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推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教材的表述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二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中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得出过程进行了如下描述: (1)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可知,行星必然要受到一个引力.  相似文献   

2.
中学物理中所涉及到的圆周运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体只受主动力(如万有引力、库仑力)作用下的圆周运动,称为无约束圆周运动,如人造地球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所做的匀速圆周运动;负电荷在库仑力作用下绕固定正电荷所做的匀速圆周运动等.另一类是物体除受主动力外,还受约束反力(如悬线的拉力、轨道的弹力等)作用.从而被限制在某个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称为有约束的圆周运动,  相似文献   

3.
陈长宏 《新高考》2004,(4):41-42
在天体运动中有这样的现象:两个星球绕它们连线上的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称为双星),这两颗星的质量并不完全相等,但悬殊不像地球和太阳那样大,因而二者在其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作用下,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圆周运动.现测得两星中心距离为R,其运动周期为T,求两星的总质量.  相似文献   

4.
1.匀速圆周运动的分运动 是简谐运动设质量为m的物体绕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做速度为v的匀速圆周运动.  相似文献   

5.
傅雪平 《高中数理化》2007,(9):43-45,39,40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面列举的情况下所做的功不为零的是( ). A 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引力对卫星做的功; B 平抛运动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C 举重运动员,扛着杠铃在头上的上方停留10 s,运动员对杠铃做的功; D 木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支持力对木块做的功.  相似文献   

6.
[赏析一]重庆市2006年高三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第Ⅰ卷(共140分)一、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进入圆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天绕地球飞行16圈。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六章第一节“行星的运动”一节中详细介绍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在其导师丹麦伟大的天文学家第谷(1546-1601)连续20年对行星的位置进行观测所记录的数据时,以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来思考问题,所得结果与其导师的数据至少有8’的角度误差,开普  相似文献   

8.
上海卷     
1A.某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该行星的线速度大小为______;太阳的质量可表示为_______.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一颗在地球表面附近的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人造卫星的速度大小是: A.(gR)~(1/2).B.1/2~(2gR)~(1/2). C.(2gR)~(1/2).D.1/2(gR)~(1/2).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的质量数一定等于它的核电荷数。 B.氢原子从定态n=3跃迁到定态n=2,再从定态n=2跃迁到定态n=1,则后一次跃迁辐射的光子的波长短。 C.U238衰变成钍234,它一定是β衰变。  相似文献   

10.
1.已知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1_(日地)=1.50×10~(11)m,月球与地球问的距离1_(月地)=3.8×10~8m,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 T_地=365d,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 T_月=27d。假定地球绕太阳、月球绕地球都做匀速圆周运动,试根据以上数据求太阳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2.利用加速度仪可测得导弹的加速度,加速度是导弹惯性制导系统的重要物理量,如图1所示,联接质量块 A 的两弹簧轴线方向为加速度仪的敏感光滑轴,该轴与导弹运行方向相同。滑动变阻器两端所加电压为 U_0,变阻器  相似文献   

11.
李雪峰 《物理教师》2002,23(3):20-21
一般情况下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可以近似地看做匀速圆周运动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接近于圆形 ;在讨论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常用到 Gm1m2r2 =m2 v2r .在以上例子当中 ,都要用到公式F =Gm1m2r2 和F =m2 v2r ,这两个公式中的r在数值上相同 ,通常也就不加区分 ,由于长期使用 ,形成思维定势 ,久之也就易认为二者是相同的了 ,实际上万有引力公式F =Gm1m2r2 中的r是指两质点间的距离 ,而向心力公式F=mv2r ( =man)中的r是指质点做圆周运动时的轨道半径 ,若质点做一般的曲线运动 ,则r是指曲线的曲率半径 ,这个…  相似文献   

12.
一、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B.玻尔氢原子理论是依  相似文献   

13.
地理卷     
《考试》2001,(11)
第一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O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八考武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月球自转和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都是27.犯日,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月相的变化周期是29.53日。据此回答卜2题。 1.若以月球为参照物观测地球自转的周期约是(): A.23小时以分B.23小时56分4秒 C.24小时D.24小时48分 2.在月球上,以太阳为参照物观测月球的自转周期约是(): A .365.2422日B.29.53日 C.27.32日D.24小时 3.下面是我国三个地区三条河流各月流量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一、把天体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来源于万有引力,即F万=F向. 例1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可以看作是圆形的.已知木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轨道半径的5.2倍,则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约为().  相似文献   

15.
匀速转动与匀速圆周运动吴建国(江苏省南通市紫琅中学,226004)一、区别(1)“匀速圆周运动”这个词用于描述质点的运动,或描述物体质心的运动;“匀速转动”这个词用于描述刚体的运动:刚体上每个点绕转轴做匀速圆周运动.①(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可以用轨道...  相似文献   

16.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对的给3分) 1.(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 .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B.地球。 C.月亮。D.房屋。 (课改实验区考生做)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原  相似文献   

17.
1.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而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而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是其轨道平面与地轴的交点,所以自转加速度的方向沿物体所在位置垂直指向地轴.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处的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都相同,轨道半径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减小,根据公式  相似文献   

18.
张习云 《高中数理化》2005,(4):46-48,F00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漂白精的有效成分是( ).ACa(OH)2;BCaCl2;CCaCO3;DCa(ClO)2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 分,共48分) 读图1完成1~4题。 臼..勺....... 土星 图l 1.①嗯遭越)均为太阳系中的大行星,下列序号与行 星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①金星B.②火星C.③水星D.④木星 2.天文观测已证实,行星①没有大气,由此可以确 定,行星①与地球相比() A.质量较小B.密度较小 C.公转速度较慢D.表面昼夜温差较小 3.赤道上某地观测到土星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此 g.J该地地方时为() A .0时B6时C.12时D.18时 4.太阳活动会干扰地球上的电离层,从而() A,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B.造成“磁暴”现象 C.引起降水…  相似文献   

20.
(本卷测试内容: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读类地行星结构特征表和太阳系行星运动特征图,完成1~3题。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与地球的质量比0.050.821.000.11与地球的体积比0.0560.8561.0000.150自转周期58.6天243天23时56分24时37分公转周期87.9天224.7天1.0年1.9年1.图中与地球的密度最为接近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与地球的昼夜交替周期最为接近的是()A.①B.②C.③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