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生命的主题     
从报考档案专业的那一刻起我便与档案结缘,与她相依相守的20年时光如流水般轻快滑过。但这根本来流畅的生命弧线却在2009年的一天被一纸体检通知书无情斩断:我被查出了癌症,而且是重度晚期。风乍起,将我平静的生活吹了个惊涛骇浪。  相似文献   

2.
想起你,便想起席慕容的<与你同行>.因为也想让你在我身旁,"倾听我快乐和感激的心".我总想,即使世间所有的灯光变得沉寂.任哪一股风却都不能吹灭,你这盏灯.因为你已变幻成无数心灯,永远与灵魂同行.  相似文献   

3.
交规噩梦     
我的一个朋友考交规考了五次才及格,成了我们嘲笑的对象,只要提到这事便说他“智商”低。当我第一次考试,志得意满按了“交卷”键,电脑屏幕上缓缓打出“对不起,你的考试分数88分,不及格,请继续努力”时,我的心立刻凉了半截。[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岩焕 《大观周刊》2006,(44):60-60
或许因为年轻,或许工作压力太大。心中与一团模糊的欲望,一直期待也总是认为,能在某个陌生的地方遇到某个事情,那一刻便是心里所有的结都被解开的时候。于是心在流浪着,没有平静。为此我喜欢旅游,不愿在原处呆着。  相似文献   

5.
2006年5月17日下午3时40分,一位中年妇女颤抖着双手,将一面写着“关心、有心、细心、用心、诚心、耐心、热心、贴心”的鲜红锦旗送到了南京市档案局(馆)查档接待室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胡刚手中。她热泪盈眶,饱含深情地说:“我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此刻,我不知说什么……”感人的一幕,笔者有幸目睹。  相似文献   

6.
元旦前的一天。19时30分。我准时来到新华社大楼郭超人的办公室。他非常忙,戏称自己这个副社长“成了大事务长”;而我几乎是强人所难,一再要求尽快采访。郭超人正在外面开会,这晚恰巧回社有事,便见缝插针接待我,言明所谈仅代表个人。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你了解新华社这几年的情况吗?”没有官话,郭超人快人快语。因为过去多是跑报社,对新华社的情况了解得零零碎碎。我如实相告。“那么,我先介绍一下83年以来的情况,以便你掌握一点历史背景。”郭超人笑了笑,关切地说。虽是初次接触,却一下子缩短了  相似文献   

7.
初进入《领土》首先便让人感觉到在诗梦般的城市。让人如临其境:高大雄伟的建筑令玩家惊叹不已;优雅动听的音乐令玩家陶醉其中……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深深打动着你我的心,你将会被《领土》独有的魅力所吸引,与你的朋友们一起,在这片未知的土地上创建自己的领土。去感受《领土》带给你英雄般的荣耀吧。  相似文献   

8.
尺牍情怀     
在我的书桌里,珍藏着一个小木箱,约一尺见方,里面全是信件。 珍藏不为别的,只为珍惜和保存这一份份美丽的纯真和浓浓的情意,让岁月留下一点记忆。每当我感到孤独时,便会轻启箱子,取出那一页页书简,在灯下静静地展读。面对或娟秀或奔放或有几分笨拙的字迹,咀嚼重温那一句句或轻松俏皮,或庄重含蓄的话语,亲情、友情的芳醇便会在脑海中弥漫开来。心池不由得漾起一阵阵快乐的涟漪,对真切人生的热爱和眷念亦会油然而生。 在这众多的信件中,我最为珍爱的,便是父亲的来信。身处异乡的我每次收到父亲的信,总是欣喜若狂。这不仅因为一份亲情的牵挂,更因为父亲的信总能给我以裨益和启发。  相似文献   

9.
在如雷的掌声中,我登上了高高的领奖台,系主任微笑着把一枚亮闪闪的军功章佩戴在我的胸前。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在心中默默地呼喊着:母亲,听到这掌声吗?它为我的成功,更为您的恩情。军功章里有您的一半。1996年我刚考入军校时,自以为进了保险箱,整日无所事事。母亲觉察到这一点,便接二连三来信勉励我趁年少多学点本领,井告诫我“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我有所触动,便试着在课余饭后写写稿子,可是当一本本的稿纸用完后,面对的只是一叠不断增高的退稿。我自认不是那块料,心灰意冷,准备歇手不干时,却收到了…  相似文献   

10.
艾青同志曾为我母亲子冈的告别仪式写了两句诗:“你在冬天走了,为的迎接春天。”母亲是在“三九”第一天离去的,更是在比严冬还要残酷的长期肆虐中病倒的。她走了,但那一颗滚烫的心还关注着人间,她渴盼春天——尤其是新闻改革的春天……母亲在30年代从一名文学青年起步,本来从气质修养上讲,她完全有可能成为作家。但抗日的烽火惊醒了她,黎民的惨状激励着她,于是从二十一二岁时便走上了新闻岗位。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空前尖锐,可以说是母亲及其同代记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儿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儿的头,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  相似文献   

12.
当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产生了一种忐忑不安的感觉。因为无论从年龄、学识还是种种其它原因,由我写这篇东西都是极不合适的。不仅仅因为李仁臣同志是我们的老总(我们大家都习惯称他老李而不叫官衔李总,这应该算是人民日报的一个优良传统吧),也不仅仅因为老李是我复旦的学长(比我高了许多届),更因为他的文字功底与人生经历都比  相似文献   

13.
我是南昌陆军学院的新闻干事。记得初次来军报时,一些老新闻干事便来传经:“找编辑编稿,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找版面编辑。因为编辑编的稿件太多了,而版面有限,不找版面编辑落实,最终会前功尽弃。”我想也是这个道理。院校组编辑姜宁了解我这个想法后,也许看到我这个“朽木”可雕也,于是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你今后采写稿件,我给你制订一个标准,就是要写我们编辑不得不编发的稿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什么是编辑不得不编的稿件呢?经过一段时间的采写实践和编辑的不断开导,我逐渐开窍了,注意从报纸上学…  相似文献   

14.
体育彩票     
最近,我迷上了买体育彩票。对于我来说,买彩票不仅仅是想发一笔横财(这谁不想呢),更重要的是——或者说同等重要的是,买彩票给我的生活注入了希望。原本我的生活过得是有点暮气沉沉,每天干着相同的事情,见着相同的人,动着相同的念头,你完全看不出这种生活的堆积最终能导致出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这种堆积的本身有时都会让你感到厌烦,感到了无生趣。但  相似文献   

15.
陈誉教授是我的导师.我敬仰他,不仅仅因为他是我的导师,而且因为他是中国图书馆界的大师.他的精神不仅仅影响了我和我的同学,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图书情报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金铃 《新闻三昧》2004,(8):43-43
屈指算来,你为我供稿已有两年了。你喜爱动笔耕耘。2001年,经同事推荐,我与你取得联系,并请你为我编辑的《精彩点击》专版每周提供一篇图片点评。从那时起,常常是每到周一便有一封邮给我的信,信封上总是排列着工工整整、一丝不苟的几个字——金铃同志收。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即使你有时外出,也会或提前赶出稿子,或从当地给我寄来。每每展开稿件,读着那一篇篇观点鲜明、语言生动、饱含深情的评论,我总禁不住会想,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相似文献   

17.
紧急出发     
马智 《记者摇篮》2005,(10):27-28
1998年1月13日晚6时30分.当我从沈阳化工研究院的澡堂出来时,发现我的手机和传呼机上有超过10次的未接电话和紧急呼叫。我拿起电话赶紧回话,电话那边传来了东北总部马主任焦急的声音:“马智,你在干什么?怎么到处找不到你?赶快出发,不管采取什么方式.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张家口采访。”  相似文献   

18.
曾几何时,在我们把日历翻到12月的那一刻,我们也曾感叹:“又是一年了!”这感叹虽然略带深沉,但在我们身体里停留的时间还不足一秒钟。2004年眼瞅着就要过去了,过去的一年留给我们的是怎样的思考——似乎不仅仅是我们轻声的叹息……  相似文献   

19.
怎样拥有杜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朋友知道我喜欢杜拉。后来这成为了一种持续不断的状态。这样无论好还是不好,却是我无法选择的。让生命中有一个女人,与你心心相印。在她的灯塔一般的照耀下,走你的路。你便有了依托。仿佛始终有人做伴。而且是一个熟人。在你的身边,说着她的故事。而你听。与她分享她的痛苦与爱情。那痛苦与爱情也是你所熟悉的。因为你了解她,就像了解你自己。这就是一种关系。一种关于灵魂的关系。你不管那个女人是不是有时会让人难以忍受,但她就是那个人,亲近着你  相似文献   

20.
自从我认识了你咱俩便成了莫逆你我膀摽着膀心贴心形影不离你教我什么是邪恶什么是真理我爱护你让你插上翅膀飞出信息创造奇迹自从我认识了你咱俩便成了亲兄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