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习作是语文知识应用的平台,也是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具体体现。所以,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多角度入手,通过多种活动的组织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习作信心,使学生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同时,也为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指导低年级儿童作文是小学起始阶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提高学生语文习作素养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要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有效地进行写话指导,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指导习作是一个循序渐进、复杂的、重要的过程。作文语文教师,我认为,学生作文指导贵在创新,贵在激趣。作文指导课上不是大谈写作方法和技巧,而是如何调动学生说和写的兴趣,学生兴趣调动了,才会给学生的自由飞翔加上强劲的双翅;才会发展学生思维,调动情感积累和生活经验;才能使学生不断地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兴趣乃写作之本”,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应该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相似文献   

4.
在习作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时常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苦恼,有些教师也挖空心思的指导学生写作方法、技巧,但往往不如人意。我认为,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从各方面入手,采用多种途径,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昆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永胜 《课外阅读》2011,(10):339-339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来说,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每次习作,老师讲完要求之后,学生总觉得没有可写的素材,对此,我觉得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觉得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糜彦彬 《辽宁教育》2014,(11):59-59
对作文,小学生普遍存在着畏难情绪,他们把习作当成—种负担,对习作缺少兴趣。习作畏难情绪的产生除了缘自小学生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日常积累等方面的因素外,还与教师习作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关。如果教师对习作教学的目标没有明确的认识,习作教学枯燥无味,也会导致学生对习作失去兴趣,进而形成畏难心理。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引导学生享受习作中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71):44-4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是重中之重,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的内部推动力。学生对写作训练有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最大成功。所以,要让学生对习作感兴趣,使学生乐于习作,爱上习作,就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而富有情趣的习作环境,选择感兴趣的习作材料,进行开放型指导,利用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鼓励学生进步,提高学习兴趣,在兴趣支配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写作活动,从而提高小学写作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正>在平时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对作文有恐惧心理。小学生如果没有习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  相似文献   

9.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写作兴趣是学生进行写作活动的推动力,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激发学生习作动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起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有计划地在活动中采取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习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初始阶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非常重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三年级作文教学中开展看图作文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写作能力,从而实现语文素养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对作文,小学生普遍存在着畏难情绪,他们把习作当成—种负担,对习作缺少兴趣。习作畏难情绪的产生除了缘自小学生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日常积累等方面的因素外,还与教师习作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关。如果教师对习作教学的目标没有明确的认识,习作教学枯燥无味,也会导致学生对习作失去兴趣,进而形成畏难心理。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引导学生享受习作中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的目标是:"能具体明  相似文献   

13.
习作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农村小学,习作教学是一大难题。学生的习作能力普遍不高,畏惧写作,教师怕上习作课,更怕改习作。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笔者对提高农村小学习作教学效率作了一些探索。一、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习作有兴趣,让他们体验习作的成功和快乐,学生才会想方设法调动自己的知  相似文献   

14.
陈燕露 《考试周刊》2014,(80):63-63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根据年级特点,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努力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重要的交流工具,习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以此作为教学重点来训练学生。在低年级的教学中,默守陈规、老一套的教学方法的效率不高,对学生也没有多大的帮助,现在更提倡兴趣教学,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习作,爱上习作,所以,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作浅显论述。  相似文献   

16.
李纪波 《考试周刊》2011,(18):80-8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水平影响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本文提出,要从激发兴趣入手,精选范文引路,培养修改作文能力,打破传统作文教学模式,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写,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刘海江 《江西教育》2010,(12):41-41
习作之所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关键原因是学生没有习作兴趣。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在农村小学的实施,为我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正在二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习作是一个难题,写不出东西,言之无物.那么如何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在多年的语文习作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培养良好的写作心理,让学生从心里愿意去写浓厚的写作兴趣是推动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巨大动力,是引起和保持学生写作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是建立良好写作心理的基础,是开发学生写作潜能的钥匙.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变"爱"呢?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首先要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19.
应用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是九年级语文第五册现代阅读和习作的主要训练。然而在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却不容易,因为学生已习惯于记叙文、议论文等类型的课堂教学与习作。要使学生对应用文产生兴趣,须在教学活动中,把应用文教学与习作训练相结合,把应用文教学和习作训练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潜移默化地产生学习的动机。  相似文献   

20.
习作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是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习作的指导与练习,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在各种活动中,培养习作兴趣,使其乐于习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