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标准"要求构建能体现学生主体的合作探究,通过课堂讨论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反思以往的数学课堂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以数学课堂有效讨论的"三层次"理论为基础,尝试从课堂讨论的特点、课堂讨论有效实施的策略来探讨如何积极应对课堂讨论的"低效"现象,努力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课堂评价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多样性.针对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可指出错误的原因,或放大"错误",让他们恍然大悟,或延时评价,让学生课下去查证、讨论等.即使回答正确,还应关注"正确"得来的过程,使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得以被挖掘出来.课堂上只有有效的评价与指导,才会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要提高小学文课堂讨论的效果,教师需拓展讨论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讨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课堂讨论既体现教师对知识的优化组合,又承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及合作精神的优势.那么,教师应如何针对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对策呢? 一、课堂讨论出现的问题 (一)课堂讨论往往流于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数课堂讨论往往流于形式,不注重效果.老师一宣布讨论,前排同学回过头来与后排同学围成一个小组,每个人都在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满教室都是激烈的讨论声,当老师喊"停"的时候,声音戛然而止.在小组汇报时,发言的同学也只是代表了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小组的意见,这样的小组讨论也就成了形式.  相似文献   

4.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讨论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收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但是有些课堂讨论流于形式,问题设计不够深入,讨论时间也不够,学生还没形成自己的认识,没能对内容真正理解时,老师已"引导"出了标准答案;有些课堂讨论不定提纲及讨论问题,让学生自己无边无际地提问,结果老师很难把控课堂,课堂气氛乱作一团。一、现状分析1.讨论无中心主题,乱哄哄,此问题没完,彼问题已来。2.学  相似文献   

5.
"课程标准"要求构建能体现学生主体的合作探究,通过课堂讨论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反思以往的数学课堂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以数学课堂有效讨论的"三层次"理论为基础,尝试从课堂讨论的特点、课堂讨论有效实施的策略来探讨如何积极应对课堂讨论的"低效"现象,努力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关于"理答",华东师大的崔允漷教授是这样解释的:"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课堂理答是一门艺术,它充满了智慧、情感和技巧.恰当而又巧妙的课堂理答能引领学生走出理解的误区,促使学生获得对问题全面、深刻而正确的认识,能推动教学过程发展,提升教学效果,更能给课堂带来精彩有效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一、课堂中用"热点新闻讨论"来渗透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在课堂中渗透社会主义教育 我在上<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制定>时,我并不是直接把外交政策的含义写在黑板上,而是选择两个具有适时性、针对性、教育性的材料让学生讨论,然后用自己的观点来说明材料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浅析课堂讲座中教师的作用郭俊山课堂讨论是一种启发式教学,就是由学生对教学中的问题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最后得出一致的正确的结论,完成教学任务。在成人中专教学中,运用课堂讨论法教学,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参与,由死记硬背变为能动地理解,其...  相似文献   

9.
"翻转课堂"自诞生就成为了全球教育界的热点,被认为是一场"教育变革".那么在体育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内涵意蕴、"翻转课堂"的现实价值以及"翻转课堂"的现实误区是本研究主要讨论的内容.本研究梳理了对于"翻转课堂"内涵界定的几种观点,并分析了体育教学中"翻转课堂"的现实价值和误区,并给以体育教师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而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的途径来实现的.进行课堂讨论.是教师上好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想解决好此问题,就要善于捕捉课堂讨论的契机,善于创设课堂讨论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谈应用课堂讨论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讨论教学方法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目前很多时候课堂讨论效果并不理想。在英语教学中采用课堂讨论教学方法,教师要精心准备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扮演指导者的角色,要发动学生积极的参与,使学生能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愿意主动表达个人看法、接受他人观点,才能让学生在讨论中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为了避免学生的“思维短路”,教师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把握正确的知识概念,驾驭准确的数学语言,让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表达.  相似文献   

13.
"课堂讨论"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方法的过程中互相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知识,进行交流的一项活动。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讨论中,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观点,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讨论能实现学生互动、活泼地学习,充分地展示自我,在思辩中去探求新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学习的氛围宽松和谐,从而在教学上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还详细解析了课堂讨论的实施及原则,从而实现课堂讨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本学期,我以"语文高效课堂之课堂讨论的有效性"为研究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究,不仅发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讨论法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我对课堂讨论有效性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在今后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运用课堂讨论有了更新更科学的思考。一、对课堂讨论内涵的认识1.课堂讨论具有合作性,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互合作行为,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探究氛围。  相似文献   

15.
影响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主要因素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教学中应贯彻因材施教原则。高职管理学"两次飞跃"教学法包括"立足生活,激发兴趣""讨论问题,碰撞思想""观点分享,开放课堂""实践应用,强化训练"四个环节,实施该教学法应注意精心设计讨论问题和"学"与"教"紧密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广大教师已逐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体现和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较为充实的时间思考问题、开展讨论、表达观点,能耐心地"等待"他们,以期他们对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善教者,必善问."课堂从问题开始,应以问题结束,使问题贯穿课堂教学始终.课堂教学中,教师何时、何处问什么,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和艺术性. 一、正确把握有效提问的时机 1.激发兴趣时发问 "奇引趣,趣生爱."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促使学生不断深入探究.例如,课堂中讨论"什么情况下商是0"时,学生得出"0除以任何数都得0"的结论.我进一步提问:"那么,0除以0等于多少呢?"一个学生回答:"等于0."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的哲学课堂存在着过分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哲学思维培养的问题,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冷眼旁观或无动于衷,哲学课堂缺少哲学味道,"学"哲学变成了"背"哲学。笔者通过实践尝试,发现案例教学法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线索,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形式,在具体情境中积极思考、相互协作,进而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方法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9.
演示实验和多媒体动画相结合、配合"问题结构型"课堂进行演示实验和动画模拟.帮助学生在讨论问题时能再现物理情景,启迪创意思维,培养现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形成概念,理解规律,达到更好的教学课改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燕 《中国教师》2012,(14):62-65
从2008年春季开始,北京市朝阳区参与了"高中新课程选修模块·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实施"项目的研究,在市教委、市教育学会的领导下,在项目组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选修课借助网络平台创设出了新型的双课堂(网络课堂、现实课堂)教学模式,并使实验分布到了语文、地理、音乐、历史、数学5个学科。"双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网络课堂、现实课堂进行有机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网络虚拟平台的教师主题帖发放、学生参与回帖、学生自主发帖、学生互相回帖点评、教师跟帖引导讨论等多种方式,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主动参与研讨,在一次次的讨论交流、发帖回帖过程中,学会学习接纳别人的观点,逐渐形成表达交流的习惯、规范。开放、民主的网络平台真实地记录了师生共创的丰富学习资源。虚拟课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场所,没有固定的分组模式,没有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进行探究和表达。在现实课堂中,教师可以着力解决虚拟课堂讨论的热点话题和争辩不休没有答案的问题,学生更乐于争相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双课堂"学习能较好地实现学生选择课程、自主学习目标,实现了课程资源共享和教师、学生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