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郭建兵 《教师》2020,(8):118-119
民族舞蹈是艺术院校舞蹈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仅是一种肢体协调训练的学习,也是一门传承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及民族文化的重要课程。文章就目前的民族舞蹈教学现状,以及民族文化与民族舞蹈教学融合的重要现实意义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一些推动民族文化与民族舞蹈教学融合的途径及策略,以期不断优化民族舞蹈教学。  相似文献   

2.
民族舞蹈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文章简单阐述了民族舞蹈的涵义,分析了民族舞蹈的特色,并就民族舞蹈的个性化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舞蹈。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曲江县“石峡遗址”出土的“舞蹈陶片”一直未被中国舞蹈史研究所注意。该舞蹈纹样的舞为四人手牵手排开,体现了舞蹈的动态感和韵律感。从形式上和历史逻辑上看,它要早于青海大通县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中国舞蹈史上从杂乱的原始舞蹈到大通县出土舞蹈纹样的中间形态,是值得特别重视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抓住“民族歌曲”内容,渗透一些民族舞蹈的动作学习,会使教学事半功倍,本文就汉、蒙、藏、维四民族舞蹈的基本特征与动作要领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5.
宫丽梅 《吉林教育》2005,(11):32-32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均有着厚重的传统文化,舞蹈艺术就是这辉煌历史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在舞蹈教学中,只有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丰富学生的民族舞蹈知识、积累学生的民族舞蹈素材,提高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保存民族舞蹈的风格,使其传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大学开展民族舞蹈教育,应该以理论为基础,加深学生对民族舞蹈文化的了解,增强价值认同,学习民族舞蹈知识,提高艺术修养。同时,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在“言传身教”“单元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之外,积极探索民族舞蹈教育方法,保证教学效果,结合民族舞蹈教育特点,不断优化教学目标,如培养学生兴趣、积累优秀素材、培养民族情感、挖掘更多民族舞蹈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都市人追寻原生古朴的民族文化的愿望日趋强烈.毫无疑问,这会给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文化的繁荣.而原生态舞蹈作为少数民族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满足游客对少数民族舞蹈的需求以及旅游对少数民族舞蹈的影响来说,将给“原生”文化的保护带来严峻的挑战.从原生态舞蹈的开发与特点、文化的传承与真实、游客与居民的双重利益等方面分析,贵州苗族舞蹈也面临着这一困境.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风格多样。民族舞蹈教学课程,是我国的本科舞蹈教育的专业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艺术修养及民族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民族舞蹈课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民族文化特征,充分利用民族舞蹈文化来实施教学。本文主要分析了民族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底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情感、观念、信仰、文化交织的精神集合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体表现在: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民族生活与劳动的缩影;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展现;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民族原始崇拜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汪阳 《华章》2011,(28)
我国少数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的不同,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特征的民族舞蹈.多彩多姿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世代生息演进,流传至今,被誉为“世界宝藏中的瑰丽之花”.本文仅以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等民族舞蹈为例,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作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而且民族舞蹈的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充分地展示了不同民族的民俗、民风以及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我国艺术宝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强少儿民族舞蹈教学,可以让少儿感受民族舞蹈的魅力,同时也使民族舞蹈得到了传承,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2.
民族舞蹈是我国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晶。然而在时下民族舞蹈的编排上,却出现了大量的误区,面对这些误区我们必须理性地思考舞蹈编排的程序,本文从民族舞蹈编排技法的问题和对策入手浅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朝鲜族舞蹈课是民族舞蹈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民族舞蹈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朝鲜族舞蹈教学包括四个重要环节,即基础训练,朝鲜族音乐“长短”教学,不同性格舞的训练,加强表现力等。  相似文献   

14.
原始舞蹈可以分为两类,即“操练式的跳舞”与“模拟式的跳舞”。舞蹈是原始艺术中最普遍存在、最容易使人兴奋和快乐的一种艺术形式。原始舞蹈除了可以发泄情绪、产生快感,它在原始社会中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民族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虽然民族舞蹈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其发展也遇到了诸多问题,特别是高校民族舞蹈教育。通过分析民族舞蹈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不够丰富,过分重视舞蹈技巧,模式和内容过于陈旧等现存问题,从学校政策、课程设置、情感培养、时代精神等方面提出参考对策,为我国高校民族舞蹈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吴丹 《广西教育》2022,(11):138-141
本文以壮族扁担舞为例,针对中职民族舞蹈课程的开设存在缺乏合理资源建设、教学目标定位模糊、教学模式相对滞后、专业师资队伍匮乏等问题,论述构建壮族扁担舞“双链联动”的教学模式策略:“线上+线下”纵向衔接、“校内+校外”横向互联,构建职业院校多元化民族舞蹈教学体系,促使民族舞蹈采于民间、研于课堂、创于实践,有效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中职民族舞蹈教学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宗教舞蹈“查玛”是古代蒙古族人民在吸收借鉴藏族宗教舞蹈“羌姆”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民族和地区内容、形式、风格、特征的宗教舞蹈形式。查玛包括殿堂舞、寺院查玛、广场查玛、米拉查玛四种表演形式,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表演特点。研究查玛可以有利于我们了解一种文化形态以及社会关系,可以清晰查玛的发展脉络,找到科学合理的保护及传承方式。实践证明,将此宗教舞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研究分析,使其在继承、改革、出新的基础上,服务于社会主义时期的蒙古族新舞蹈艺术,无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其中,采用教学的方式,经过重新归纳、梳理与整合后传授给学生,无疑是活态化、长态化地保存民间舞蹈的最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云南民族舞蹈教育实践出发,指出提高民族舞蹈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注重开掘民族舞蹈中的文化特性.具体可从民族舞蹈的文化品位、民族舞蹈的审美特性、民族舞蹈的文化人类学特性等角度进行.  相似文献   

19.
民族舞蹈是我国传统艺术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无论哪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舞蹈形式,在不同种类的舞蹈中共存的一点就是它们都和民族的音乐节奏相关。  相似文献   

20.
汪红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252-252,254
在对少年儿童的美育教育中,舞蹈不可或缺。民族舞蹈是民族优秀文化的形象体现,引导少年儿童学习舞蹈特别是民族舞蹈,对于陶冶审美情操、增强爱国主义情愫、提升集体主义观念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