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的宣传价值,即新闻事实本身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体现传播者主观意图,思想主张的素质。新闻的传播说到底也是人的传播,就导致了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做出的新闻是不尽相同的,尤其体现在对于新闻价值及宣传价值的把握上,不同的受众对于新闻的期待也有差异性。文章从各种特殊事件,知名节目的报道中,观察中西方媒体产生的不同反应,分析新闻本身的价值和新闻的宣传价值在不同的体制和社会背景下是如何权重的,传媒人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在不同的体制和文化背景下,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念。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新闻日益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首要渠道的情形下,主流网络新闻媒体如何把握主流价值观的宣传价值取向,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显得日益重要。本文以新华网的报道为例,分析在海地地震报道中我国网络新闻媒体的新闻价值取向和宣传价值体现,并探讨如何更好地把握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聚焦宣传与新闻相脱离现象一级党报,同时具备宣传和新闻两项职能。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凡是刊发在党报上的新闻都应该是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高度统一的,因为宣传价值只有符合新闻价值,报道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做足做活时政新闻 党报作为党的喉舌及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把一些会议和领导活动公开报道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事情的内幕,这本是好事,可是一旦连篇累牍,让会议新闻占去大半个版面,就会惹人厌烦。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地方党报对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的报道要有所选择,要看其有多大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是否能吸引公众的共同兴趣。也就是说要视具体情况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5.
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我国媒体的基本报道方针之一.然而在新闻实践中,正面报道却不一定都能取得正面的宣传效果.有一些正面报道,表面看来主题鲜明,角度巧妙,很有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然而却经不起仔细的推敲,显得"假、大、空"甚至导向错误,非但没有对社会生活产生积极作用,反而带来不良的影响.这类正面报道出现"负面效应"的现象严重地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声誉和公信力.那么,如何有效防止正面报道出现负面效应呢?  相似文献   

6.
刘景义 《记者摇篮》2005,(10):50-51
新闻角度,就是报道新闻的立足点,也指记者在采写新闻时选择新闻事实的某一方面,同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切入,其新闻就会产生差别很大的宣传效果,研究如何选择新闻角度,对于提高新闻的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我认为选择好新闻角度应该处理好新闻角度与新闻主题,新闻价值,新闻素材,  相似文献   

7.
冯乔  赵淑清 《记者摇篮》2004,(10):52-52
对于新闻宣传,一直存在一种错误观点,认为新闻与宣传是两码事,新闻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信息,而宣传则主要是主体向客体灌输自己的主张。因而二者要“分家”。还有人提出,新闻报道要淡化政治,淡化宣传,多写不带宣传味的可读性强的所谓纯新闻。的确.新闻事业的特性是传播新闻,但传播什么,为谁传播,怎样传播。却具有鲜明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中,信息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扩展,人们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快速地获取众多信息。如果我们的新闻宣传不能解决一般化、简单化的问题,缺乏新意的选题、一成不变的报道模式等,再有耐心的读者也要“移情别恋”。而如果报道根本吸引不了受众,宣传目标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按新闻规律办事,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尽最大努力用新闻价值去提升各类报道的宣传价值,最终实现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刘莉 《新闻传播》2005,(6):35-35
深度报道最鲜明的特征,在于题材重大、主题深刻、结构广阔、富于理性色彩四个方面。题材重大,要求报道的是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现实针对性强,典型性强,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主题深刻,要求从宏观和全局的高度揭示新闻事件或重大问题深层内涵与本质:结构广阔,要求报道时空跨度大,完整地、有始有终地追踪事件,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宏观事物,既回顾过去,又透视现在,还前瞻未来,纵横剖析,有明确的结论,使新闻报道立体化;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宣传如何按照中央的精神把工作做好,做到有利于稳定,有利于鼓劲,只能帮忙,不能添乱,确实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大问题。”这里,李瑞环同志十分强调新闻宣传的社会效果,即十分重视新闻报道的宣传价值。重申党性原则,提醒我们不可忽视宣传价值谈论新闻价值,我们搞过几年新闻报道的,一般都不会觉得陌生。但说起宣传价值,我们的头脑中尚未有深刻印象。有时我们埋怨报纸,尤其是头版上一些稿件没有或没有多大新闻价值,而很少考虑到它是  相似文献   

11.
张凯 《青年记者》2002,(4):28-28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告诉我们:在阶级新闻事业时期,价值是有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之分的。只有具有新闻与宣传双重价值共同提高的新闻,才能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也只有把握好这两者,才能更好地把握新闻创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过多过长、而又忽视实际内容和新闻价值、影响宣传效果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央和地方各级主流媒体的一个难题。本从新闻传播规律和宣传规律入手深入分析当前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揭示以新闻价值为核心彻底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从两方面提出改进时策:一是党政领导从自身做起,清除“官本位”的观念,不再把新闻报道的多少、位置、频率与自己的地位、政绩挂钩;二是新闻媒体要自觉提高报道水平,实现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有机结合,运用新闻传播规律更好地完成党的宣传工作,从而达到新闻传播的最佳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作为县级电视台的记,我们都有很深刻的体会:一般性新闻报道较多受当地宣传环境的影响。每天有上级部门给我们布置很多采访和宣传的任务。由于一线记人手紧张.客观上给造成疲于应付的局面;主观上记新闻敏感性不强.采访深度挖掘不够。于是乎会议报道多,领导人活动多,连乡镇报道员送上来的稿子也大多是宣传乡镇领导的活动:而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百姓的新闻较少;程式化、中规中矩的新闻多,而有自己的观点、有鲜明个性的报道较少;强调宣传功能过多,而对新闻价值尖注注太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探寻新闻规律和宣传规律的最佳结合点呢?  相似文献   

14.
党委的中心工作多是带有全局性的工作,也是市级党报宣传的重点。可以说,这类报道的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都很高。但是,我们的一些市级党报在宣传报道中,只记住了“守土有责”和“服务服从”,却忽略了“办好办活”,以致影响了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5.
会议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点,改进会议报道,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把会议报道做新 一是选择最有价值的事实进行报道。许多会议涉及多个议题,报道会议要拎出“新闻眼”,抓住最具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问题进行报道。一篇稿件通常只有一个主题,只有抓住主题,突出重点,才能抓出新闻甚至重大新闻。  相似文献   

16.
新论速览     
《新闻前哨》2008,(1):9-9
“负面报道”不是“负面影响”;对外宣传不宜生硬灌输概念;融合新闻:新闻传播业的新转型。  相似文献   

17.
事物本身都是多侧面的,它好似一个五光十色的多面体,既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表现,也可以从那个角度去揭示,不同的角度得到的是不同的认识价值。我们从事消息报道也一样,角度选取的不同,产生的宣传效果就不一样。如果选择的角度革常。写出来的新闻就平淡无奇,如果角度新颖独特。写出来的新闻就富有新意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冯浩 《军事记者》2003,(2):23-25
现阶段,军队建设日新月异。这要求军事新闻媒体要以最最快的速度,通过各种军事新闻体裁,尤其是军事消息,将这些变化发展迅速、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来。于是,军事新闻一方面要快速真实地反映军队建设的各种情况,更重要的是,军事新闻还要宣传中央军委的各种精神、指示、观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两个方面,有时也会产生矛盾。在具体分析这两个方面之前,我们先界定一下军事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以及二者的关系。一般地说,军事新闻价值是指军事斗争、军事活动事实具有在社会上传播价值的各种素质的总和。其构成要素为真实性、新鲜性…  相似文献   

19.
李晓东 《记者摇篮》2005,(10):48-48
新闻视角,是指采写者选择把握新闻角度的着眼点。在相同的新闻事件中,由于选择的视角不同,作者写出的新闻作品就会大不相同.表现出新闻价值也是良莠不齐、有高有低。因此,选择好新闻视角.是新闻采写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对外报道中,选择好最能引起国外读者共鸣的角度,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电视会议新闻是党和政府通过电视媒体直接宣传政策、指导工作、动员群众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长期以来,电视新闻会议报道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多”(所占分量大)、“长”(单条会议新闻长)、“呆”(声画两张皮)、“空”(程序式、公式化)的现象,逐渐疏远了与受众的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议新闻的权威性和感染力,湮没了会议新闻的价值。因此,为会议新闻报道“整容换面”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