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文辉 《学科教育》2000,(6):39-41,45
国家分布的《课程计划》中设有活动课。活动课旨在丰富学生感性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精神和创造能力。科技尝课是活动课中重要的一种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科学素养有着巨大优势,尤其是当今素质教育中,科技活动更是大有作为。开展科技活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社会生产实际,联系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2.
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中设有活动课。活动课旨在丰富学生感性经验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精神和创造能力。科技活动课是活动课中重要的一种形式 ,它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科学素养有着巨大优势 ,尤其是当今素质教育中 ,科技活动更是大有作为。开展科技活动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联系社会生产实际 ,联系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3.
陶菁 《中学教育》2002,(5):41-43,46
国家教委颁布的《课外计划》中设有活动课。活动课旨在丰富学生感性经验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培养自主参与精神和创造能力。科技活动课是活动课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科学素养有着巨大优势 ,尤其是当今素质教育中科技活动更是大有作为。那么 ,在初级中学如何依靠社会、家庭、学校的力量 ,利用我国广阔独特的地理自然资源 ,在校内  相似文献   

4.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上?如何让活动课焕发生命活力?笔者通过尝试,获得如下体会: 首先要充分认识活动课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要正确理解活动课在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关注社会、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等方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初中历史每一册最后一课都设置了活动课,活动课是老师 们比较容易忽略,也是比较难上的课例,但又是提升学生能力、开拓学生视野的较好课例,如何上好活动课,这就需要老师开 拓思路,下大功夫,同时给予学生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 情,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 主人,参与整个课程的所有环节。今天,我就以八年级上册第 27 课《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为例,说一说我是如何上这 一课的。  相似文献   

6.
活动课教学模式初探李振忠《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构建了由学科课和活动课组成的课程体系,将活动课第一次纳入了正式课程,从而确立了活动课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学校如何发挥活动课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的优势,增强活动课的实效性,是值得...  相似文献   

7.
活动背景: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改的一大突破口,它打破了课内外界限、校内外疆域,其内涵丰富,教学内容广泛,教学场地不定,教学设计多样,教学方式灵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前不久,在一次研讨会上观摩了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玩旋转拉盘提有趣问题》。这是一节五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其主题是“玩旋转拉盘”,这节课的前身是一节手工劳技课,是教会学生如何制作旋转拉盘,如何玩旋转拉盘。  相似文献   

8.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在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其综合素质的今天,作为化学课重要组成部分——活动课的作用就是更为突出。那么如何设计和组织化学活动课?本文结合笔者的自身实践,就此作一探讨。 一、活动课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和知识性 设计化学活动课,首先必须结合学生身心成长特点,选择的内容要符合他们的认识水平,与学生所学的化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主要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课程,相对于其他科目综合活动课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实践求知的能力。因此,在综合实践课中,教师应调整自己的角色,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综合实践课能够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  相似文献   

10.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历史新课程标准就历史学科中的活动课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高中历史课本新增加了活动课。如何组织好活动课,以帮助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的现实任务,也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但是,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我们对口语交际活动课重视不够,活动课学生表现状况不佳:学生或不敢当众发言;或表达含糊不清,不知所云;或心中有千言,却“欲言又止”,不知从何说起。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口语交际活动课的实效性,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这是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并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新《课标》里面“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活动课对于丰富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能力,以及加深学生语言体验,培养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傅玉斌 《教育探索》2000,(12):51-52
科技活动课是活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课程之一。它担负着“丰富学生感性学习经验,提高观察、分析、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精神和创造能力”[1]的重要任务。构建科技活动课的育人网络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保证。  一、构建科技活动课的师资网络  要上好科技活动课,要提高学生整体的科技素质,就必须建设一支具有科技素质的教师队伍。由于科技活动课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广泛性,学生在科技活动课中要大量地获取科技信息,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参加科技实践,学习科学方法,培…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如何安排学生在课始、课中、课末、课外进行活动,关系到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邢珺 《华章》2012,(35)
本文阐述了,在《电子CAD技术》这门课上,教师如何采用案例活动教学,学生如何采用研究性学习.通过案例教学活动课这一新课改措施,能够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活动课内容丰富,融知识性、趣味性、技能培养为一体,能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展特长、丰富生活,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活跃身心,是最受学生喜爱、最令学生感兴趣的课。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渠道。在不同的活动课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一、科技类活动,重在提高动脑动手能力。科技类活动课一般以科技小实验、科技小制作为主。选材时应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教师对科学知识略作讲解,重点是学生动手做,做完后再让学生思考运用了哪些原理和知识,最后让有兴趣的发展好的学生运用知识原理自制某一类东西。这样…  相似文献   

17.
在外语课程基地建设中,英语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模式,依靠课程基地的各种资源条件来开设英语活动课,以此来丰富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与自我展示的平台,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本文分析了如何依托外语课程基地开设英语活动课。  相似文献   

18.
创新型活动课具有活动性、创新性、发展性、面向全体性,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等原则,能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心智、体能、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仅以创新活动培养创新型学生谈几点看法。 1.做好活动课设计方案,为学生提供创新的良好环境   活动课的特色之一是以活动为主,一个活动教学一般两课时,第一节课进行研究性学习,组织学生讨论、辨论;第二节课组织学生汇报、展示、比赛;课余时间让学生走进社会、社区、大自然、图书馆,进行社会调查,丰富创造的素材。如我校在《自创新式汽车》一课教学中,第一节课先介…  相似文献   

19.
所谓活动课,是指以课程为依托,以现代教育理论中的“以活动促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主动思考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个性养成和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动态教学形式。它强调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得到生动、鲜活的体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技能知识等层次得到发展。那么.如何在课堂上体现上述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呢?下面我就以活动课《如何评价拿破仑》的例子来说明。  相似文献   

20.
面向湖南。《中国历史》第一册修订时注意突出地区特色。如第2课介绍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址时,增加了洞庭湖畔的彭头山遗址和城头山遗址。第20课介绍东吴开发江南时,以长沙走马楼出土的吴简作插图。更新结构。教材虽仍采用以课为单位的编写体例,但安排了活动课,设置了学习指导,每一历史时期编有单元小结。如历史文物仿制活动课,要求学生在活动中仿制石器、陶器等,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制一项。它可增进学生对文物知识的了解,提高其鉴赏力、想像力和动手能力,也能增强其保护文物的意识。注重能力培养。《中国历史》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