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谢淑贞 《考试周刊》2015,(40):184-185
我国是人口大国,智障人群数量也居世界前列。智障人群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教育与成长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智障儿童的受教育程度影响着他们的心智成长,直接关系他们未来发展,甚至决定他们在这个社会中将以怎样状态存在。但我国虽然智障人口众多,智障教育却起步很晚,发展得十分缓慢,与一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智障学校数量并不可观,智障儿童教育上存在很多问题,发展一直停滞不前,牵动着亿万大众的心。传统识字教学一般是字形故事识字和拼音识字,智障儿童接触学习过于生涩,既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又不利于理解记忆,需要在智障学生识字教学中寻求创新,打破这一瓶颈。儿歌学习起来简单易懂,且音律生动、朗朗上口,智障学生可以愉快学习、轻松记忆,为智障儿童识字教学开辟新路。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智障儿童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系统的、高深的科学化知识,而在于培养他们日后自立于社会的能力。由于家庭是儿童生活学习成长的一个主要阵地,于是我们就尝试把课堂搬到学生家中,让教育生活化,对智障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3.
智残生不是畸形儿,智障儿童是世界无限多样化花园里最脆弱、娇嫩的花儿,关爱是孕育智障儿童成长的重要养分。这就要求教师要倍加关心,把关爱的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切实提高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健康与安全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与保障,而对智障儿童进行健康安全教育,尤为重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除了要教会智障儿童健康安全的相关知识外,还要在态度和意识上进行培养,对他们进行安全行为和健康习惯的强化训练,让安全健康习惯成为儿童内化的一种意识,成为一种习惯,帮助智障儿童学会以健康安全的方式来生活。在此过程中,我们既要照顾好他们,也要想方设法让他们独立成长,鼓励并指导他们掌握健康安全成长的本领。  相似文献   

5.
安全教育是智障儿童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利用信息技术更加适合智障儿童的认知,可以将抽象的安全知识以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元素整合在一起,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和富有情趣,引起智障儿童的关注,调动智障儿童的积极性,激发智障儿童的安全意识,帮助他们健康安全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而智障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也应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语文学习能够提高智障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文学思维,以此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由于智障生学习能力较弱,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困难,本文针对智障生语文学习困难矫正案例进行分析,阐述案例内容、并对其矫正策略进行如下探究。  相似文献   

7.
农村小学智障生作为农村小学教育中非常难以攻克的群体,往往对一个农村地区小学教育质量构成最主要的障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社会物质基础和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农村地区的日渐凋敝。尤其是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出现松动但是没有完全崩溃的情况下,农村的日渐凋敝反映到农村教育中就是教育资源投入严重不足,连正常的义务教育开展都难以为继。就当前我国小学农村智障生的教育成长进行了简单分析探讨,在立足于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融合我国前辈理论研究成果,就如何促进我国农村地区小学智障生的成长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8.
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生,会有低度智障生。他们面对很大的学习困难,能日复一日地安静地坐着,先天因素让他们随班就读的校园生活不同寻常。教师是利用各种机会鼓励学生要有爱心,要帮助、照顾班上的智障学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孩子并不领情,似乎已经习惯了以往的生活。要让这些智障学生和谐地融入整个班集体,我们到底要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智障生学习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智障生受智力和认知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熟悉的大多是El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人、物、场景。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重生活化。  相似文献   

10.
<正>在我们教育的对象中有这么一些特殊的群体——智障生。他们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发现智障生常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学习等现象,并呈现出今天学、明天忘等特点。根据智障儿童学习特点和身心特点,在数学课上尽可能多安排些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的手动起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通过手、眼、大脑等多感官合作协调工作,有效提升智障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一、注重动手操作的整合性  相似文献   

11.
智障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同一年龄的正常孩子相比,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非常差,写作作为一种有效的人际沟通方式,理所当然成为智障生日后步入社会必备的生活技能之一。由于先天不足、基础知识薄弱,生活经验少等各种因素影响,智障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表现为用字、用词、写句能力极其低下,写作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情。基于此,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作文教学对策,以供一线特教语文教师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智障儿童生存能力是智障儿童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其中社会适应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文章从学会生活自理,在生活中锻炼智障生;进行鼓励性评价,让智障生充满学习信心;创设仿真情境,培养智障生生活态度;通过游戏形式,培养智障生自理能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培养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特殊教育的神圣使命。让智障儿童具备正常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学习自理能力,才能适应将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家庭负担,还能有效地减轻社会负担。本文围绕如何培养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阐述,旨在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4.
随班就读的轻度智障生具有特殊性.在智力因素方面,智障儿童语言发展速度慢,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在心理因素方面,智障儿童在与人交流沟通方面存在很难解决的障碍,他们胆小怕事、依赖性强、不敢或不愿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容易退缩和放弃.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8,(44):4-5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也是智障生语文教学的重点。由于智障生先天性障碍的影响,他们的识字能力较弱,在识字教学过程中,特教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资源、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他们更快、更准地多识字,为其终身发展夯实基础。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并对其教学原理及重要意义作出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智障学生入学晚,他们的童年基本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接受的信息都来自家人。作为智障孩子的家长就更应懂得怎样来引导孩子、教育孩子,以促进孩子的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17.
何卫萍 《考试周刊》2016,(11):161-162
智障学生由于大脑受损思维能力往往过于直观,抽象能力较差,概括性思维差,整体的思维能力缺乏目的性和独立性,使得他们的认知、情感、沟通能力及自我服务、社会适应能力明显落后于普通学校学生,为了让智障学生能更好地步入社会,回归主流,智障儿童教育的最终目标与落脚点,在于通过教育和训练,使他们适应社会,使他们成为能自食其力的人。因此,应以生活为中心,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多种生活劳动,在各类活动中建立有效互动机制,不断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在可能的情况下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中、重度智障生多伴有多重障碍,如:语言缺陷、肢体残疾、行为笨拙等,因而教学训练的难度相当大。对他们要实现有效训练.需要在现代化生活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智障生身心特点,构建生活化课堂。  相似文献   

19.
智障学生具体表现在对知识的认知、学习中逻辑思维能力极低;并由于思维发展不成熟,他们对某一事物存在瞬时记忆、瞬时遗忘的状态,却无法从具体转化为自己内在抽象的概念。本文主要就"智障生语文阅读"做研究,讨论如何让智障生更加顺畅、流利的学习语文,改变对事物的外部特征的认识,尽可能地转为内在的、有规律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节奏感是一种人的本能,从原始民族的身上和幼儿身上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但对于智障儿童来说,由于智力上的缺陷,他们是较缺乏与生俱有的节奏感潜能。因此,在培智音乐课堂中培养智障儿童的节奏感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