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顾问:我初学写作,采访时总是随便找个本子或纸片,用完后就随手扔掉了。老通讯员批评我这样做不好,说使用采访本也有讲究。访问,怎样使用采访本才更科学呢?北京驻军肖吴肖吴同志:采访本是为采写新闻服务的,如何使用采访本,应从各人的实际和习惯出发,不必“一刀切”.但使用采访本确实也有个科学不科学的问题。这里,我把我所知道的一些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一、采访本要采访专用,不能随便将日记本、笔记本、摘抄本拿来当采访本用。这样,采访本便于查找和保存。二、采访本要精巧,便于携带,用完一本,再用一本。如果能编上…  相似文献   

2.
一次难忘的采访─—采访特型演员、毛泽东扮演者王霙的一段经历陆天旺1992年11月,潇湘电影制片厂来我部驻地(湖南绥宁县)拍摄《秋收起义》的外景。于是,《秋》片中毛泽东的扮演者王便成为当地新闻记者的“追踪”对象。我“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拿着采访本想去碰...  相似文献   

3.
农村部记者,直接面对的采访对象就是农民。农民是质朴的,而质朴增加了记者的采访难度。如何才能从农民那里采到想要的好素材?放下架子,做邻家二小子我从事农村报道6年,除了晚上整理笔记外,在采访的时候从来没有拿过采访本,因为我觉得拿着采访本和他们坐在一起,无形中就是一种距  相似文献   

4.
《新闻世界》2004,(6):30-31
以前我一直认为,我挺会跟农民说话的,毕竟我还当过五年知青嘛!结果这次我到山东采访,就遇到了我不曾想到的一件事,这次采访的话题是谈农民产业协会。我们要采访的是一位养猪分会的会长,我几乎什么细节都想到了,比如说采访养猪分会的会长,我应该在典  相似文献   

5.
按说上海市长宁区档案局局长方惠萍是一位具有亲和力的人,采访她应该不难,但其实不然。我们在她办公室一坐下,她就说,“工作是大家做的,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看到我们掏出采访本,她显然有点不安,“我个人真的说不出有什么先进事迹,工作是大家做的。”  相似文献   

6.
类别:采访艺术编号—一两翼采访有人问“记者型”作家叶永烈:“您的作品获得成功,受益于哪些因素呢?”他回答说:受益于主干和两翼。我的主干是采访,两翼是档案馆和图书馆。张春桥化名“狄克”给鲁迅写信那件事,我是在上海图书馆里查阅到的。一本1936年出版的书中,提到“秋克”就是张春桥。这本极其珍贵的书,当时只印了1000册,非常幸运的是,上海图书馆里珍藏了一本。又比如文革期间,马思聪从大陆逃往香港后,在海内外引起极大的震动。马思聪是怎样走的?乘什么车?多少次?连他本人都记不清楚了。所幸的是当时公安部成立了专案组…  相似文献   

7.
我从干业余报道员到任大队报道干事有六七年的光景了,回顾以前被报刊、电台采用的300多篇稿件中,大部分都是依据事实产生灵感而写出来的。由此,定下这个题目:“抓住灵感快写稿”。我的第一篇就是靠灵感“创造”出来的。那是1990年的一天,警卫连小社对我说,他们连队两个战士拾金不昧,让我赶紧去采访。我到警卫连一问,原来是武汉理工大学的新生在我们部队军训,结束返校时,女大学生谢丛奖将挎包遗失在军营。里面除装有化妆品和一本通信录外,还有200多元现金。两名战士发现后急忙追到火车站,将钱物交给了谢丛笑。采访完这件事后,感…  相似文献   

8.
一本《秘密专机上的领袖们》终于出版了。手捧这本散发着墨香的书,妻子和我采访及她写作时的种种艰辛再现眼前──说来写这本书的确不是受领袖热、秘闻热的驱使,那是1990年5月,为纪念人民空军诞生40周年,我所在的《中国空军》杂志要发表一篇反映人民空军40年抢险救灾的长篇纪实作品,我奉命去空军航空兵某师采访一批早期执行过抢险救灾任务的老飞行员,有些老飞行员几十年手握驾驶杆,风里来雨里去,云里浪里任驰骋,练就了一副钢铁翅膀,后来大都成了共和国领袖们的专机驾驶员。每当他们谈及完成一项救灾任务后就感叹:“抢险救灾还好…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05,(2):37-39
生活中不是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从业9年来,与我形影不离的是采访本和笔,让我随时都能把看到、听到的,那些令人激动难忘的人和事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0.
1991年,我在许昌电视台新闻部实习。那年冬天,是中国特大洪涝灾害过后的第一个冬天,灾区人民能否顺利过冬是当时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正是带着这个问题,我对我省的两个重灾县新蔡和平舆进行了实地采访。那次采访持续了13天、往返行程近六百公里,足迹遍及14个乡镇,直接采访人物近40人,作了整整一本采访笔录。在这一“壮举”结束后,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听爷爷讲狗熊掰玉米的故事,总觉得那家伙太笨,没我聪明,我长大可不学它。没想到,当我刚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时候,竟也不自觉地学起了狗熊的样子:记满了的采访本,从外单位带回的材料,订阅的报纸、杂志,用过看过之后随手一掷。以后想从中找点有用的东西,眞象大海捞针,没办法,只好跑图书馆、档案室。渐渐地我悟出一个主意:建一个属于自己的采访档案。试了几年,得益不少。我的采访档案大致分四类: 一是采访本。往往一月有三四本。记满、用过之后,就按使用的时间顺序,编上号码,依次保管。前面留几张空白,可用来编目录。  相似文献   

12.
从戎八年多,干过伙头军,开过“大解放”,当过训练骨干,丰富的军营生活给了我写作的源泉。我由一名写写画画的爱好者到专职“爬格子”,自然走过不少弯路。吃了一“堑”又一“堑”之后,总结出一条肤浅的规律:深人采访,广集素材,才是写好稿件的成功之路。一次,部队外出执行一项重大援建任务,我急忙备好相机和采访本赶赴施工现场,拍了几个胶卷,了解了几个自认为很有价值的报道素材,就回到宿舍“闭门造车”。半个月过后,看着同行们的稿子陆续见报,而自己的稿子由于没有深入生活细致采访,明显地被“枪毙”了。等再回到施工场地,…  相似文献   

13.
采访本情结     
有人问我,你当记者大半辈子,最看重的是什么?是报纸上发表的大块文章吗?不是;是“本报记者”那个衔头吗?也不是。想不到我回答的竟是小小的,轻轻的,毫不起眼的采访本。新闻界的老前辈、全国著名记者穆青出差湖南株洲,失落了采访本,曾出动公安民警去侦察破案。我虽没那样珍重采访本,但我与采访本牢牢结下的情结,却已铭刻进了我的骨肉。像战士的枪弹,农民的镰刀,工人的锤头一样。我的采访本“常年四季贴我身,随时随地捏手心。”就是上餐桌,  相似文献   

14.
庄电一 《今传媒》2006,(4X):50-51
当记20年,我有过多次异地采访的经历。作为《光明日报》常驻宁夏的记,我珍惜每一次异地采访的机会。每次出去,我都如饥似渴地捕捉新闻。因此,几乎每次异地采访,我都有大量收获。当事后检阅自己的“劳动成果”时,我都会高兴地在心中感叹一句:不虚此行!而采访中的艰难困苦,都不值一提了。  相似文献   

15.
我从一九六九年搞新闻报道工作以来,比较重视做好新闻资料的积累工作。有的还按地点、单位、人物单独建册。前不久,我数一数,积累的采访本、摘录本有一百三十二本,稿件见报剪贴簿有十八本,各类入选作品的书刊三十五册。  相似文献   

16.
近段时间,我采写发表了两篇通讯,其一为《群众冷暖挂心间》,另一篇是《百姓的事最重要》,均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一些想法盘桓脑际,道出与诸位同仁共勉。深入生活,捕捉“鲜鱼”,是这两篇文章的共同特色。翻翻采访本,为写这两篇稿子,自己共花费了17天时间,采访了23个县直单位、11个乡镇,行程250多公里;在田间地头、瓜棚庭院、机关食堂,与80多名干部、群众进行了深入交流,记下了近3万字的采访笔记……采访深入细致,掌握丰厚素材,是写出好稿的第一步。为了把唐河县广大干群崭新的精神风貌跃然纸上,我仔细消化采访内…  相似文献   

17.
记者前言:爱、责任和同情心,构成我生命的全部,我把它分成两半,一半给我的家人,一半给我亲爱的读者。4年前,我大学毕业走上新闻工作岗位时,我在采访本扉页上写下了这句话。在其后的近1500个日夜的几万次采访中,我无时不在履行着自己的承诺。直到去年的那个4月,当一个叫秀秀的女孩儿出现在我的视野的时候,这种承诺和考验骤然间变得更加严酷,内心的体验变得更加强烈!在这段非凡的采访经历中,采访本扉页上的那句话,已经在我的内心升腾成了一种信仰!在这个神圣的土地上,我用激情和热血写就了对新闻事业的热爱!  相似文献   

18.
冷宇 《新闻与写作》2002,(4):23-23,24
于过几年记者的人大都会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带着一个问题去采访,谈了几个小时,采访本上记了几页甚至几十页,当双方都觉得有些累了,于是暂时放下要谈的话题开始闲聊。可往往就在这海阔天空、天南地北的闲聊中,会有一两句话突然打动了你的心,激发起你的采访欲望,刚才的疲惫一扫而光,立刻抓住这个话题深谈下去,而且往往这个新题目会“后来居上”成为采访重点,原来的题目反而“退居其次”。这个新发现的题目写成稿件后也大都能成为好新闻的竞争候选稿。 闲谈之中出新闻,不经意间抓好稿,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合上采访本现象”,自…  相似文献   

19.
我去鹤壁采访杜金斗,和他谈了一整天。  临别时,他赠给我两本书,两部作品集。一本是出版于 1990年的《红楼狂想曲》, 17篇, 15万字;一本是出版于 1999年的《龙吟太行》, 51篇, 36万字。  回来后,要动笔写稿前,我先认真读起了《红楼狂想曲》和《龙吟太行》,以求更准确了解他为人为文的特点。  杜金斗是从 1970年开始他的记者生涯的,先后在河南日报驻开封记者站、安阳记者站、鹤壁记者站工作,现任鹤壁记者站站长。从 1973年到安阳记者站后,他再也没有离开过豫北大地。因此,他笔下的人物有太行山上的“愚公”,有黄河岸边…  相似文献   

20.
我与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相识已有21年了。在这21年中,有时他来中国访问,有时他邀请我去国外采访。在相处中,他正直的为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尤其是他对我这个对物理学和外文都很差劲的记者的关照和提携,以及生活上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都使我永远地难以忘怀。那是1979年的秋天,有一次我在中国科学院采访,听该院外事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讲,丁肇中要来中国讲学,范围和这年春天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一样。听到这个消息,我以一个记者的敏感,立即决定采访他。不料,事情进行得不顺利。原因是,中国科学院当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