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本文试分析如何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人类最早的逻辑语言,是科学之母。数学的学习对于初中生来讲十分重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无疑会对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合一线教学经验,总结了培养学习兴趣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一直是一线历史教师孜孜不倦谈论的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创新思维能力及健全人格的培养三个方面略谈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指的是学生渴望获得或了解历史知识,从而对历史学习产生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历史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者积极学习历史的催化剂,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显而易见,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袁超 《成才之路》2010,(25):70-70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孔子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个体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历史学习亦是如此,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促使他们愉快地学习。  相似文献   

5.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学好历史的奠基石.由于中考不考历史学科,所以部分初三学生对历史课有一定的排斥情绪.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视、电影、录像剪辑影视资料等因能给学生以极其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受到了许多历史教师的重视。我在多年历史教学中,也经常使用影视资料,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教学感想,下面将之陈述如下,请各位斧正。  相似文献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为我们指出了学习知识的最高境界,但是在当今的中学教学中,学习知识在不少学生眼中成了沉重的负担,一方面是学习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结合新编初中历史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正一、趣味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之一,激发学习兴趣是进行卓有成效学习的前提,对以感性认知为主的高中生来说更是这样。教师可通过搜集各种详尽的历史资料,讲述生动的历史故事,展示直观的历史图片,播放有声有色的视频,编演历史剧等,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千姿百媚"、"博大精深",从而愿意学习历史。二、鲜活性: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实以及人们  相似文献   

10.
罗红静 《考试周刊》2014,(37):132-132
<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生而言,兴趣对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发散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政治课思想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许多初中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是理论性强、抽象而枯燥的课程,对学习思想政治课没有兴趣。一门学科有其自身客观的局限性,但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如何使初中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  相似文献   

11.
历史学科在初中属于“边缘学科”,不受学生和家长的重视。但历史学科又是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内涵丰富,对于丰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所以,历史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师正清 《考试周刊》2009,(52):165-16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好学"历史、"乐学"历史,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正历史教学表面看起来枯燥无味,教师要想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祖国历史的热爱,更加了解历史。学习达到一定的效果,就必须注意培养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学习。"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毫不夸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兴趣可以作为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但是,兴趣不是天生的,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中学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历史教学易陷入教条化、枯燥化的境地。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从以下几点做了一些尝试,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5.
黄波 《快乐阅读》2011,(10):94-94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理念下要想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  相似文献   

16.
叶宝林 《考试周刊》2009,(11):173-173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第一要素。有了兴趣,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中学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历史教学易陷入教条化、枯燥化的境地。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目的、意义认识不清,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华罗庚曾说过:惟一推动我学习动力的力量,就是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下面就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保持“乐之者”的角色学习历史,教师必须改革创新,灵活有乐趣。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本人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内部动力。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李琪 《黑河教育》2014,(8):64-64
正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而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由此可见,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比智力更重要。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初中生好奇心强,而好奇心是激励他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