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扎根于民族音乐之中,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大胆改革创新,是二胡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核心精神和前景目标。只有将传统继承与创新发展合理运用、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华民族的新音乐文化,使二胡艺术不断稳步坚定地进步完善、蓬勃发展,尽显时代精神和艺术风貌,使中国音乐前程似锦、绚丽辉煌。  相似文献   

2.
当今中国花鸟画发展各成一家,争议颇多。花鸟画发展走势必应遵循的主线就是继承传统,传承文化,在继承的同时加以创新。花鸟画之创新,没有传统不行,但不是要死抱传统。艺术更需要"与时俱进"的精神。我们应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同时兼收其他艺术形态养分。吸纳传统文化之神韵,承袭书画笔意之灵韵,秉承空间构图之意韵,兼收并蓄,开创时代之新。  相似文献   

3.
创新不是盲目地吸收和妄自菲薄,而应是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继承传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传统,发展传统才是真正的继承传统。在艺术多元的新世纪,广泛吸收人类一切明成果,已成为一种趋势,立足于传统,立足于时代,立足于生活,兼容并蓄,不能创新求变,是发展传统 圆通大道。  相似文献   

4.
传统民族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艺术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院校进行设计艺术教学的必经之路。如何将传统民族艺术与实际应用完美结合.积极吸收新的艺术元素并加以创新是艺术院校设计艺术教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瓯塑作为浙江温州特有的民间艺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对瓯塑艺术的弘扬发展对于传承瓯越文化、发展温州本土文化具有特殊意义。通过瓯塑艺术现状分析和亲身创作经历,就瓯塑艺术的创新发展之路提出四点创新:在思想观念上要创新、在继承和弘扬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材料应用和工艺方面的创新、在人才培养方式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朱泽忠 《文教资料》2006,(30):171-172
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种文化保持其青春活力的不竭源泉。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  相似文献   

7.
面对世界艺术,中国当代油画肖像艺术在发展变革中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话语权”。而艺术审美形态的发展变革必然会与地域、时代文化艺术表现和追求相对应。在学习和继承西方油画肖像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会中国优秀的本土文化使之具有当代中国人文精神是中国油画肖像艺术语言现阶段需要探索的问题。而辩证的运用“写实”与“表现”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所产生“表现性写实”语言是置身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当代油画肖像艺术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探索出的具有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个性化绘画语言表现形式。在当代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的探索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开拓性。  相似文献   

8.
书法是汉字之美的艺术体现,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如何让中学生热爱这门艺术,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指明了方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新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相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两者的融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在融合过程中应注意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用的同时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张蕾 《中国教师》2013,(14):21-23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是其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脉,需要这个民族的全体成员共同维护、继承和发展。中学美术教师肩负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精随的责任和义务。继承古代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既要秉承"传统"之根,又要彰显"现代"之灵,在交流与融合中"继承"和"发扬"。一、世界的认可,历史的责任国际艺术大师毕加索非常崇拜我国艺术大师齐  相似文献   

11.
继承传统民间艺术丰润社会精神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承栽作用。它所具有的和谐意识、润化功能对当代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具有独特的审美影响力和社会功用,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大力弘扬民族文化艺术,丰富和润化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2.
兼容并蓄 和而不同——中国声乐跨界演唱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跨界演唱现象作为传统唱法的现代创新演绎,以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广大的音乐市场生存空间,契合了当代和谐中国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主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兼容并蓄,注入"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将推动我国声乐艺术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立象尽意"是中国书法追求的目标,"意象美"是书法形象的基本特征,书法的意象乃是人间万象,用自然意象观照书法精神,从书法中感悟自然的生命情趣,感悟人的生命意象,感悟人的气质品位意象,集精气神情形意于笔端,塑造书法的意象美。书法的发展必须遵循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传承优秀书法传统文化,更要融入现代的诸多元素,才能实现真正的书法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有深远的影响。艺术创新源自传统。从混沌理论的视角看,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创新有重要的影响;是推进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一个要因;也是把中国特色现代艺术设计推向世界的一个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的线描历史源远流长,线描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后,已经成为很有生命力的绘画语言。硬笔线描造型以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融合中西方艺术观念,从培养学生观察、描绘、表现事物的能力着手,将各类造型训练用硬笔线描的方式分阶段融入到教学中。使线描这一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得以拓展和升华,使之绽放出时代的光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汉字学的角度讨论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认为普及汉字知识对继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汉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其历史悠久,变化复杂,汉字知识的普及有利于认识繁体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利于书法篆刻艺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艺术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具有重大作用,要从儿童抓起。儿童艺术教育创新受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性吸收,是儿童艺术教育创新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8.
汉字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开展书法教育有助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书写技能,培养学生审美趣味,陶冶学生情操修养。当下书法教育严重缺失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使传统的书法艺术教育回归到正常轨道。让书法教育回归语文教学的怀抱,把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传承给学生,是历史赋予语文教师的一项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9.
革命传统文化是我党创造的先进文化.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老区高校在传承创新革命传统文化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并独具优势.通过挖掘、整理、提炼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从而实现其职能使命.在促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可避免大学的同质化发展.在促进老区文化社会发展的同时可推动大学自身形成区域文化的中心.  相似文献   

20.
为了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责,高校应该将传统文化精华融入教学.根据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文化传承的内容可以分为文化精神与价值观、传统设计思想、传统设计方法和设计元素等四个层次.在教学中要从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出发,梳理相关知识体系,针对性地组织文化传承的内容,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任务设置来实现相关的教学目标,以时代和生活为导向,在不断应用中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