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1997年掀开第一页的时候,我们又迎来了新闻函授中心第九届学员。这里,我谨代表解放军报社和新闻函授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军内外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你们致以新年的问候!大家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这个目标就是:做一个合格的党报通讯员,为党的新闻事业尽心尽力。从现在起,我们就是新闻战线这个战壕里的战友了,能不能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就看我们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努力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当学员们满怀信心地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你们可曾意识到,这一步是至关紧要的一步,这一步走得实,…  相似文献   

2.
向困难挑战     
刚刚送走了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七届学员,现在又来迎接第八届函授学员。我们的函授中心已经办到第八个年头了。时光流逝,八年的时间不算太短,可是,我们函授中心的工作人员却依然像刚刚着手创办函授时一样,始终是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生怕把这件事办坏了,对不起领导的委托,辜负了学员们的信任。我们总在努力试着作些改进,帮助热心学习的学员,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多地掌握一些新闻采写的知识和能力。不错,过去的七年里,在我们这个函授中心学习结业的学员已有三万多人,他们中济身于新闻战线,并且已经卓有成绩的人,也可以开列出一个…  相似文献   

3.
济南军区某高炮团把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当作培养战士成才的契机,在组织学习时下真功求实效,采取有力措施适时引导函授学员学习,取得了可喜成效。截至发稿时止,全团21名函授学员均实现了零的突破。函授教材下发时,学员们热情高,可是学习一段时间后,有的学员便失去了当初的激情,有的学员文字功底薄而产生畏难情绪;还有一些学员因连队训练、生活紧张,学习赶不上函授中心的进度。对此,该团在保持“温度”,减小难度,赶上进度方面采取了可行措施。这个团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让各营腾出专房,成立报道室,给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  相似文献   

4.
当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又一期新学员加入到我们新闻函授学习的行列中。这里,我们谨代表解放军报的全体工作人员和新闻函授中心的同志,向第12期新学员致以新年的问候。在学员们迈出新闻函授第一步的时候,我们谨向学员们提出四点希望:第一,明确方向干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新闻工作是个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毛主席早就提出“政治家办报”的思想,就是要我们的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在政治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敏锐的政治嗅觉。江泽民主席反复强调要讲政治导向,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  相似文献   

5.
又是一年春草绿。 在这又一个新春到来的时候,军报函授中心迎来了第14期新学员。我们函授中心的全体教职员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新年伊始,我们先送给学员们三句话,作为见面礼吧。 第一句话是:扎扎实实读点书。这里的“书”,不仅仅指新闻函授教材。基本教材自然要认真钻研,辅导  相似文献   

6.
《军事记者》2004,(12):63-63
当2005年的新年钟声将要敲响的时候,军报函授中心第14期学员也迎来结业的日子。在此,我们军报函授中心全体教职员向本期即将结业的学员们致以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7.
《军事记者》2005,(1):71-71
伴随着新年度的春风,军报函授中心迎来第15期学员。当我们从一张张报名的照片和报名表中看到一个个陌生的面孔和熟悉的笑容时,会自然想起一句旧话:“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呀,本来天各一方,互不相识,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军报新闻函授中心这座桥梁,大家走到了一起。用一个老词说,这就叫“缘分”。缘份是难得和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大家要十分珍惜这个缘分。今天,我们就围绕着新闻函授的学习问题,向函授学员提出三点要求或曰希望吧。  相似文献   

8.
军报新闻函授中心从创办之初就定下一条规矩:教务处的老师一年至少要给每一位学员写一封亲笔复信。所谓“亲笔”,自然不是统一格式千篇一律的打字复印件,而是钢笔、毛笔、圆珠笔的手书。这些复信,根据学员的来稿来信情况,有简有繁,或长或短,我们不敢说,这些复信对学员们的新闻写作有多大帮助,但是,能读到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戴着老花镜一笔一划地伏案凝神亲笔写的复信,至少会有一点亲切感吧。教务处老师与学员们的这些书面对话都成了私人信件,并不曾横向交流过。只是在1993年第五届新闻函授期间,我们编发过一本辅导材料,书名是(…  相似文献   

9.
在第八届函授学员开学之际,我愿同新学员谈谈心。谈什么呢?谈个老题目:实践出真知。我之所以要谈这个题目,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新闻函授中心已举办七届了,已有35000多位学员领取了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的结业证书。这个结业证虽不是通讯员的合格证,但起码说明学员们通过一年的函授学习,较全面、系统地了解了新闻写作知识。可为什么有些学习成绩不错的同志仍然不能胜任通讯员工作,在写作上进步不大呢?我看不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个重要因素。新闻写作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无论你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多么深多么广,它最终要落实…  相似文献   

10.
经过近12个月的函授学习,解放军报第12届新闻函授班即将结束。这期函授学员,从分布上看,覆盖面很广,大部分是驻全国(除台湾省外)32个省、市、自治区的解放军、武警部队基层官兵以及一些军队院校学员,还有少量地方学员。从年龄结构上看,多数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有80岁的老人。这反映了函授学员们对军报函授的信任和重视。这对我们函授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来说也是鼓励和鞭策。我们感谢广大学员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从阅读学员习作和来信中看,他们的学习是认真的。学员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完全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闻写作,特别是地处…  相似文献   

11.
自从迷上了爬格子,我常常面对自己日渐丰满的见报剪贴本,暗自庆幸自己沾了《解放军报》函授中心的光。其实,当时我并没有函授中心的学籍,只是与《新闻与成才》中的“函授学员之页”专栏交上朋友罢了。那还是在刚入伍不久,一次偶然机会,我看到了《解放军报》上刊登了有关招收第五期新闻函授学员的通知,我心里一阵激动,真恨不得立即就报名参加函授学习。但当我小心翼翼地剪下报名表,端端正正地填写了表格后,被几十元钱的报名费难住了。我的家住在沂蒙山区的一个穷山村里,依靠家里寄钱来交学费不大可能。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我…  相似文献   

12.
新学员同志们:伴着羊年到来的脚步,我们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13期学员正式开学了。我们函授中心教务部全体工作人员向来自军内外的新学员致以新年的问候!从现在起,我们就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了,我们虽不像一般正规的全日制学校那样,大家朝夕相处,天天见面,可我们的目标相同,心想一处,通过教材和书信来往,同样可以互相交流思想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特殊的学习方法,教学相长,相互促进。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学员们应该怎样在函授中心的引导下,卓有成效地度过一年函…  相似文献   

13.
第六届新闻函授学习即将结束了,在学期终了的时候,我们愿意向学员们说几句临别赠言: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养成自觉练笔的好习惯,努力提高写作能力。练笔的方法很多。我们教务处根据函授教学的特点,近两年多是采用新闻习作竞赛的方法,鼓励和帮助学员增强练笔的自觉性,培养练笔的好习惯,锻炼和提高新闻写作的水平。这个办法受到广大学员的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第六届函授学习期间,我们组织了一次新闻习作竞赛。竞赛统一命题为“欢度春节”(统一命题是为了便于对习作进行比较和筛选。这不一定是最好的和…  相似文献   

14.
临别寄语     
《军事记者》2001,(12):40-40
第十一届新闻函授学员的作业思考题及答案到本期为止就算结束了,在预祝学员们圆满完成学业的同时,作为教员,也向学员们提出几点希望。一年来,师生协作,教学相长,我们与各位学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了保持和加深这种感情,学员们不要把一次函授学习当作学习新闻的结束,而要当作一个新的起点,继续和函授中心保持联系,并常把学习新闻中的难点和收获写信告诉我们,《军事记者》杂志将选登这些来信和体会文章。在前一段的学习中,尽管大家已初步掌握了一些新闻采写的基本知识,但要看到:一、新闻理论知识还有很多没有接触到,需要通过…  相似文献   

15.
每届函授到了年底,我们与学员互道一声“再见”之后,彼此便中断了教学联系。学员们辛辛苦苦“修行”了一年,究竟学到了一点对工作和生活有用的东西没有;如果是搞新闻工作,经过一年函授基础教学,是否有助于尽快上路?这些情况我们不得而知。纵然我们很想了解函授教学以后的效果,也苦于无门。凑巧,夏华民为我们提供了~次互相沟通的机会。夏华民是第9届函授的优秀学员。因为他是1997年4月报名的,到年底还不够门个月,所以按照规定,1998年4月以前,他写的新闻习作,教务处仍然要负责处理。在元旦期间,地捕捉到一个线索,于是立即进…  相似文献   

16.
结业寄语     
《军事记者》2005,(12):65-65
时光飞逝,转眼又是一年。当函授学员们看到这期杂志的时候,都会想到:一年的函授生活即将结束了,结业的时候到了。在大家收获沉甸甸的学习果实时,我们函授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向即将结业的第十五期函授学员表示衷心的祝贺!  相似文献   

17.
我们函授中心教务部每天都要收到几十件乃至几百件函授学员写来的稿件,这些稿件确有一些写得较好,无论时效、内容还是形式、语言,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部分稿件已被教员分别推荐给军报、《军事记者》杂志和《函授通讯》发表。但应看到,这些质量好的稿件多是做了多年新闻工作的新闻干事和通讯员写的,而绝大多数刚刚步入新闻写作门槛的本届函授学员的稿件,质量普遍较低,还没有达到发表水平。为了帮助学员们提高稿件质量,尽快达到函授中心所要求的水平,特对近期的部分学员来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一个简要的分析。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  相似文献   

18.
在第14期新闻函授学员的来稿中,不少学员从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开始,写出了一批有思想、有内容、有真情实感的生动故事。我们认为,这个写作的“第一步”走得好!据我们所知,很多函授学员是基层连队的新兵,平时学习、训练很忙,连阅读函授教材都是加班加点或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完成的,哪里还有多少时间去采访、调查和搜集新闻素材呢?然而我们不少学员,偏偏在“没有办法”中找办法,既然没有大块的时间去采访,那就从采写自己身边的事开始吧。常写不辍,同样可以锻炼写作能力。下面选载的写“我”的故事都是本期函授学员写的,让我们通过他们的稿…  相似文献   

19.
乍看题目,学员们会纳闷:靶子──模特──练笔,风马牛不相及,彼此没有必然联系,硬把它们扯到一块,是不是故弄玄虚?当然不是。这个题目的由头是这么来的:10届函授学员黄石明,年初寄来一篇消息,教务处认为有研讨价值,就在第3期《函授通讯》上登出来了。目的是通过学员改写,共同探讨新闻写作。小黄原想让老师们“指点”,没想到会公之于众。他虽然表示“我明白这是老师对我的良苦用心”,其实,用心“良苦”在哪里,当时他并不明白。只是对自己的作品成了“众矢之的的‘靶子’”心里还有点介意。于是,我们急忙出来解释,这不是“…  相似文献   

20.
八届新闻函授教学,以突出一个“活”字,从思想和业务两个方面加强辅导,取得为新闻写作爱好者铺路搭桥,使之纷纷走上新闻成才之路的预期效果。新闻函授,与其他函授一样,是以自学为主为特点的、教学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即如何使自学不致形成自流,保证函授确有成效。要达到这一目的,显然单靠发几本书,“死教书”“死读书”,必然是南辕北辙。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赋予的责任感,使我们感到有必要按照党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传统,把整个函授教学搞活,多下课本外的功夫,切实解决教学过程中思想上业务上的种种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学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