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历来对李商隐《锦瑟》一诗的解读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仅就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而言,注家即有四五种常见的说法。在这些说法中,笔者赞同周汝昌先生的高论。他说:  相似文献   

2.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古诗有题旨显露和意蕴深曲之别,李商隐《锦瑟》诗就属于后者。宋元以来,对此诗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是追思令狐楚家中爱姬  相似文献   

3.
"我是人间惆怅客",是对李商隐的最佳概括,朦胧之美是李商隐诗的直接体现,下面笔者在对李商隐的《锦瑟》进行了一次教学设计,希望通过三个角度来解析《锦瑟》之美。  相似文献   

4.
宋桂奇 《学语文》2006,(6):45-45
人教版高三册《近体诗六首》中选有李商隐《锦瑟》一诗,其题下注释云:  相似文献   

5.
宋桂奇 《语文知识》2006,(10):39-3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近体诗六首》中选有李商隐《锦瑟》一诗,题下注释云:  相似文献   

6.
对李商隐《锦瑟》一诗的解析,如今以钱钟书赞同的"自叙身世说"和王蒙的"无端"说两种观点最具影响。《锦瑟》与江淹《恨赋》、《别赋》在结构和艺术手法上相似,李商隐"意用事"的方法能够使《锦瑟》达到《恨赋》《别赋》的艺术效果。借助《恨赋》《别赋》来解析《锦瑟》,可知《锦瑟》的主题是"惘然",此可以成为王蒙"无端"说的一种佐证。  相似文献   

7.
李商隐的《锦瑟》是中国古代文人诗中解者最多、聚讼最繁的一首。通过“以诗证诗”的考证和对诗本文的解读可以看出,《锦瑟》诗实际上是诗人自弹瑟曲的一次心灵体验的诗性记录。诗歌表达了诗人弹瑟前由瑟形、瑟貌引发的年华感思,弹瑟中由瑟声、瑟境激发的浸染着诗人之情、积淀于潜意识中之心象以及弹罢瑟曲对幻象幻境的思味和“惘然”而致的心灵感喟。  相似文献   

8.
《西北师院学报》1983年第2期《<锦瑟>新论》论证了“《锦瑟》是一首自伤身世的音乐诗。”宋人有《锦瑟》写了瑟的清、怨、适、和四调之说;梁枢同志在宋人的基础上,仔细地研究了李商隐和音乐的关系,这些资料,有助于李商隐研究的深化;但他认为《锦瑟》就是记载李商隐“能以琴瑟演奏其身世之感”,是一首“音乐诗”,这一结论,却未免根据不足。《锦瑟》是李商隐的名作,千余年来,它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一篇锦瑟解人难”、“独恨无人作郑笺”之叹,反而吸引更多的人去探索它的本旨。近三十五年来,除了原来的悼亡说、自伤说外,较新的有“倾向李党说”、“遗嘱说”,但这二种立论缺乏根据,本文不再论及。这里,先谈梁枢同志的新论,然后申述我的论点。  相似文献   

9.
陶晓跃 《师道》2005,(4):27-28
“一篇《锦瑟》解人难”(王渔洋《论诗绝句》)。《锦瑟》,李商隐这首七言律诗,仅仅五十六字,却引出历代诗家的纷纭众说,有的以为是歌咏瑟声的“适、怨、清、和”的音乐意境的;有的以为是为一个名为锦瑟的侍婢而作的情歌;有的以为是诗人悼念亡妻的挽歌;  相似文献   

10.
《锦瑟》诗为李商隐自题《李义山诗集》的第一篇,诗人46岁时所作。元好问《论诗绝句》评曰:"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这首诗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审美空间,本文就此谈谈教学构想。  相似文献   

11.
历来对李商隐《锦瑟》一诗的解读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仅就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而言,注家即有四五种常见的说法。在这些说法中,笔者赞同周汝昌先生的高论。他说:“无端”,犹言“没来由的”、“平白无故的”。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  相似文献   

12.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性,爱诗的人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但《锦瑟》作年不详,意境朦胧,就像一个大大的谜团,增加了学生鉴赏的难度。因此,教师有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3.
本运用英美新批评复义、悖论和反讽等细读的方法,对李商隐的《锦瑟》诗作了新的诠释和批评。章认为,在《锦瑟》诗中,诗人复杂精细的人生经验世界与艺术象征世界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就李商隐《锦瑟》、《春雨》、《重过圣女祠》等历来解说纷纭的诗,提出撷取诗中点醒内容范围与情绪性质的语词、信息,理清抒情的当下时间和立足点,当能给全诗作出较为明晰圆融的释述。  相似文献   

15.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一曲《锦瑟》,千百年来不知醉倒了多少人.这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堪称最享盛名,又是最难讲解的一首诗.自宋元以来,众议纷纭,莫衷一是.宋刘攽、明胡应麟、清施润章说锦瑟是令狐楚家婢女名,因而《锦瑟》一诗是爱情诗(《中山诗话》、《诗薮》内编卷四、《蠖斋诗话》).南宋胡在说是一种叫锦瑟的乐器(《苕溪渔隐业话》前集卷二十二引《缃素杂记》). 清朱鹤龄说为追怀他死去的妻子王氏而作,因  相似文献   

16.
陈宏 《学语文》2009,(6):40-40
解读《锦瑟》(见卷首)难矣战!元好问《论诗绝句》:“望帝存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王渔洋《论诗绝句》也叹:“一篇《锦瑟》解人难。”刘学锴和余恕诚合著的《李商隐诗歌集解》列举了42种解释。王蒙干脆将其弄碎重组成七青体、长短句、对联体。当然有些勉强,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人们对此诗的无奈。  相似文献   

17.
准确解读诗人的“痴语”对我们把握和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大有裨益。历来对李商隐《锦瑟》一诗的解读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仅就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而言,注家也有四五种说法,在这些说法中,笔者赞同周汝昌先生的高论。他说:  相似文献   

18.
唐朝诗人李商隐写了一首著名的七律《锦瑟》,相传李将它放在自己的诗集的最前面作为卷首。诗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9.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除了把李商隐的诗称为西昆不恰当外,指出《锦瑟》的难解,借它来说明他的有些诗的难解。这里想对《锦瑟》诗作一初步探讨。先抄原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沦海月明珠有泪,篮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用开头两字作题,不同于咏物诗。锦瑟指瑟上漆纹像锦。《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无端,指没  相似文献   

20.
初读李商隐《锦瑟》,我们感受到的是意象的丰富与朦胧,以及诗中流露出的浓浓的抒情气氛,但怎么美又让人感到茫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