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中华大地呼啸、奔驰、开拓。唤起亿万人民创造新的经济辉煌。它对新闻工作,尤其是经济新闻,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深入市场探索“内核”经济新闻和经济体制改革有着紧密的“血缘”联系,它不仅要充分反映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还要积极引导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新闻改革光靠书斋设计不行,关键是要靠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2.
深化认识,增强抓好通讯队伍建设的紧迫感 依靠群众办报是我党的光荣传统。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十分重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时就指出:“我们的报纸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邓小平同志教导报社工作人员:“办报是大家办报,要各方面努力,才能把党和政府的声音普遍传播到各阶层群众中去。”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中指出:“新闻工作,党报工作,说到底,也是群众工作,是我们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3.
空泛议论,空洞说教,是新闻评论的一个毛病。评论要扎实。怎么才能扎实?关键在于要有鲜明的论点。也就是说,评论要有新意,说新话。再问一句:评论怎么去阐明论点呢?这就要有周密的论证,而论证靠材料。由此联想到评论的“嫁接”,把评论同新闻(狭义的新闻,指消息、通讯等报道)“嫁接”,  相似文献   

4.
在中南报纸工作座谈会上,有人提出:“人靠政策调动积极性,机器和土地则要靠科学去‘调动积极性’”。这个提法虽然还不够准确,但这种把政策和科学同发展生产力联系起来的认识,反映了我们新闻工作指导思想上的一个进步:经济宣传,要把政策和科学都作为重点。说到科学的作用,人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也要靠科学来调动。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智力的发展,科学知识的发展同作为科学知识物化成果的工具的发展,都是无限的,都是较有限的体力(包括干劲)更为活跃的因素。人作为工具的主宰,聪颖抑或愚昧,对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运用舆论的力量宣传科学技术的重要,调动人们提高智力、发  相似文献   

5.
一个新闻工作者,要有自己的联系“点”。记者因工作关系常常要跑面,有时分工还联系一条线,但线与面常常要变动,因此最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点。即盯住一两个比较典型的人或单位,长时期连续报道,若一年去他两三趟,效果也不错。 福建省宁德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闽东日报总编王绍据,12年前任福鼎县新闻科科长时就与贫困的山溪  相似文献   

6.
翻开每日的报纸,我们很容易发现诸如“记者昨日获悉”、“记者昨日从某某处了解到”、“记者昨日看到”等等,看似时效性很强、实则并无新意的新闻.因为这些“昨日”大多都是记者硬贴上去的.新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新鲜,而写新闻要有新闻由头则是最起码的原则,因为没有新闻由头的“本报讯”与其说它是新闻,倒不如说它是理论文章或工作报告更确切一些.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记者常常会错过采访新闻的最佳时机,以就是发稿的新闻由头已成了明日黄花,而这些新闻现在看起来仍有一定的价值.怎么办?这就需要记者再回到事件中去,了解它的新变化、新发展、新动态,找到新的新闻由头.这时才能开始撰写“本报讯”.但有的记者却不愿意这样做.为了省事,也为了提高所谓的新闻时效性,他们往往把自己的采访时间(昨日),当作新闻发生的时间.殊不知新闻发生的时间与他们何时去采访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在记者的主观采访行为发生之前,新闻  相似文献   

7.
赤峰日报社是建社较早的新闻单位。近年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始终坚持用“正确导向,服务中心,加快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办报工作全局,牢固确立“靠新闻做强报纸,靠经营促进发展,靠创新增添活力”的办报理念。“靠新闻做强报纸”是办报工作的核心;“靠经营促进发展”是一切工作的要义;“靠创新增添活力”是事业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赵俊 《青年记者》2000,(2):31-31
著名记者李普曼曾说:“一条新闻的价值往往不在于文字上有多么优美,写作上有多么高明,而在于谁首先发现它,报道它。”新闻工作者这种首先发现、报道新闻的能力,即指及时识别事实所含新闻价值的能力,也即新闻敏感。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或称“新闻鼻”、“新闻眼”。发现新闻要靠新闻敏感,而新闻敏感要靠对受众的关切和勤奋。新闻是写给人看和听的,一则报道能否引起较多受众的兴趣,是衡量一则  相似文献   

9.
我们现在处在信息爆炸时代 ,传媒太多太多 ,读者的取舍太宽太宽。做为消费者他们对报纸的需求是“好看”、“有用”、“重要”。要想把读者的视线一把拽过来 ,靠什么?靠的是新闻资源。抓好新闻资源的开掘和利用就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谁更多地占有和更好地运用新闻资源 ,谁就必然会在新闻竞争中胜出。可以说 ,用好新闻资源是做好新闻工作的源头。一个称职的新闻资料员 ,不仅要懂得资料管理 ,同时还要具备“新闻脑”和“新闻鼻”的能力 ,为适应新时期报业工作的需要 ,我们认为新闻资源建设大有可为。一、建立自己的报纸数据库由过去的单一报纸…  相似文献   

10.
写作琐谈     
好一个“抓”字了得 法国大艺术家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缺少的是发现(大意)。此言极是。以此看新闻,同样如此,新闻到处都有,缺少的是发现。要发现就得靠记者去“抓”、去“抢”,有时新闻近在咫尺,转瞬即逝,你不敏锐,不敏感,就“抓”不住,就错过,关键还在一个“抓”字。 新闻靠抓,评论同样如此,好的点子,也是像灵感一般稍纵即逝,不急切抓住,就化为乌有,关键也在一个“抓”上。七届全运会,女子举重第一块金牌引人瞩目,结果奥运会金牌得  相似文献   

11.
肖霞  李晶 《新闻前哨》2006,(4):48-48
一、完善组织架构 突发事件的直播往往会打乱原有的节目安排,而且会大大增加直播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在建立专门的新闻频道的基础之上,要注意加强整体意识,注重整体协调,提高工作效率。现场直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只靠现场记、主持人去应对,而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首先要在新闻频道总监之下建立一个“大编辑部”,并以整个频道为管理单元,统一策划选题,统一调度记,进行新闻素材采集工作。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抓新闻,还是写评论,只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和改革开放所着力的重点去写、去抓,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联系过去围绕“热点”抓新闻的经验,我的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一、到基层采访,做好“有心人”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基层去采访。在采访中,我每接触一个人,或是正式采访。或是闲聊,每时每地都要充分发挥新闻耳朵和眼睛的功能,去“搜  相似文献   

13.
“新闻靠跑”、“脚板底下出新闻”,这是写好新闻不容置疑的经验之谈。但是,“跑”只是深入一线的一个过程,一种下湖撒网的劳动,或者说采访所需的时间。一般说来,劳动的时间与收获应成正比,然而“跑”新闻则不尽相同,这是因为采访的对象是“人”。百人百“心”(心窍、水平),百人百“姓”(性格),“跑”新闻者能够得到多少“活鱼”,重要的就靠其撒网、收网的方式、方法等灵活而过硬的技术了。因此,如何“跑”新闻值得探讨。 采访时难以获取所需要的材料——要学“绕” 记者渴望获取某种素材,但是被采访者或因诺言在先,或因其…  相似文献   

14.
李莉 《声屏世界》2013,(11):66-66
新闻拒绝卖弄文采、堆砌辞藻,但从不拒绝文采,以让人赏心悦目。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新闻文采要缘事而发、淡中有味。这就是说:一方面,新闻需要文采,用文采来消除平铺直叙的“文件味”“工作调”“总结腔”.增添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新闻的文采要张弛有度,顺势而为,适可而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语言要准确、生动、凝炼,不能哗众取宠、长篇大论、拖泥带水。  相似文献   

15.
解放前上海新闻界通称记者采访为“跑消息”。新闻全靠记者去“跑”。那时候的记者最怕“漏消息”,漏掉新闻,向报馆难交待,在同行中也不光彩。当时,各进步报纸的记者,工作特别艰苦,白天整日奔波,到现场采访要冒极大危险,夜晚回报社马不停蹄赶写当天新闻,常常还要陪着编辑熬夜。解放后,太平环境下的记者活动是太平的。不过,活跃性有所降低,是个美中不足。  相似文献   

16.
林森 《视听界》2002,(2):23-23
提起新闻敏感,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仅仅把它和新闻记者联系起来。事实上,广播电视编辑有没有新闻敏感,是和新闻记者同等重要的,有时甚至超过了后者。记者常常在事先想点子,即靠自己的新闻敏感去捕捉、采写新闻。编辑则常常在事后想点子,即靠自己的新闻敏感去鉴别、挖掘新闻。他们常常面对  相似文献   

17.
《记者摇篮》2006,(5):52-52
1.“踏访”式由头要“踏”出新东西来所谓“踏访”式由头,是记者或通讯员深入到现场,通过观察后写成的新闻由头。利用这种方式要注意,记者或通讯员一定要善于发现新的事实。不要把那些与要报道的事实无联系的事来作为新闻由头。2.少用“了解到”式由头所谓“了解到”式由头,就是记者或通讯员把自己到某个部门、某个单位去了解情况的事作为新闻由头。如果说这种方法值得推广的话,那么,记者和通讯员无须再紧张了,可以不急不忙,随便什么时候什么单位去采访都可以写出“新鲜”的新闻来,甚至还可以写出“昨日”新闻来。然而,这种方法也不是不能用…  相似文献   

18.
论新闻图像与受众的对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新闻图像与受众之间的互动:首先认为新闻图像的迅猛发展使受众越来越处于“超现实”世界,且越来越“靠拟像生活”;其次认为由于新闻图像只能把事件定格于瞬间,因此需要受众积极参与,而成为“可写文本”;最后认为无论是“超现实”世界,还是“可写文本”,受众都会在消费新闻图像时获得满足和享受。  相似文献   

19.
解放前上海新闻界通称记者采访为“跑消息”。新闻全靠记者去“跑”。那时候的记者最怕“漏消息”,漏掉新闻,向报馆难交待,在同行中也不光彩。当时,各进步报纸的记者,工作特别艰苦,白天整日奔波,到现场采访要冒极大危险,夜晚回报社马不停蹄赶写当天新闻,常常还要陪着编辑熬夜。解放后,太平环境下的记者活动是太平的。不过,活跃性有所降低,是个美中不足。“文革”后在拨乱反正中,天津日报的同志提出了“抓活鱼”,要求记者深入生活的海洋,向读者提供鲜活的新闻。这个说法,比“跑消息”的说法更形象,是新形势下对记者工作的  相似文献   

20.
徐强 《军事记者》2012,(6):64-65
当下.各新闻单位正把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和“走转改”活动作为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升媒体人职业道德水准的重要抓手.取得明显成效。但笔者认为.要保持新闻队伍的纯洁性.新闻人还要不断增强自我净化功能.靠学习强筋骨.靠自律守规矩,靠内省常修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