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陇右,原指陇山以西地区,约当今甘肃省黄河以东,陇山及其支脉六盘山以西之地。唐代置陇右道,辖境延达河西走廊及其周边今青海、新疆部分地区。故后人习惯上多以陇右泛指今甘肃省地区,既包括古时河西走廊诸州郡,也涵盖今甘肃庆阳、平凉陇东之地。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取地处河西走廊之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首字,设甘肃行中书省,除辖今甘肃之大部地区外,兼领今青、宁、新、内蒙部分地区;甘肃省行政区划遂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上。 打开中国地图,人们可以清晰看到,今日甘肃,形似一柄如意,斜卧于祖国版图的中央,而省会兰州更位居华夏大地的中心。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的陇右地区,在古史上占有显赫地位。传说中的人祖伏羲、女娲,其活动领域即在今甘肃天水一带,渭水流域至今留存众多“羲皇故里”遗址。轩辕黄帝亦在今陇东黄土高原上留下诸多遗踪。大禹治水,履迹遍及陇右之地。为华夏统一与进步奠定历史基石的周、秦部族,其发祥地就在今甘肃东部;《史》、《汉》所书秦皇、汉武出回中、登笄  相似文献   

2.
横跨六盘山的甘肃东部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相传“人文初祖”伏羲氏、女娲氏及轩辕氏、西王母都曾出生或活动于这一带。今天,这个地区仍流传着许多有关他们神奇、动人的传说,仍保留着一些传说中的鲜为人知的人文景观。 伏羲氏,又称太昊氏、天皇氏。据史书记载,他出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母华胥氏在雷泽践巨人的足迹怀孕、因风而生伏羲,故取伏羲氏为风姓。他的形状奇特,人首蛇身,有非凡本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仿效万物原理推画出了八卦,所以他能“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创造了文字、制定了历法,以代替落后的结绳记事,人类从此进入了有文字的时代;又发明了瑟等最早的乐器,谱写了神秘的《驾辩》之曲,开创了人类有意识的音乐创作时期;还规定了婚嫁制度,使人类第一次有了完整意义的婚姻家庭生活。他还教人们制造生产工具、结网捕鱼,教人们从事畜牧业生产、驯兽养畜、烧烤而食,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故又称为庖牺氏。由于伏羲给先民的生活进步作出了  相似文献   

3.
提到秀丽怡人的天水,许多游客都会赞不绝口。同样,说到天水的档案编研工作,许多兰台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近年来,天水市档案局编纂出版了1部300万字的《天水市志》、7部县区志、90余部部门专业志,还出版发行了《天水之旅》、《天水民居》、《伏羲庙志》等10余种地方志  相似文献   

4.
飞花拾零     
伏羲陵又称太昊陵,立于河南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陵域500余亩,陵前巨碑上镌有“太昊伏羲之墓”六字。伏羲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西关。  相似文献   

5.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当年诸葛亮初见姜维时曾“慌忙下车而迎,执维手曰:‘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这个备受诸葛孔明器重、姓姜名维字伯约的年轻人,就是天水郡(今甘肃省天水市)人。  相似文献   

6.
<正>朋友,当你踏入素有“八宝之乡”和“滇黔锁钥”之称的这片胜境时,你必将一步一个惊叹,一步一个惊喜……富源县历史悠久,周秦时属夜郎之地,两汉时属牁牂郡谈稿县,两晋南北朝时属建宁郡,唐南诏国时属石城郡(今曲靖)摩弥部,宋大理国时为石城郡夜苴部.境内正式设置县置罗山县,县城建于落蒙山(今旧城山)上.元惠宗后至元二年(1336年)在今县境南部置亦佐县,治所设在今亦佐村.明朝废罗山县,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太祖朱元璋因原罗山县地当滇黔要冲,特令置平夷卫屯兵戍守,治所设在今县城驻地.此后至清初,境内大致相沿县,卫南北分治的格局.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废平夷卫,裁亦佐县,将北“卫”与南“县”合并统一置平彝县,治所设于平夷卫故址(即今县城),初步形成了本县现有区域.民国时期.建置大体沿清末建制,致里为区(辖民安、物阜、长治、久安、向义、慕风方区)下设乡、镇.  相似文献   

7.
刘森垚  王肖依 《档案》2022,(10):23-31
山丹县之沿革,最早可以追溯至汉代删丹之设,其地望应非在今双湖古城处,而当在今焉支山西麓、弱水东岸的大马营乡花寨一带,亦即在今山丹东南方向。汉末张掖属国废止,删丹以南便先后设置了万岁、仙堤、兰池、金山等县,后来一同归属于西郡(治所当在今山丹东八里)。删丹于北周时北移至今山丹稍东,而周边诸县相继并入删丹,其遂成为甘凉间重镇。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建山丹卫;永乐五年(1407年)山丹城由不足二里扩展为七里有余,并且整体向西移动数里,成为清代以来世人所熟知的城池布局。  相似文献   

8.
臧耀成 《中国档案》2007,(12):18-19
甘肃省天水市是“三皇”之首伏羲的故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伏羲、石窟艺术、大地湾、秦早期、三国”等五大文化。市档案部门近年来不断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了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9.
举院是生员、贡生、监生、荫生等参加乡试、考取举人的场所。各省乡试在省城举院举行。清光绪前,甘肃和陕西合闱,两省士子均去设在西安的陕西举院参加乡试。由于路途遥远,给甘肃士子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为,当时的甘肃省辖今宁夏全区、青海河湟地区、新疆乌鲁木齐、哈密一带以及今甘肃全省。离西安最近的庆阳、平凉、天水、武都一带,也得八九百里,兰州一带得一千多里,河西一带得三四千里,乌鲁木齐一带得五六千里。参加一次乡试,来回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三四个月。费用少则数十两银子,多则一百多两银子。交通和经济的制约,使甘肃有能力参加乡试的士子,只有十之一二,绝大多数士子皓首穷经,无法乡试,而饮恨含窗。  相似文献   

10.
江西最早的傩面具与傩的始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赣鄱大地拥有雅文化生存的优越环境。从历史上看,远古的江西之地本为三苗腹地。战国魏人云:“三苗之居,左有彭嘉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彭蠡即今鄱阳湖。传说舜时三苗迁至三危(今甘肃敦煌一带),江西遂又为百越地。《尚书·禹贡》分天下为九州,江西分属荆、扬二州。春秋战国时期,吴、楚两国在江西境内辗转角逐,形成对峙之势,因有“豫章之地,楚尾吴头”《方舆胜览》之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吞并吴国全部疆土,江西又成了“楚尾越头”。公元前306年前后,楚又灭越,江西全境一归于楚,为“南楚…  相似文献   

11.
清华简《楚居》记述有楚人始祖季连活动的若干地名,为探讨楚人起源地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季连初降于山",就是今河南新郑、新密市一带的具茨山。春秋时期的郑国,即今考古工作者发现的郑韩故城,位于今河南省新郑市区,黄帝所都的"有熊氏之墟"就在此地,西南距大隗山约20公里,是楚人的祖根地,当是《楚居》所说季连长大成人以后"抵于穴穷"之地。"乔山"当即鄗山,位于黄河南岸,南距新郑市即"穴穷"约60公里,"前出于乔山,宅处爰波",意即季连由穴穷前往乔山,居处于波涛滚滚的黄河岸边。"逆上汌水,见盘庚之子,处于方山,女曰妣隹……先处于京宗。""汌水"可能就是文献记载的汜水;"盘庚之子"有可能就是武丁;京县故城今称京襄城村,即"京宗"所在地。以上地名地望,位于今河南也即中原腹地,为楚部族起源地。  相似文献   

12.
<正>阿雅土司的领地 位于滇东南边陲,主要辖境为今河口、马关、西畴、麻栗坡、文山一带.与交趾(今赴南)接壤.土司驻地阿雅城,即今马关县螃蟹嘴一带.阿雅土司最初始于北宋皇佑年间,终止于明朝末年 世袭600年,经历了26代土司长官.阿雅土司政权为维护边疆稳定,维护国家统一,以及抵抗侵略、保卫领土完整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巩固中原王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一、阿雅土司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国通史·北宋》记载:在今广西、云南与越南交界的一些地方,土著民族以壮、苗、瑶族为主.唐宋两朝都在这些地区设置了羁縻州、县、峒由当地的部落酋长做知州、知县、知峒,称为“土官’.11世纪时,居住于邕州左、右江流域的羁縻州壮族以韦、黄、周、侬四姓最多.其中,侬氏聚居的广源州,也是邕州所辖之地,但因其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3.
周秦先祖在甘肃东部的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古代开发史上,周秦先祖创业兴邦的史迹,占据重要地位,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他们都以甘肃东部为基地,数代经营、外向拓展,为后世留下了千古美谈。 一、不窋陇东耕垦 相传周始祖后稷姬姓名弃,为其母姜原践巨人足迹怀孕所生。据《史记·周本纪》载,弃长大成人后,擅长农艺劳动,能使五谷丰登,为天下人所效法。因此,尧推举他为农师,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号后稷。从这个传说可知周人善于农耕,是一个农业部落,其最初活动范围在今陕西一带。但到不窋,就开始了在甘肃东部的经营。 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不再重视农业生产,不窋失掉了官职,逃奔至戎狄之地,后削土为城,修建了“不窋城”。《括地志》云:“不窋故城在庆州弘化县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弘化,即今甘肃东部陇东地区的庆阳县。《庆阳府  相似文献   

1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素有胶东屋脊之称的昆嵛山,因800多年前全真教“七真人”在山之西北隅烟霞洞中修炼成仙被誉为“仙山之祖”。而烟霞洞又以道教全真教派发祥地而蜚声海内外。  相似文献   

15.
百科杂谈     
“图书”一词的来历图书,原指书籍,来源于“河图洛书”。这是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一个神话故事。《周易·系辞》上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说的是上古时候,有一次伏羲氏(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观于黄河,有龙马忽然在河上出现,背负“河图”;后来伏羲氏又观于洛水,又有神龟在水上出现,背负着“洛书”。伏羲氏得到了河图洛书以后,就以此作为准则来治国治民。《礼纬含文嘉》上也记载着这样的传说:“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刚以作易。”这是说伏羲氏道德高尚,所以上天显以鸟兽的足爪,令其造成文字;下地则显应以河图洛书,献给伏羲氏,让他用来治理天下臣民。看来,“河图”指的就是中国的山川地理图,“洛书”则指的是龟甲卜文,说的是有关治国治民的准则。“图书”即由此引申而来。(刘桂元)  相似文献   

16.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霞客是其号,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梧塍里人,生于万历十四年丙戍即一五八六年,卒于崇祯十四年辛巳即一六四一年,享年五十有五,是我国古代唯一的毕生于旅游考察事业的知识分子,是我国杰出的旅游家、地理学家、誉千古奇人。霞客幼而号学,  相似文献   

17.
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欠发达地区县,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的美誉。363个行政村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点缀在群山诸水间,24个特色文化村,经保护利用后光彩夺目。近年来,磐安县委、县政府把保护  相似文献   

18.
早就听父亲说,民国时期,因为‘家里穷且人丁单薄,我曾祖父的“门”姓被私塾老师改为“蒙”姓,家乡天水话中“门”与“蒙”同音,据说增加姓氏的笔划可以使人丁兴旺。我这才知道原来我们是门氏的子孙。还听说,我们祖上有位做大官的,我一直当玩笑视之。2003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文庙出土了我们家族为之震动的一块碑,我才对这位祖先有所了解,原来他叫门克新,是明朝大臣、礼部尚书。  相似文献   

19.
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汉太尉杨震的五世孙,太尉杨彪之子。杨震有“关西孔子”之称,杨修谦恭博学,敏捷多才,有乃祖之风;建安中举孝廉,官至丞相主簿。曹植《与杨德祖书》有另一个“建安七子”名单,与曹丕《典论·论文》不同的是,有杨修而无孔融(大约孔融已死)。杨修当时已“高视于上京”,是建安时代“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的人物之  相似文献   

20.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他自幼“特好奇书,侈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图经……神栩栩动。”(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萌发了“问奇于名山大川”(同上),探索祖国壮丽河山的志愿。他从二十二岁开始出游,第一次到太湖地区(东西洞庭山)。从此三十年间,曾东渡普陀(浙江东部的海岛),北历燕冀盘山(河北蓟县),南涉闽粤罗浮山(广东),西北直攀太华之颠(陕西华阴县南),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及今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山西、四川、河南、安徽、江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