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今年第6、7两期的《商榷与正误》专辑,发表了多位普通中学历史老师及教研员的文章(包括本人几年前寄的一篇拙作),使我感到耳目一新。我一篇一篇研读,觉得每篇文章均甚有道理,也进一步感到《中史参》确实具有科学性、导向性、知识性、资料性及实用性的特色。现行中学历史教材是由多位名家和权威花了很大的心血编撰起来的,有很多特点和长处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它和人一样,不可能十全十美。作为一个中学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所谓“钻研”,除了要“吃透”教材外,还要有一种“不惟上,不…  相似文献   

2.
读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感觉她所辟栏目中的“教材谈丛”和“商榷与正误”等,正在将历史教研的开放导向更深广处,进而激发活跃了的历史教学不断地在实践中发展。她开辟了一个教与研的新天地,让我们寄希望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因为“教材谈丛”和“商榷与正误”等栏目,针对教材、教学和教研,大胆开放搞活,兼听则明,恰到好处,人心所向。本人的教研论文《高中历史教学应注意知识体系和思维程序》有幸载于“教材谈丛”栏目,回顾拙文的写作,动因有二。首先,是想冲破历史教学“死”的限制,根据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尽其所能地让历史教学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六月下旬的西安骄阳似火。刚刚结束了高三最后一轮复习的我拿起还散发着淡淡油墨味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 0 0 0年第 6期 ,读着卷首上的《〈商榷与正误〉 :敬告读者》 ,深深被它的内容和提示所吸引 ,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我用了 7天时间 ,对着教材 ,拜读了专辑上《世界近代现代史》上、下册的 1 4 9个问题和《中国古代史》(选修 )的 72个问题 ,茅塞顿开 ,获益匪浅。主要感受如下 :一、《商榷与正误》专辑 ,帮我解开了多年教学中的很多疑虑和困惑 ,拨开了笼罩在头脑中的阴霾 ,真有相见恨晚 ,和“与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你们敢…  相似文献   

4.
2000年临近岁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历史教材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事情的起因是《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在2000年第6、7两期的《商榷与正误》专辑中刊登了23个省市数百名中学教师指出的现行人教版中学历史教材存在的错误问题469条,随后全国各大媒体就中学历史教材的错误作了报道,历史教材顿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继而人教社出来做了一系列表态和声明,并将相关报道定性为“刻意炒作”。顿时“硬伤”还是“皮毛”、“求真辨伪”还是“刻意炒作”、“误人子弟”还是“不会严重影响教学”成为了争论的焦点。对教材的质疑在所有学科中都十分普遍,为何这次由历史老师引发的“商榷与正误”会带来如此轩然大波,并将最后火力集中到了教材的编写体制上呢?  相似文献   

5.
近期欣读《中学历史教学》和《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有关“教材分析”或“商榷与正误”栏目章后,笔感受颇深。教材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载体,也是高考历史命题的依据。其知识性、资料性、科学性和严密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这里,笔对其“六七百处错误”的结论不敢苟同,但现行初高中教材确实存在着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表述不够统一的情况。兹就杂志中尚未有刊出的事例列举如下,供编在修订教材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6.
看完了 2 0 0 0年第 6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教师们对中学历史教材的“商榷与正误”有一些想法 ,想就教于同事们和教材的编写人员。第一 ,杂志上刊出的中学教师对于中学历史教材的商榷 ,表见了教师的勤于探索和敬业精神 ,其中有许多重要的正误和富于启发性的观点 ,我感到我从中获益非浅。但是 ,恕我直言 ,也有相当一部分问题 (应该说是一小部分 )没有什么意义 ,或者说不成其为问题。如果我们的眼界更开阔一些 ,知识面要广一些 ,观点和价值更新颖和开放一些 ,很多问题和商榷也许是没有必要提出来的。我不免有一些淡淡的忧虑 ,感到一些教师…  相似文献   

7.
捧读 2 0 0 0年第 6期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 ,说实话 ,我真是感慨良多。感慨之一是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编辑部老师们的大手笔的确不同凡响。记得去年的 7、8、9三期《中史参》杂志在“教材谈从”栏目中 ,连续发表了黄安年先生的大作 :《评人教社〈世界近现代史〉(下册 )新教材——— 1 30例质疑引发的思考》 ;而今年的 6、7两期 ,他们又推出以普通中学历史老师及教研员为作者群的《商榷与正误》专辑。无论是去年发表黄先生的大作 ,还是今年推出《商榷与正误》专辑 ,窃以为 ,《中史参》的目的 ,均绝非出于沽名钓誉之短视 ;着眼于中…  相似文献   

8.
贵刊的“教材谈丛”、“商榷与正误”及其他栏目办得很有特点 ,对我们的历史教学工作帮助极大。作为一名普通的历史教师 ,我衷心地说声 :谢谢 !我之所以写商榷与正误的文章 ,是因为我觉得求真乃是学史者第一追求。古有良史 ,有真笔 ,有素心 ,今人更当以求真为己任《商榷与正误》:求真乃是学史者第一追求@周凯江$苏淮阴县淮海中学!教师  相似文献   

9.
教材的编写者 (人教社 )与教材的讲授者 (中学教师 )本应建立一种正常的双向沟通和交流的机制 ,以便实现“编教相长” ,不断提高我国教材的编写质量。然而 ,多年来这个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这千年之交 ,世纪之交 ,地处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心城市西安的一群年轻的历史编辑们 ,他们胸怀振兴中学历史教育的雄心大志 ,集众力、聚众智 ,适时推出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商榷与正误”专辑 ,为教材的编写者和教材的讲授者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中国的中学历史教材是我们这个星球上使用人数最多、最具功利性 (高考命题的依据 )的一本教材 ,而…  相似文献   

10.
质 疑   1.质疑教材是历史教育改革的前奏1988年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设立“商榷与正误”栏目 ,开始刊登教师与学生对教材质疑的文章。 2 0 0 0年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 6、7两期以专辑的形式刊登了中学老师和教研员对历史教材的 70 0多处的质疑 ,由此引发了全国规模的大争论。这些质疑表面上是针对教材编写的一些技术上的失误或学术问题的争议 ,在我看来还另有原因。在自然界中 ,只有人类对历史感兴趣 ,只有人类具备对漫长时期自身活动的自觉反思的能力。可是 ,我们的学校的历史教育似乎在不断消磨人类这一固有的属性。调查表明 ,…  相似文献   

11.
惟惟分房记     
我与丈夫约定在儿子惟惟五周岁生日过后,就让他独自睡小房间。在这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每个适当的时间都会跟他说,惟惟长大了,再过几天就要独自睡觉了。让他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一天,惟惟告诉我要做作业。所谓作业就是复述老师白天给他们讲过的故事,让家长记下来。惟惟讲的故事是《我长大了》,内容是小猫看到别的小伙伴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做,便也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帮他把故事内容记录下来后,就问:“惟惟也长大了,可以做什么呢?”他认真地对我说:“妈妈,我已经长大了,就自己睡小房间吧!”“那什么时候开始呀?”“那就今天好了。…  相似文献   

12.
金秋十月 ,我们 6位对中学历史教学情有独钟的好友 ,齐聚东方大都市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的翠苑宾馆。丽娃河是一条清丽的河 ,生命的河 ,也是一条教育的河。在清丽的河水之畔 ,我们徜徉漫步 ,时常就共同关心的中学历史教材进行思索、争辩 ,于是形成下面一组观点……⊙丁林兴不要迷恋旧套路不要怕批评最近 ,陕西师范大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 6、7期刊发了“商榷与正误” ,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提出了 40 0多条意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教师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的不满。这既可悲又可喜。可悲的是人们视为“圣经”般的历史教材居然有不…  相似文献   

13.
拜读完两期《商榷与正误》专辑后 ,发自内心地感谢编辑部老师们为此付出的辛劳汗水和心血 !同类杂志也曾有过类似“研究”教材的栏目 ,但有哪一份杂志有如此独到的眼光和如此巨大的魄力出如此多篇幅的专辑 !这堪称杂志界的创举 !值得一提的还有这两期专辑的卷首语“敬告读者”和“科学精神”说得多好多妙 !实为画龙点睛之笔 !把我们中学老师对中学课本“纠错机制”不完善的感触那么淋漓尽致地倒了出来 !那感觉真痛快、舒畅 !《中史参》不愧为中学历史杂志的“大哥大” !有您们这些具有超凡眼光、科学务实精神的编辑们活跃在《中史参》 ,我们…  相似文献   

14.
刘默耕老师在《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一书中,曾提到了一个不“惟书是从”的例子。说的是自然教材上有一幅兔子喂奶的插图,这幅插图是教材编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选用的。但在教材使用两年后,有一位教师来信反映,学生们发现小兔子吃奶时,兔妈妈是站着的,而不是像课本上那样卧着的。为此,教材编者们进行了认真讨论、取证,通过第一手资料证实,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大兔子都是站着喂奶的。通过这件事,刘老师从科学启蒙教育的角度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那就是“深入实际,不惟书是从。”“深入实际,不惟书是从。”就是指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5.
简讯     
△为了帮助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更有效地运用历史教材的插图,进行直观性教学,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金相成等编写的《中学历史教材插图简述及其应用》一书,最近已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16万字,内容包括《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教材所附插图的说明、资料及教学建议。根据插图的不同类  相似文献   

16.
中学历史教材体现了中学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及其具体内容,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凭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工具。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教育工作者对中学历史教材研究非常重视,取得了许多较为突出的成果,主要刊登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等历史教学专业杂志上,  相似文献   

17.
近日收到朱煜老师寄来的新著《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这是我看到的及时反映新课程改革特点的一部著作。我曾拜读过他主编的《历史教材学概论》,深为佩服他首先写出我国第一本历史教材学的专书,也促使学界许多人不得不承认历史教材、教科书的编写的确是一门学问。新著《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把这一方面的成果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将历史课程、历史教材、历史教学以及历史教师专业化问题作整体的、综合性的研究,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大潮的今天,该书颇有参考价值。在《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书中,作者  相似文献   

18.
我能和贵刊《商榷与正误》相识,得益于一次谈话。那是1992年暑假,我在河南洛阳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专升本学习期间,同来自省内的老师们交流教学经验。其中有位老师提到他有一篇关于课本地图疑问的文章刊登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上。当时我就对这位老师敢于质疑、求真求实的精神产生了敬仰之心。后来,我找到《中史参》拜读,终于在1990年的第3期中看到了那位老师的文章。它就收录在《商榷与正误》栏目中。这就是我第一次与该栏目结缘。仔细阅读后,我觉得该栏目办得非常好,能够贴近教学实际,教材中出现的纰漏、错误被细心、认真钻研的老师们…  相似文献   

19.
近日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编辑部专门组织了全国 2 3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学一线教师和教研员 ,撰写文章 ,就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的现行初高中的历史教材提出商榷意见 ,推出了 2 0 0 0年第 6期和第 7期的“商榷与正误”专辑。这是近年来少有的、清一色的中学一线历史教师和教研员 ,在同一刊物上连续两期针对人教社版现行中学历史教材提出批评商榷最为精细、最为集中、参与者最为广泛的一场严肃认真的学术批评 ,自然会引起学界内外的广泛关注。促使这份在中学历史教学界发行量最大、有着重要影响的刊物在近期采取这一举措的最为直接的…  相似文献   

20.
《历史教学》是为全国中学历史教师创办的刊物。40年来,她出版的期刊有数,而她给历史教师的帮助却是无法以数来衡量的。教材中遇到疑难,她提供资料;教法上遇到困难,她提供方法;她又为教师在教学中积累的心得和体会提供了写作和发表的园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篇又一篇来自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一课又一课出自优秀教师之手的教材分析,岂止是解渴之水,雪中之炭!常常,她又是启迪思维、提高读者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