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我国各界较为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次"两会"也将其作为重点问题被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怀和重视.关于大学生就业堆的原因,各家众说纷纭,有说是扩招所致,有说是金融危机影响,有说是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还有说是学生质量下降、不能满足社会岗位对其能力的需要,等等.  相似文献   

2.
早在今年年初地方"两会"召开时,就业就成为不少代表和委员们密切关注的问题.以上海市政协统计的大会发言、提案为例,就业等相关字眼出现频率最高,涉及应届大学毕业生、农民工、乃至工人"中间技能阶层"多个群体.就业,民生之本,关乎稳定.对如何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刘社建研究员从拓展就业渠道、有效落实就业政策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峻性有目共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就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对大学生、高校、用人单位三大主体的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并尝试使用"专业景气指数"和"区域吸纳能力"导控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及就业流向,最后分别从就业的入口处和出口处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30年来最为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在今年出现,千万人的就业高峰和金融危机碰头,让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求职无门.截至3月10日,广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7.61%,毕业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相比2008年同期下降50%.如何应对挑战?"两会"上,代表委员发出强音:大学生就业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既要有长远规划,也要有临时的超常规措施,政府作为、高校援手、学生自救,每个方面都在大学生充分就业的系统工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投资千亿以优厚的待遇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地区任教"、"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以促进就业"、"利用充足的科研经费暂时性地雇用大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等等.随着更多智慧和爱心的呈献,大学生的就业之路肯定会越拓越宽.  相似文献   

5.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讨论的焦点.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性,建立长效机制,破解大学生的就业难题迫在眉急.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就业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却出现"毕业即失业"的怪现象.因此,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相似文献   

7.
师韵茗  陶宏 《文教资料》2009,(20):195-197
大学生就业问题本质上是市场问题,就业难也本应是正常的市场现象.就业市场在竞争机制下由于供需失衡,导致价格调整,出现"滞销"现象.大学生的就业与诸多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已经演化为社会问题.然而,大学生的"质量"问题已摆在大学教育工作者面前.针对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现状,学生工作者对就业工作指导应当从对整体大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的引导两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官"开始自发探索阶段.到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在国家政策的扶植下,一时, "大学生村官"成了热议的新名词.说到"大学生村官"计划,有关专家认为,它能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地缓解了目前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然而,大学生村官是否能够真正能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分流呢?  相似文献   

9.
吕天 《文教资料》2008,(4):176-177
大学生"就业难"如今已成为社会、家长关注的头等大事.此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薄弱也逐渐为大家所重视.文章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原则、现实意义以及如何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质量下滑背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注大学生就业"质量" 大学生就业质量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根据国情特点,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应该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环境、专业对口和对工作的满意程度等内容.大学生就业率只能反映就业的量,但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就业的质;而大学生就业的质量不仅能反映就业的"优劣"、结构、层次和性质,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就业的量.所以,我们研究、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要积极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另一方面还必须更加重视就业质量的理论探索,在提高就业率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就业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2012年3月7日)晚上8点,去中国教育报刊社参加了"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教育厅厅长李东福,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等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12.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该坚持标本兼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标"和"本"的含义,并对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教育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从长远来看,高校应该重视和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从现阶段来说,高校一方面要就如何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工作进行各种有益探索,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只有坚持标本兼治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解决此问题的一个关键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正在此间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市长谭仲池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14.
"被就业"拷问大学生就业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们的社会也仿佛进入了"被"时代.诸如"被自愿","被代表"、"被自杀"等.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则出现了"被就业"."被就业",简言之,即部分大学生实际上没有就业,但在学校却被登记"已就业",而且相应就业信息,比如就业单位、报到时间、各部门公章等可谓一应俱全.就业材料不差分毫,只是与事实相去甚远."被就业"究竟是一场怎样的"闹剧"?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大代表、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今年两会期间说,我国近期将开展"十万大学生村官"工程。这表明,我国的"大学生村官工程",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继续深入推进。而分析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开展的"大学生村官工程"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生就业难不单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社会体制深层矛盾的具体体现.结构性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原因入手,如劳动力市场结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就业偏好结构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科学构建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是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难作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入手,在客观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资源整合、教育渠道拓展"四条路径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对高校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结构性因素塑造大学生的就业行为.社会收益的结构性分割,教育体制中教育理念、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等结构性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行为的城市、行业和地区指向性.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劳动力市场需求与大学生就业行为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的结果.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因素入手.  相似文献   

19.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女性的就业率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女性的劳动保障体系是比较健全和完善的,不仅男女同工同酬,女性还享有特殊的有薪假期和生育补贴.然而,近几年来,女大学生就业却明显难于男大学生,其原因似乎很简单,只因是女性,但又不尽然."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聚焦女大学生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花那么多钱培养一个女大学生不容易,她们自己也希望能够学有所成,可是严峻的就业问题却越来越让这些女孩子求职无门,看不到希望."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总政歌剧团女高音歌唱家孙丽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