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说起舆论引导,很多人自然地就会想到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广播电视报是否也要承担舆论引导作用呢?有这样一种说法,“广电报是专业性报纸,是为广大受众预告节目时间和介绍节目内容的,谈不上舆论引导作用。”于是,在这种模糊认识的指导下,一些广电报淡化了舆论引导作用,刊登了一些偏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如追求猎奇、品位低劣、宣传高消费等。  相似文献   

2.
梅红 《新闻世界》2010,(2):22-22
近年来,广播电视报的影响力式微。如何更好发挥广播电视报的宣传作用,笔者认为,要解读政策,关注民生,拓宽办报思路,加强互动。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报是应广播电视宣传需要延伸和补充而派生出来的报纸,它的信息提供主要来源于声屏。作为服务于声屏的广播电视报,应突出自己的带“电”性质。目前有些地市的广播电视报忽视自身独有的优势,盲目地向日报、晚报作一些渗透,这无异于舍近求远,毫无特色可言。那么在报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广播电视报如何立足自身优势,散发出自己独有的魅力呢?我认为只有更好地依附声屏,立足影视,强化广电特色,才能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4.
阿丙 《新闻天地》2002,(6):19-20
一、现实呼唤新编排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广播电视报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伴生物。这个与广播、电视相伴随的新媒体的兴起、发展,得益于电视节目的日益丰富和电视频道的增多,更得益于电视节目预告表的特殊作用。所以至今还有许多人认为广播电视报是节目报。尽管这种认识存在偏颇,但还是说明了广播电视报和节目预告表的关系。事实也是如此,广播电视报人一直视节目预告表为广播电视报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但是,广播电视报的节目预告表的编排方式却是几十年一贯制,以电视台为单位,以播出时间和电视节目先后为顺序。这种编排方式在电视频道少、电视节目不车富,观众选择空间不大的时期是可行的,但是随着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观众选择  相似文献   

5.
张正春 《记者摇篮》2001,(2):42-42,43
谈起舆论导向,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党报,毫无疑问,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党报的根本任务,因为党报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映人民群众意愿和呼声的重任,那么,作为专业报的广播电视报,有没有舆论导向问题,需不需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个相对专业的周报,它是一份紧贴广播电视节目的集新闻、生活、健康、娱乐、休闲等于一体的报纸。在现代各类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发行量,各家广播电视报都纷纷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报纸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并逐步扩大新闻容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虽然广播电视报不是党报党刊,但由于它贴近实际,贴近百姓,关注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所以,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克拉玛依广播电视报》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一、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报在我国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五、六十年代,但真正形成报业大军之翼,不过十多年时间。公平而论,广播电视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壮大,竞争生存,已成为我国广电事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报人组成的广播电视报业大军,已成为我国报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在传播影视信息,评介影视节目,引导视听,提高受众鉴赏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客观地讲,在激烈的报业竞争面前,广播电视报受到的挑战尤为严峻,不能不引起每一个广播电视报人的冷静思考。广播电视报,顾名思义,是报广播电视的报纸。它是应广播电视事…  相似文献   

8.
陈斌 《新闻世界》2004,(10):61-61,69
就平面媒体而言,《广播电视报》曾经是读者和市场的宠儿,它过去的辉煌.有些至今仍是一些行业难以企及的高度。以《合肥广播电视报》为例,曾创下自然零售状态下销量18万份的记录.以当时合肥百万人口来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9.
孙静 《记者摇篮》2004,(9):19-19
报纸,作为大众新闻传媒,不仅有传播新闻事实的功能,而且有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某些事件或现象、引导舆论导向的功能。广播电视报作为文化娱乐类报纸.虽然与党报、行业大报等有所不同,但其言论创作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导向“武器”。  相似文献   

10.
柳杨 《声屏世界》2001,(11):47-48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振东在1998年常务理事会的报告中指出:“广播电视报是广播电视的补充和延伸,是广播电视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它依附于广播电视又独立于广播电视……广播电视报不同于一般的专业报,广播电视的面儿有多宽,它的面就有多宽。”这一说法。为广播电视报的宣传报道又一次作了界定,打破了广播电视报以前“带电作业”的狭窄理念,为广播电视报指出了以广播电视为中心,在补充中丰富,在延伸中升华的创造天地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报是一份依托广播电视媒体成长起来的家庭生活报,它主要以预告广播电视节目和介绍影视看点、娱乐消息为主的一份走入百姓家庭的报纸。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广播电视报在媒体与受众的沟通与交流中作出过突出的贡献。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广播电视报的功能被削弱或替代,面临越来越大的发展压力,在党报和晚报的挤压下,广播电视报更是举步维艰。因此,在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报  相似文献   

12.
办广播电视报也要讲政治张小泉报纸讲政治,并不等于要突出政治,用政治代替一切,对于文化类报纸来说,把讲政治与可读性、趣味性对立起来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讲政治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握好舆论的导向,并不是要在每篇稿件中突出政治思想、政治观声、。在各类广...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视报必须讲政治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多年来我们办好报纸,提高报纸宣传质量行之有效的成功之道。但讲政治也有方法论,不仅要方向正确,而且要讲究引导艺术,因为只有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让读者喜闻乐见、欣然接受、津津乐道,正确的舆论导向才会真正有效地发挥效益。那种板着面孔讲大道理的做法实不足取,而认为登几段领导讲话,喊几句口号便是讲政治,更是将其表面化、简单化的表现。因为广播电视报毕竟不是党报、机关报,它的讲政治更多的不是体现在指导工作上,而以“软”与“活”的外部特征,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体现在指导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生活等方面,使读者读之有味、用之有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广播电视整体优势的最佳效益。做到喉舌作用、人民声音、读者需要三位一体,成为沟通受众与两台的桥梁,这正是广播电视报讲政治的具体表现。正如安岗同志所说“最有党性的是同人民最贴心的报纸。与群众贴得越近,群众性越强,读报的人越多,指导性就越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广电报是以周报的形式出现.以广播、电视为报道主体,是一份专业性很强的行业性报纸。声、屏、报作为三种不同形式的传播手段,又有着各自的传播规律和传播特点。三者的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尽量达到三位一体的立体式传播效果。就是广播电视报在报业市场上的最大优势。然而,广播电视报在目前的报业市场上并无优势可言。为什么会这样?笔  相似文献   

15.
周虎子 《新闻知识》2006,(11):71-71
过去,广播电视报本着“立足荧屏,面向生活服务大众”的宗旨,总是以节目介绍为主,辅以新闻、文化、生活等内容以增加可读性,要说广播电视报的特色,好像就是对节目的详细介绍。可如今的广播电视报处于一个比较难的夹缝之中。以陕西为例,外来入陕的有“中国电视报”、“中国广播报”;省内各地市也办有广播电视报;几家省内的日报都刊登当天广电节目表,还在文化娱乐版上大做文章;就是电视台、电台除加大自身节目宣传的力度,还开办专门网站。广电网络数字化,“机顶盒”的多项功能,极大地削弱了广电视报的生存空间。如此种种,似乎将广电视报所含内…  相似文献   

16.
广播电视报属于文化商品,是商品就要投资动作,就要通过市场盈利以维持报社运转和发展,否则就要失去存在的可能——如果说前两年,广播电视报的同仁还在为“带电不带电”、“市场不市场”、“报性变不变”等问题探讨和争论,那么在今天,几乎所有的广播电视报人都清楚,市场的认可才是广播电视报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7.
刘奋 《视听纵横》2002,(4):17-18
广播电视报如何办得“抓人”,有很强的“卖点”,使发行工作从“要他订”变为“他要订”?这是时下各家广播电视报都费尽思量的问题。目前,全国广播电视报已经达到250多家,其在各地的发行量之大,覆盖面之广,远非一般报刊所能比。但是,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特别是电视卫星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报原来所依托的某些广电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缩小,而它的报业特点却日益明显。因此,从报业的角度对广播电视报的“卖点”进行分析,进而认清广播电视报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机遇,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报如何深挖电视节目资源,优化整合节目内容是摆在广播电视报编辑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以《中国电视报》两文为例谈谈广播电视报编辑过程中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陈建生 《传媒观察》2006,(10):31-32
党报党刊的政治理论宣传怎样才能与时俱进,增强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对此,许多同仁见仁见智,方法多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一定要关注热点,做好热点引导。  相似文献   

20.
党报党刊是图书馆的当家报刊,在为读者服务中,起着其他报刊无法替代的作用。该文介绍了本馆注重发挥党报党刊宣传功能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