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建立. 一、真诚热爱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源于教师热爱学生的真诚,以"爱"感人,以"爱"化人.当教师真正从内心关爱学生时,才会有共同构筑的"凝聚力"教育工程,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振和共鸣,才会有教和学的同步,才会有师生角色的互换和互补.爱是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支柱、精神、灵魂.  相似文献   

2.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 ,是每个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必备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 ,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只有热爱学生 ,才会“读懂”学生 ,才会真正了解学生 ,才会密切师生关系 ,才会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创造良好的教育气氛 ,增强教育效力。那么教师怎样做到热爱学生呢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师爱”。师爱 ,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而真挚的、普通而持久的爱 ;是教师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生如子的亲密情感 ;是博大无私、深沉久远的一种高尚的情感。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做人。而要达到以上要求,教师必须要高素质,要具备合理的素质结构。面对21世纪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笔者认为,教师必备素质应包括以下几方面: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的核心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充满了爱,才会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才会关心、爱护、理解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师生关系和谐。德高为范,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还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感情、言行产生…  相似文献   

4.
<正> 在中学教育中,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塑造学生的品格,增进学生的才智。那么,中学教师怎样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 一、奉献爱心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核心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目的是把他们培养成祖国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前途的担心,都具体地表现在对学生的热爱上。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在感情上,思想上赢得学生,才能点燃他们的感情之火,激发他们的智慧之花。热爱学生是培养和造就有用人才的前提,也  相似文献   

5.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教学相长是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内容。在“思政课”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就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热爱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努力提高教师的自我修养及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6.
吴锐 《考试周刊》2012,(87):187-187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源于和谐,和谐可以产生美,和谐的美术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只有当你真正成为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才会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可以更好地“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和谐的课堂,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只有在和谐的教育中才能得到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寓教于乐强调教学是师生联袂演出,师生面临的是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只有双方携起手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感情倾向,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教学才能顺利进行。韩愈说得好":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师生在情感上不和谐,教师对学生不热爱,甚至见到学生就  相似文献   

8.
和谐师生关系是和谐教育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师生关系是和谐教育的基础,只有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才能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首先,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其次,教师应该尊重宽容学生;最后,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基础。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友好,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学生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如何构建尊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实施新课程教学工作中值得我们教师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一、爱学生是建立尊重、平等师生关系的前提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确实,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应…  相似文献   

10.
对当前高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核心、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从教师角度看,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要有相当的素质和形象,还要了解、热爱学生,要真诚对待学生,并要注意教育方式方法,自觉按教育法规行事。  相似文献   

11.
邱芬 《成才之路》2014,(15):32-32
正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会发生各种冲突和矛盾,教师只有将这些问题处理恰当了,才会使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只有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才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谈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知识渊博,为人师表丰富的知识,是赢得学生信赖的重要基础。要想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就要有渊博的知识,没有一名学生喜欢满脑  相似文献   

12.
师生关系是校园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如何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爱是师生关系得以和谐的基础和源泉。尽力把学生当成朋友去处把学生当成朋友去处是热爱学生的体现,是尊重学生的体现,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应从爱学生、了解学生开始。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达到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沟通,注意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在学习、身心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和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为  相似文献   

13.
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的教育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的教育观念因其日益明显的缺陷,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今社会的要求.民主平等教育观念要求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为此,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沟通,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4.
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的教育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的教育现念因其日益明显的缺陷,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今社会的要求.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为此,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沟通,平等时待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5.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的教师在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中应该"以学生为本"、真心真情地与学生交流,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学其道",教育才会有成效。  相似文献   

16.
教育需要爱     
吴维斌 《教师》2012,(9):19-19
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是啊,没有爱哪来的教育?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尽心尽力地去教育学生;才能培养出热爱祖国、理想远大,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品德优良、团结友爱,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四好少年”。因此,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正要提高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必须和谐师生关系,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要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对新课程标准的一些认识和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对如何增进高中阶段英语教学效果,作出初步探讨。一、和谐师生关系,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英语课堂高质量教学的前提。教育首先应是温暖的、有人性味的,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相似文献   

18.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学校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只有做到热爱学生.才能处理好这一关系,也只有做到热爱学生,才能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精髓。  相似文献   

19.
师生关系是校园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如何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爱是师生关系得以和谐的基础和源泉. 尽力把学生当成朋友去处 把学生当成朋友去处是热爱学生的体现,是尊重学生的体现,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应从爱学生、了解学生开始.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达到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沟通,注意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在学习、身心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和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为学生加油鼓劲、排忧解难,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  相似文献   

20.
从分析影响师生关系的原因入手,指出教师要热爱、尊重和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要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