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学作文教学项目设计直接决定习作的质量和方向,小学习作教学要引导学生设计好习作项目框架,根据项目框架组织作文材料和安排作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有主题、有层次地写好作文,避免没有主题、没有条理地乱写作文。优化习作话题,不断提升学生习作能力,让学生乐意写、愿意写、主动写。  相似文献   

2.
毛凤梅 《宁夏教育》2014,(10):57-59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作文兴趣的培养,作文方法的引导,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习作教学走进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美好的人、事、景、物。让习作教学走进情境,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认识水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情趣,激发习作兴趣。让习作教学走进想象,给足学生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引领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让习作教学走进模仿,使学生有法可循,降低作文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不仅训练学生习作,还要学会修改习作.批改作文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需要老师的引导与指点,通过示范修改,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怎样把一件事情写具体.习作的修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步登天,要有针对性.习作修改的良好习惯要逐步养成,让学生掌握修改方法,提高自改作文能力,最终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作文来源于生活,习作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生活入手。习作的外延应该与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习作的源泉。因此,以生活为课堂,走开放作文之路,是一条有效之路。  相似文献   

5.
郑慧媛 《教师》2013,(4):115-11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畅游书海,撷英拾贝,快乐习作呢?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作了以下的探索和实践。一、畅游书海,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就成为提高习作能力的一个前提。如何激发他们的习  相似文献   

6.
蔡春龙 《中国教师》2013,(14):42-43,56
小学生的"自能作文"能力需要在习作实践中培养,这就要让习作课堂成为"学习的场所",即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性习作实践,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性习作教学,最终让学生学会运用习作方法构建习作体系,具备"自能作文"能力。一、引导学生与"素材"对话,发展"规划习作"能力在习作教学中,"素材"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学生而言,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性活动。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积累习作素材和知识,鼓励学生放开思维,大力倡导真实的写作思想,引导学生习作走向创新,走向个性化。  相似文献   

8.
陈昌发 《小学语文》2011,(11):43-44
小学生习作指导要重“作文前”,即重视学生作文动笔前的观察指导和体验引导等环节,这对于打开习作思路、准备习作素材来说,无疑是正确、必要的。同时,习作指导还应重视“作文后”,即习作初稿完成后的修改指导。  相似文献   

9.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为生活,所以精彩”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评价学生习作。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生活是习作表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习作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10.
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的评后修改,是习作训练的重要一环。然而,长期以来,这个习作训练环节却普遍存在"弱化"的现象,影响、制约着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必要引入"二次习作",并加强管理与研究,采取"可操作性的‘二次习作’方法"、"自主性的‘二次习作’训练"、"激励性的‘二次习作’评价"和"过程性的‘二次习作’展示"等指导策略,以有效引领学生做好习作评后修改,提升习作质量和能力,促进小学作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三年级学生刚从口语阶段过渡到习作练习的初步阶段,他们对于什么叫习作、怎样进行习作、习作有哪些方法,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观察方法、创造思维等方面加以耐心、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相信他们一定会写出内容丰富多彩的习作来。那么三年级学生的起步作文应该怎样引导呢?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我认为可以从积累、仿写、想象、练笔几个方面去指导。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难一直以来是小学作文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笔者通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激发学生兴趣,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注重家长参与等手段,来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难的问题。多年习作教学研究结果表明,以上模式重构有助于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有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学生作文开辟广阔的生活时空,走生活写真与作文个性化结合之路,在习作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读写基本功,提高学生的理解、表达、观察、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乐学爱写、全面提高写作能力,这是我们习作教学追求的共同目标。近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有效的场境,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写真、写个性化习作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究,也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在此不揣浅陋,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习作贵在创新。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创新作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创新习作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些尝试。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习作目标与学生"学情"特点,引导学生在选材上实施突破策略,在生活中发现习作素材,在情境中触发习作灵感,在读写结合中触发发掘习作素材,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素养。  相似文献   

16.
葛永娟 《生活教育》2014,(24):28-30
遭遇学生虚假作文时怎么去引导?调查去发现问题,在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时解决问题,这是笔者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探究和本文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通过截取指导学生修改习作这一教学角度来论述开展学生习作"打假"活动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习作的真实性,鼓励和教育学生写真作文。  相似文献   

17.
<正>作文微电影是汲取了传统习作教学中的精华,与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观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采用作文微电影教学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习作畏难情绪,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为其注入创新的心理动力;能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提供创新的源泉;还能教给学生习作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作文来源于日常生活,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生活入手。母语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学习活动,尤其是习作教学,习作的外延应该与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习作的源泉。因此,以生活为课堂,走开放作文之路,是一条科学之路,是一条轻松之路,是一条有效之路。  相似文献   

19.
作文讲评需要艺术,要讲究策略。教师应中肯评价学生作文;引导学生修改习作;共赏佳作,激趣提高。通过对作文的讲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掌握写作规律和技巧,从而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提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引导儿童克服畏惧习作心理,乐于习作;同时,也能够利用生活平台对习作方法进行浸润,提高习作水平,善于习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