族最大的聚居区——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保存了丰富多彩的苗族文化。70年代末,贵州省民间文学组整理、田兵编选、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苗族古歌》,是著名的创世史诗。全诗约八千行,全都琅琅上口,苗族人民把它看作历史,因而又称为“古史歌”。这古歌史诗分...  相似文献   

15.
杨路勤 《寻根》2021,(3):52-56
岜沙,苗语即草木繁盛之地.岜沙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包括五个自然寨,有四百余户人家,主要有韦、蒙、杨、滚、孟、吴、王、贾等姓氏.岜沙苗族属黑苗支系,自称是蚩尤的后裔. 岜沙苗语称成年仪式为补荡拎溜.仪式举行时间通常定在15岁那年的秋末或初冬,地点定在本家族神台旁.在当年春季,男孩的父母就要着手为...  相似文献   

16.
烂漫山花     
时间:春天的早晨 地点:山坡上 人物:花公公 小花蕾 众花蕾 [幕启:众花蕾亭亭玉立含苞待放,小花蕾显得较为弱小。[花公公在培植花蕾。  相似文献   

17.
“明天莱茵公园大跳,去跳吗?”‘去呀,我得好好跳一回呢!”乍一听这样的对话,你一定以为是跳舞吧?在公园里跳,且是“大跳”,除了跳舞还能跳什么?你这样想可就错了广‘大跳’堤“大跳蚤市场”的简称或呢称,而去“跳”,则是去逛跳蚤市场的简便又通俗的说法。跳蚤市场,即旧货市场。现在即便是在国内,也不是什么陌生的东西了,但在离开十几年后重返德国,这里的跳蚤市场还是让我大开眼界。周围同事的思想如今也解放多了,也乐于去“跳币”“跳一跳”了。想当初大家是不屑于到洋人的“破烂摊子”去的,那“有损中国人的形象”。跳蚤…  相似文献   

18.
香港名称香港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南,是九龙司尖沙嘴南边的一个岛屿,全岛面积约80平方公里,东西长约16.8公里,南北长约3.2至8公里。香港东为鲤鱼门,西为急星门,南为南丫岛、担杆列岛,西南有外伶什岛和老万山列岛,急星门以西为大屿岛,大屿岛以西为磨刀洋,以北为铜鼓洋。香港原为“全岛之一隅,其余毗连者又名大潭,又名裙带路,又名赤柱,又名红香炉”①。以香港作为全岛名称,是在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的时候才确定的。香港名称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来自香港村,即现在的香港仔,村里有一条泉水流注入海,成为一个小港…  相似文献   

19.
周放 《寻根》2007,(3):41-45
世界文化是在东西方不同民族长期互相交往中形成的。这在东西方语文各有不同的“中国”名称而语词却同出一源这一点上也得到了印证。对于“中国”一词的外文译名出于同一词源,学术界争议并不大;至今依然无法做定论的问题是,这个词源究竟确指什么?就阿拉伯语“中国”一词而言,“隋尼”(Sīn)究竟是对中国地名或朝代名称(秦或隋)的音译,还是对中国特产(丝、瓷、茶、粳等)名称的中国发音的模拟?  相似文献   

20.
广西是多民族艺术之乡。在这片神奇的红土地上,壮、苗、瑶、侗等12个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及浓郁的民俗风情,不仅使广西拥有“歌海”的美誉,而且使其成为绚丽的民族歌舞苑。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民族舞蹈有了很大的发展,民族土壤里盛开的舞苑之花,在艺术舞台上散发出沁人的芬芳。 在80年代,广西的民族歌舞创作,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十分引人注目,壮族舞蹈《花山战鼓》、《铜鼓上的纹饰——渔归》,苗族舞蹈《扭》、《欢乐的达佩》和苗族神话舞蹈《灯花》,彝族舞蹈《赶圩归来阿哩哩》、《抹黑脸》,瑶族舞蹈《瑶山之鼓》,京族舞蹈《采珠谣》,侗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