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微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即微博客,源自于英文单词microblog,又被称为"围脖".作为Web2.0的产物,微博属于博客的一种形式,但单篇的文本内容通常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国内通常为140个汉字),使用户能够通过微博融合的多种渠道(包括网页、手机、即时通讯、博客、SNS社区、论坛等)发布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的信息,具有内容碎片化、使用方式便捷、传播迅速、交互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柳忠实 《记者摇篮》2012,(12):43-44
从2010年开始,由互联网发展而来的微博(包括博客),成为一支新闻新军,其无所不在,迅速便捷,有人惊呼"全民记者时代"到来了,这也让报纸和广播电视的新闻业者齐呼"狼来了"!报纸这个传统的纸质媒体,如何应对微博时代,以赢得更好的发展,现已成为报界同仁共同关注的问题。微博冲击波微博,即微型博客,目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博客形式,博客作者不需要撰写很复杂的文章,而只需要抒写  相似文献   

3.
陈一沫 《今传媒》2012,(1):92-93
眼下,微博风暴正席卷中国,迅速成为国内互联网传播媒介的焦点话题。尤其在2011年的春天,一场轰轰烈烈的"微博打拐"行动,将微博推上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风头浪尖。通过"微博打拐",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比起论坛、博客等网络交流工具,微博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对话平台,甚至是"草根阶层"也能"通过参与种种议题设置,逐渐介入了社会事务的处理当中。"仿佛"电子乌托邦"就在不远的前方,令众人为之雀跃。事实果真如此?本文欲通过对"微博打拐"事件的分析,分析微博的传播模式及其特点,打探"乌托邦"浮云下的"微博"力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作为"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的博客以其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便捷高效等特点受到广大网民的热捧并迅速普及,博客及其作为博客特殊形式的微博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重要标志。然而,博客在成为一种新文化  相似文献   

5.
微博,就是"微型博客",用一句话随意记录生活。网友用于记录身边的事情和点点滴滴的感动的一种即博客。有人戏称其为140个字的碎语人生。网友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随时随地发微博。将微博发到网页上,与其他人分享,还可以通过阅读别人的微博迅速获取最新的资讯。  相似文献   

6.
随着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手机投入市场,一种新的网络应用形式——"微博"应运而生。微博,其实是一种多媒体博客,用户可以通过短信、即时通信工具、电子邮件、数字音频或者网页来发布简短的内容更新,也可以上传照片、音频短片。相比于传统博客,微博传播模式更加便捷,更新的频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而今,微博几乎取代了博客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以其信息多、传播速度快的优势迅速蹿红。微博网站的新闻化发展在门户网站、社区论坛以及各即时通信相继开通微博服务以后。以前的博客网站仅仅依靠其博客服务已经不足以  相似文献   

8.
从博客到微博,经历的时间并不长.微博是刚刚兴起的一种新媒体,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围脖".发微博叫织"围脖",形象又有趣.微博的影响力,大有赶超传统媒体的趋势.媒体如何办好官方微博,如何更好地利用微博为自己服务,扩大官方微博的影响力,以吸引更多的"粉丝",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扩大媒体的影响力,是当下媒体人应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微博:一种蕴含巨大能量的新型传播形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ging),是基于有线和无线互联网终端发布精短信息供其他网友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由于用户每次用于更新的信息通常限定于140个字符以内,故此得名"微".  相似文献   

10.
周易 《传媒观察》2011,(7):42-43
微博,也称即时博客,它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与博客的最大区别就是其形式上更加简短,思想内容上更加碎片化。有人认为,微博是手机短信、社交网站、博客和IM等四大产品优点的集成者,它的这种杂交优势,将推动媒介本身的变革。①另外,媒介融合的革新趋势使得信息交互趋向多元化,传播途径更为多样,媒介环境更  相似文献   

11.
探析受众微博使用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即微型博客,一般长度不超过140个字,用户可以通过电脑网络、手机短信或者手机上网等形式来更新内容、查看页面.相对于博客、播客、维基等都需要用户事先组织语言陈述事实或者上传、编辑视频等相对繁琐的准备,即所谓"深水",微博仅需只言片语就可以即时发布信息.这种"浅水"更加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即时表达、浏览、收发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发展与冲突:对"微博盛宴"的传播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被誉为中国的微博元年,中国社科院<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评价微博是"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微博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迅速成为备受关注的传播工具,成为时下最热门的互联网产品之一.随着新浪、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微博平台的相继推出,微博呈爆炸式发展态势,搜狐董事长张朝阳更是把微博上升到公司战略高度:"不微博就会死".  相似文献   

13.
张文莉 《青年记者》2012,(26):22-23
微博,是继Web1.0"门户网站"时代和Web2.0"个人博客"时代之后兴起的、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它以实时性、交互性、便捷性,草根化、碎片化、个性化等特征极大地拓宽了网络受众群体,迅速超越传统媒体和论坛、个人博客等网络平台,成为最为快捷的信息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4.
继博客之后,微博在2010年迅速占领网民舆论市场,成为当下实践和学术领域的焦点。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方法,从微博认知、微博影响、微博反思以及微博发展等方面着手,对国内重要新闻传播学刊微博研究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当前微博研究的进程与现状。  相似文献   

15.
两年来"微博客"在国内迅速蹿红,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微博用户数量从2010年底的6311万,暴增到1.95亿,增幅高达208.9%,微博成为用户数量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①微博将在线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成本降低,是手机短信、社交网站、博客和IM等四大产品优点的集成者,这种优  相似文献   

16.
刘娟 《传媒观察》2011,(5):40-41
新浪体育微博"明星效应"的传播现状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ing),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类似博客的系统,其文字内容控制在140字以内,并实现即时分享。①2006年微博在美国兴起,紧随其后从2007年开始中国微博网站起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全球成为一个公共信息平台。博客、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传播的生态。博客主、微博主因新媒体提供的这一能自主传播信息的平台而拥有媒介。一个被称为"自媒体"的时代来临了。在互联网上,微博盛行,是信息传播最快的渠道之一。微博一经转发,  相似文献   

18.
从博客到微博:网络问政两会的媒体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微博: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的交互融合 微博是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中国网民给它起了个昵称"围脖".它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相似文献   

19.
秦一乔 《今传媒》2012,(3):95-96
随着博客、微博、个人主页等网络媒体日益深入生活,个人获取、发布信息更加便捷,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媒体"。大众传播在自媒体时代有了新的面貌,曾经适用于传统媒体的"拟态环境"理论也有了新的变化。本文通过思考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发展情况,试图揣摩"拟态环境"的现状,把握自媒体传播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微博不是博客:嵌套性构成了微博产品发展的根本逻辑,也是解读微博影响力发生的关键之钥 微博,一个看似并不打眼的网络产品竟然几乎在一夜之间便在全世界风生水起,迅速成为一道景观,成为互联网应用的一股潮流,原因何在?综观后互联网的发展,一种能够成为趋势和潮流的技术应用形态,总是因为它解决了人们在通信传播中的某一种基本的应用需要:门户网站解决了人们"一站式"消费的需要;搜索引擎解决了人们对于海量资讯的有效选择和掌控,即时通信解决了人们随时随地点对点沟通的需要;博客解决了人们的自我表达的需要;MSN网站则便利了"同缘同道"的聚合关联,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